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拆博士的一小步胜利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185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27日下午3点,清华大学博士生王进文在从武汉去长沙的火车上接到村民杨相建的短信:“行政复议裁决下了,省府败诉。”
  王进文很开心,这条短信印证了他此前的判断。过了一会儿,王进文收到了杨相建发过来的行政复议裁决书照片,两个案件共有四页纸,一个申请人是王进文的母亲李玉敏,另外一个申请人是几户同村村民,两案申请诉求相同:申请人不服山东省法制办对山东省政府关于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道北三里村的城中村改造中所涉及征地是否违法的批复。裁决也完全相同,国务院法制办说,山东省法制办对“主要事实的审查存在遗漏”,原行政复议被撤销,责令山东省人民政府重新作出处理决定。
  3月31日下午,王进文回到了清华大学,虽然心情愉快,但他还是拿不准应当怎样看待这次小小的胜利:一方面在当下如火如荼的征地拆迁中,国务院法制办直接撤销地方法制办的行政复议实属罕见。另外一方面,在这个行政复议案的后面,他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民事诉讼和四个行政诉讼,均前途未卜。
  
  博士写给博士的公开信
  开始的时候,王进文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太大新意。2010年3月底,王进文的老家、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道北三里村开始城中村改造拆迁,按照王进文的说法,这次征地拆迁“没有拆迁协议书,没有见到开发商,没有见到任何书面文件,也没有见到任何盖有高于村级别的印章的书面公告”。当年4月,王进文向潍坊市政府、潍城区政府、国土、规划、建设等16个部门提出拆迁信息公开申请,但直到5月18日,只有发改委给出书面答复:尚未对潍城区北三里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进行核准。
  但尚未核准的拆迁并没有停止, 当年11月17日上午,正在清华上课的王进文接到母亲的电话说:房子没了。因为拒绝拆迁的村民和当地政府冲突不断,为了安全,王进文的母亲李玉敏搬到对面街的亲戚家暂住。11月16日深夜,睡得迷迷糊糊的李玉敏听到了奇怪声响,第二天开门一看,一片废墟横亘在眼前。那是他们住了快二十年的四间瓦房和一个院子,家里还堆放着刚打下来的玉米和小麦,那年春天家里飞来六双燕子做窝,还养有两只狗,一大一小,但是推土机之后只有王进文“从初中到大学的书籍散落一地”。
  10个小时之后,远在北京的王进文草拟一篇《法学博士清华大学王进文致工学博士潍坊市长许立全先生有关拆迁问题的公开信》,公开信8199字,分31条,一气呵成。这封信一面以特快专递和挂号信的方式寄给了潍坊市长许立全,一面迅速在网上扩散开了。各种声音四起,赞誉有之,批评有之,还有人说他用“清华博士”的头衔绑架了清华,虽然学校方面从未有公开对这件事表示过态度,私下里也跟王进文说这是他私人的事情,学校不加干涉,但院党委书记还是曾经“委婉又善意”地提醒过他,他其实还没有真的拿到博士学位。
  11月24日,潍城区区委副书记王兆辉来到清华大学,在法学院的办公室里和王进文进行了半个小时交流,法学院的书记和管学生工作的老师都在现场,但是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沟通很不愉快”, 王进文说,王兆辉主要谈了三点:第一,这不是强拆;第二,这和政府没有关系;第三,拆迁是经过王进文母亲的口头同意。王进文对这三点都不认可,“如果真的是同意,为什么需要半夜拆迁?既然同意了,为什么我母亲不把家具财产都搬出来?为什么别家需要书面协议,我们只要口头同意就可以了?”
  2012年3月底,《中国新闻周刊》连续三天拨打王兆辉的手机,始终无人接听,辗转找到他秘书之后,潍城区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郭立业开始和《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联系,郭立业在短信电话里不断邀请记者去潍坊看已经开放的油菜花,但对于王进文案的新进展却始终只有一句话,“我们一直都是依法行政的,也完全支持王进文使用法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王进文说,那年12月底他回过一次潍坊,有村民自称替王兆辉带话,该村民称,王兆辉希望跟他(王进文)见一面,但是提出的要求是“找个洗澡堂,脱光了不带手机,不带录音笔,不带朋友记者,就两个人开诚布公地谈”,王进文理解不了这样的开诚布公,所以他和王兆辉自此之后再也没有见过。
  
  亲舅舅的一巴掌
  王兆辉在清华与王进文会面后不久,网上开始出现了详尽的“王进文其人其事”,里面列举了他的家庭成员以及人生历程,还有“王进文未考上大学前,其家庭由于条件差、不善处理社会关系,在村里及家族中地位较低,时常受到歧视”这样的句子。差不多与此同时,一封《北三里村民致清华博士生王进文的公开信》也开始流转,虽然这些村民的名字王进文都不认识,公开信里用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批评他“你这次回村大闹村委会,还把你亲舅和表哥告了,俺们才看清你是什么人啊。你舅舅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这两篇文章出现之后,网上开始有很多人指责王进文的行为是“忘恩负义”,因为当年他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时候,村里给过他三千块钱资助,但是王进文对这样的逻辑不能理解:我因为经济困难拿过村里的捐助,难道就不能维权了吗?
  王进文的表哥李建华是当时的北三里村村支书,2010年12月18日,正是在他的办公室里,李建华的父亲李玉顺、王进文的二舅,打了王进文一巴掌。对于这一巴掌的由来,王进文跟《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当时是李玉顺大声斥责他,“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大概也就是忘恩负义的意思,最后他一激动就打过来了”。但是按照李建华的版本,则是因为李玉顺进门的时候王进文很客套地说:“你就是李玉顺先生吧?”“把我爹气得当时没回过神来。我爹回过神来朝着他脸就一巴掌说‘我砸死你,我是你二舅,还李玉顺先生!’”
  在《北三里村民致清华博士生王进文的公开信》里,这一段舅甥之间的纠纷同样被看作王进文“忘恩负义”的注脚之一。
  同为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的皇甫晓东在当时曾作为“中间调解人”也在潍坊,但是在这一巴掌发生的时候他被当地政府安排前往公安局见几个人,“当时因为拆迁的事情,还拘留了一些村民”,所以也没有办法作为旁观者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答案。
  虽然皇甫晓东不愿对征地拆迁是否违法本身做一个事实判断,他认为这是需要法院来解决的问题,但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中国,私权的保护很弱,在那几天里,就感觉进文还是太弱势了。”
  
