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眼视设计术后的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白内障患者40例,双眼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只眼按术后为正视眼,另1只眼按术后为-2.50D近视植入相应度数人工晶状体,记录术后3个月时患者双眼裸眼以及矫正远、近、中距离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立体视.术后6
【机 构】
:
212300江苏,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212300江苏,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212300江苏,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212300江苏,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212300江苏,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眼视设计术后的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白内障患者40例,双眼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只眼按术后为正视眼,另1只眼按术后为-2.50D近视植入相应度数人工晶状体,记录术后3个月时患者双眼裸眼以及矫正远、近、中距离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立体视.术后6个月,视功能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主观的视觉功能和脱镜率.对计量资料中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分析,满足正态分布的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 术后患者两眼裸眼矫正后远视力(t =2.001,P=0.052),中距离视力(t=1.304,P=0.199),近视力(t=1.642,P=0.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脱镜率为92.5%.结论 按照单眼视设计的双侧人工晶状体眼,能同时获得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而双眼裸眼状态下的近立体视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意义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对DR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DR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2-DM)患者及20例健康人群分为5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TGFβ1水平并进行比较.将45例背景型DR患者分为2组,25例福辛普利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治疗6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斜弱视门诊的常见病,约占外斜视的80%,发病于幼年.多数自幼被其家长发现,少数是在临床检查中发现.由于其融合功能不稳定,斜视角经常发生改变,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功能的发育.如何掌握该病的手术最佳时机及减少对视觉功能的影响,一直是眼科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院自1998年以来,86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
目的 评估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方法 从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白内障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57例586只眼,平均随访35.6月(8~12月),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30.68 mm(26.11~35.17 mm).结果 15只眼(2.56%)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术前39只眼(6.65%),术后64只眼(10.92%)行预防性光凝治疗,随访期间未见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白
目的 探讨FK506对糖尿病早期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取成模后14 d大鼠选其中一眼玻璃体腔注射FK506 2.5 ng作为FK506玻璃体腔注射组;玻璃体注射对照组取成模后14 d大鼠任选一眼注射等体积的药物溶剂.手术后48 h取材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视网膜
目的 探讨首次用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为选择最佳填充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85例85只眼首次填充物为硅油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资料.结果症状出现时间与初次手术成功之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优势率,0.49,P=0.028),初次手术成功与失败病例的最后随访视力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初次手术成功率对术后最佳视力有重要影响,硅油因其长效稳定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er,OCT)是采用干涉测量法进行高分辨率显像的新技术.因其能够提供分辨率远高于MRI及超声的组织学图像从而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采用频域技术的OCT(Fourier-domain OCT)系统为实现OCT的快速清晰成像提供了条件.OCT作为一种眼科榆查技术能够非接触无创的显示眼部组织横截而的结构改变,除广泛应用于眼底的显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比较常用的方法.术后无张力瞳孔为其少见的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术后迟发性瞳孔散大(直径≥6 mm),对光及缩瞳剂无反应,患者常有畏光,也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其病因不详,往往考虑与瞳孔括约肌缺血缺氧或损伤麻痹有关.现就我院在2003年6月至2007年10月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期间,2659例白内障患者中出现的12例术后无张力瞳孔进行分析,力求预防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数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儿36例(62只眼),植入折叠IOL,术后随访时间12~36(24.52±7.54)个月.分为三组:A组1.5~4岁,B组4.1~6岁,C组6.1~8岁.结果 近视移动范围为-0.19~-3.25D,A组平均漂移-1.03D/年,B组平均漂移-0.65D/年,C组平均漂移-0.35D/年.3组屈光度数变化率(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nystagmus blockage syndrome,NBS),是以婴儿早期发生眼球震颤伴有内斜视,代偿头位及假性展神经麻痹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