浅析彰武松良种繁育技术推广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14516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胜利林场,彰武 123221;2.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胜利林场)
  摘要:本文介绍了彰武松良种繁育技术,主要包括容器育苗基质配制、彰武松嫁接砧木培育及彰武松嫁接技术,供生产实践参考。
  关键词:彰武松;良种;繁育;技术推广
  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 var. zhangwuensis Zhang, Li et Yuan var. nov.)是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90年10月,在彰武县章古台区域内的一片樟子松人工林中首次发现的又一优良造林树种。为了提高辽西北及我国“三北”地区造林质量,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加快扩繁辽宁省优良针叶树种彰武松,以达到丰富三北地区造林树种,逐步提高林地生产力的目标。2011年4月在彰武县四合城乡进行了彰武松良种繁育技术推广试验,为辽西北及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优良新生造林树种。
  1 推广基地概况
  推广基地位于辽宁省彰武县四合城乡,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420mm,相对湿度61%,地下水位4.2 m,降水量集中在7—8月份,光照充足。土壤主要为风沙土。该区沙地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端,分为流沙地、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其中流动及半流动沙地约占20%,固定沙地约占80%。地貌最大特征是沙丘相迭,丘间分布有风蚀低地。半固定沙丘多为椭圆型,呈无层次的单项沙地。地质构造简单,地势比较平坦,海拔260米左右。
  2 推广技术及方法
  以推广彰武松容器育苗技术和彰武松嫁接技术为核心,开展良种推广试验。
  2.1 容器育苗基质配制
  2011年4月中旬进行圃地土壤改良,铺设灌溉设施。同时,购买草炭、三元素复合肥等容器苗基质,按一定比例配好后,测定基质理化指标。配制基质采取就地作池,就地取土的方法。将育苗地整平做成长10m、宽1 m、深0.15m的育苗池,将草炭:沙壤土(从池中挖出的):优质三元素复合肥按1:1:0.05的比例,充分混合后,均匀撒到育苗池中,充分拌匀即为基质。将适量多菌灵或敌克松拌入基质中以杀菌杀虫,施入量为1池各2袋。
  2.2彰武松嫁接砧木培育
  2011年5月初购买3年生樟子松容器苗,作为第二年嫁接彰武松的砧木。做长10m、宽1 m、深0.20m的育苗池,将购入的容器苗移入池内,漫灌一次。此后进行除草等抚育管理。
  2.3彰武松嫁接
  2012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采集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枝条作接穗,穗长5~8 cm,接穗枝头保留15~22 束针叶。先将接穗基部用刀片削一短斜面, 然后翻转过来,用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捏住接穗,食指在下边垫着接穗。右拇指和食指夹持刀片,从顶芽最后一束针叶下部逐渐切到髓心,然后顺着髓心平行前进,纵向切去半边接穗,削面要求平直光滑,接穗基部成扁楔形。选比较平直的砧木一侧,于主干较接穗稍粗壮的1年生处,用刀片平贴树干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切开,长度与接穗削面相等,使之露出水白色的形成层,下端向里斜切一刀,以割断砧木削开的皮部而成尖齿状。然后先将削好的接穗基部楔形部分对准砧木削面下部的齿状槽中,再把接穗切面贴在砧木的切面上,使二者的形成层紧密吻合。左手捏住下部,用大拇指按住接穗和塑料薄膜带一端,右手执塑料薄膜带的另一端从下往上一环压一环缠绕,缠到上端超过切口以后,再从上向下缠绕,到下端后绑缚。嫁接成活后,及时对砧木去顶,抹铅油以防止水分蒸发。成活后结合浇水施尿素,7 月中旬用通杀化学药剂喷洒树干,对苗木和地面喷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以防治病害。
  3 调查统计
  采取抽样调查方法,样方标准为1米×1米。彰武松嫁接苗调查605株,成活率85%,保存率达到98%。
  4结果分析
  4.1彰武松容器育苗技術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通过彰武松容器育苗技术应用使彰武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达85%,并有较高的保存率。容器苗没有明显的缓苗现象,因而造林初期幼树生长量高于非容器苗造林,并缩短幼林抚育期。彰武松容器苗造林当年生长量是彰武松非容器苗生长量的1.5-2倍,加上非容器苗造林只能在春季进行,而容器苗造林可在春、雨、秋三季进行,这样彰武松容器苗可缩短幼林抚育期2-2.5年,从而降低了造林成本,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4.2 彰武松嫁接技术理论推广体系成熟
  彰武松嫁接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确定了最佳接穗长度(5-8cm)、最佳保留针叶数(15-22束)等指标,形成了一整套嫁接及管理技术体系,使嫁接成活率达到85%,保存率达到98%,解决了扩繁推广的瓶颈问题。
  4.3彰武松良种推广成本偏高
  由于彰武松供种很少,供给资源有限,繁育推广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提高彰武松无性繁殖技术,降低成本,促进彰武松优良树种大规模推广。
  5 结论
  彰武松抗逆性强,适应区域广,可在风沙土、褐土、草甸土、棕壤、栗钙土和碱性土,pH值6~8.5,降水量300mm以上的广大地区示范推广,由于推广基地与科尔沁沙地毗邻,气候土壤条件恶劣,针叶固沙林综合效益明显好于阔叶林,因此发展推广樟子松良种,引入优良针叶树种彰武松,对于促进地区林分结构优化改造和提高当地林业产值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李亚男(1991年2月),女,辽宁彰武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现在胜利林场从事造林经营工作。
其他文献
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为贯彻落实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经营新机制,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推动农机生产规模化组织的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秸秆数量也迅速增多,据统计,我国每年的作物秸秆产出量约为7~8亿吨。由于目前农村中烧煤、用电和液化气的普及,农村中使用秸秆生火做饭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农机技术的推广,使得耕种面积不断的扩大,农产品的生产量不断增加。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推广,更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本文对农机技术中应用到的信息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农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也逐渐进入专业化、智能化的阶
池沼公鱼是一种投入少、效益高,增殖技术易掌握,适合在水库大水面生长的经济鱼类,它具有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优越性。本文结合朱庄水库人工繁殖池沼公鱼的经验,对人工繁殖以及捕捞
记S1={f∶f′∈H′(D)},S1上的Cesàro算子C定义为(Cf)(z)=∑∞k=01n+1∑nn=1akzn,其中f(z)=∑∞k=0akzk∈S1,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证明Cesàro算子C在S1上是有界的。
给出Cookie-Cutter集合的一种新的多重分解,并计算其Hausdorff测度和Packing测度,得到了它们的Hausdorff维数和Packing维数。
作为广播传播的桥梁,中波发射台是发送信号的主要设施,对信息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波发射台为保障信号的传播效率与传播质量,通过天线与地网构建出天波场以及地面场,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连氮类D-π-D型化合物N,N-二甲基苯甲醛连氮(L1),制备了其双核Cu(I)的配合物,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波谱、质谱及电喷雾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