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性气管狭窄急诊手术麻醉处理2例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v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性,36岁,4个月前外伤致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左侧肩胛骨骨折、双侧血气胸,治疗后逐渐恢复.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胸闷、气促,同时伴咳嗽、咯痰,痰不易咯出,以"哮喘"治疗,病情加重,以胸部挤压伤后、气急待查入本院呼吸科.纤支镜检查诊断为气管严重狭窄,最狭窄处直径2~3mm.CT气管重建示隆突上0.5 cm处气管严重狭窄,形态不规则,直径约1.5 cm.给予吸氧、抗炎、解痉,糖皮质激素吸入等治疗,病情稍稳定.但第3天患者突发吸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听诊满布哮鸣音,不能平卧,予吸氧、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静脉输注氨茶碱0.25 mg及吸入舒喘宁等均不能缓解,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最高达73mm Hg(1 kPa=7.5 mm Hg),需手术处理.在送手术室途中发生窒息,患者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心率140~160次/min,血压180~190/100~110mm Hg.入手术室后紧急气管内插管,行机械通气,气道阻力大,通气不满意,PaCO2达130 mm Hg,立即进行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常温,流量2 L/min),经右胸部后外侧切口暴露气管,发现隆突上0.5 cm处气管断裂、错位,疤痕组织连接处气管狭窄.切除瘢痕及狭窄气管约1 cm,重建气道.手术顺利,辅助循环163 min.术毕送ICU,术后第1天拔除气管导管,第2天突发胸闷、气急,咯血性液体,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后再次行开胸手术,发现吻合口及胸壁渗血,无活动性出血,立即止血.术后恢复良好,1周后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证实断端气管粘膜伴胶原纤维增生。

其他文献
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主要有两种亚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前者在生理状态下正常表达,后者则在炎性刺激等病理情况下被大量诱生。由iNOS所产生的过量NO可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NF-kB是一种与急性炎症密切相关的核转录因子,多种炎症介质如iNOS等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均含有kB位点。前期研究证实异丙酚能减少脓毒症动物体内一氧化氮(NO)的
期刊
目的 观察侧脑室内注射氟柠檬酸(FCA)对内脏痛大鼠延髓孤束核中即刻早期基因fos蛋白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是否参与内脏痛的调节.方法 侧脑室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A组)、内脏痛组(B组)、生理盐水+内脏痛组(C组)和FCA+内脏痛组(D组).采用腹腔注射0.6%乙酸10ml·kg-1制备大鼠内脏痛模型.D组侧脑
期刊
临床上椎管内、颈丛和臂丛神经阻滞等操作时需测定痛觉阻滞平面以判断神经阻滞范围并指导局麻药用量.目前临床上测定痛觉阻滞平面常用针刺法,但所用的一次性针头极易刺破皮肤,给患者带来痛苦并留下潜在的感染灶,若针头不洁或一针多用则会造成血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另外污染的针头可误伤麻醉科医生.本研究拟评价无创麻醉平面测定器(专利号ZL 02 45588.4)临床应用的效果。
期刊
目的 观察高容量血液稀释(HHD)对全髋置换术病人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病人16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55岁,随机分为2组(n=8):常规补液组(C组)和HHD组(H组),入室后均输入乳酸林格氏液(术前禁食量,h为术前禁食时间)0.7ml·kg-1·h-1后,C组按常规补液方案补充手术需要量;H组以20ml·kg-1·h-1速率输入4%琥珀酰明胶20 ml·kg-1实
目的 评价不同镇痛方法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n=12);术后分别采用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Ⅰ组);芬太尼静脉镇痛(Ⅱ组);罗哌卡因混合曲马多硬膜外镇痛(Ⅲ组);曲马多静脉镇痛(Ⅳ组).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手术关腹时开始病人自控镇痛(PCA),均以LCP模式给药:负荷剂量5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发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 取当天新生的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12 d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组)、NMDA组、异丙酚10μmol/L+NMDA组(P1组)、异丙酚100μmol/L+NMDA组(P2组)、异丙酚400μmol/L+NMDA组(P3组).NMDA组培养液中加入NMDA至终浓度20 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