  一种新的模式?
  王进文竭力想证明这些复杂得让人心烦的案件并没有真正影响他的生活,他依然是一个热爱阅读的在读博士,如果一切顺利明年就可以毕业,因为买了太多书宿舍里几乎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坐下来。清华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俞理晓说,现在的王进文即使和讨论课上的同学们并不熟悉,也会经常把他的维权进展群邮给大家。皇甫晓东也记得,王进文跟他们说过,他想“娱乐维权”。
  但是从诉讼之路来看,王进文还处在漫长的等待之中。他的民事案件去年5月26日开庭之后至今音信渺无,而且这一次开庭一直拖到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后时刻。而四个行政诉讼原定于2011年2月21日、22日开庭,但是在开庭前一周,王进文忽然收到短信,说四个案件“均已裁定中止诉讼待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另行通知。”而所谓中止诉讼的原因,正是法院要求在诉政府相关部门违拆之前,应当将有关确认征地的政府文件是否合法提交省府复议,法院认为该案件的审理与此复议有关联,所以要等省政府复议结果。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国务院法制办撤销了省政府的复议,都将对王进文的案子产生影响,虽然目前这种影响的方向尚未有端倪。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优银和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主任袁裕来都长期代理征地拆迁案件,他俩最近也都和王进文一样,有一些微小的胜利:不管是袁裕来代理的浙江拆迁案,还是王优银代理的两个安徽拆迁案,国务院法制办都撤销了省政府的复议决定裁决书。其中王优银的案件裁决书几乎和王进文收到的一模一样,都是“主要事实的审查存在遗漏”。
  王优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他一天之内同时收到两封农民胜省政府的裁决书时候,“心里实在吃惊”。虽然做征地拆迁案件多年,但是以前大量递交至国务院法制办的行政复议,要不就是石沉大海,要不就是维持原裁决。袁裕来甚至说,这是他第一次收到来自国务院法制办的信函,因为之前国务院法制办都是把裁决书直接给当事人,并没有寄给律师。
   按照王优银的分析,从裁决来看,国务院法制办也并未直接认定省政府的征地行为违法,而是“不想把矛盾扩大,所以让省政府自己解决问题”,这可能是一种以后会常见的新模式。而省政府一旦认定了征地违法,所有涉及其他关于立项、规划、拆迁许可的行政诉讼,都顺水推舟地理所当然会胜诉。但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按照中国法律,“省政府征地是否合法,是由省政府自己复议”。
其他文献
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图/GETTY  从中国飞越千山万水而来,是因为非洲的诱惑。正如《孤独星球-肯尼亚》所说,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你在狮子的吼叫中入眠?只有非洲!  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号称世界野生动物园的“王中王”。它距首都内罗毕200多公里,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差不多跟我所在的城市——厦门一般大。不同之处在于,在这里,动物才是主人,游客一律得被关进“笼子”。那是一种特制的旅行车,类似
前段时间,我偶然翻出来二十多年前的几篇文章,正好谈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侄子看完说,好像是谈近期的问题。我不是想说我有多么高瞻远瞩,我是想说政府和市场关系一直伴随着中国走了三十多年。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和市场问题,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又重申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仍然是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谈了三十多年,依然没有解决,可见它
近年来,非洲国家一直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增值制造业的发展对农业社会的转型至关重要,农业社会的转型反过来又有助于解决非洲大陆长期存在的贫困问题。经济学家预测,纺织制造业可以极大地促进非洲的工业化进程。  随着非洲东南部国家的工业化,以及本土棉花-纺织-服装价值链的建立,非洲公司与亚洲投资者,尤其是中国投资者的互动变得愈来愈复杂。亚洲投资者为非洲本土工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  面对来自亚洲的竞争
張田勘  (学者,资深媒体人,著有《生命存在的理由》等书)  6月2日凌晨4时20分许,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了一起暴力伤医事件。患者因肺癌并发转移,抢救无效死亡。参与抢救的值班女医生和一名怀孕五个半月的值班护士被家属暴力殴打致伤,家属还逼值班医生下跪,并继续对其实施殴打。  此事被曝光后,舆论大多指责患者家属,认为其打人有错。而且,由于怀疑打人者是公务员身份,更引发了公众的愤怒。  然而
一周观察科技创新可否解决“打车难”  5月23日,北京就出租车调价方案进行了听证。唯一的反对票,预示了涨价的必然。好在大家早有心理准备,涨,也就涨了。正如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印春在最后总结所说的,“对于解决‘打车难’的问题,大家都意识到价格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为了解决“打车难”而涨价,但涨价却解决不了“打车难”问题。看似不合逻辑,却是出租车业总量控制和特许经营下的必然结果。  据北京市交
奥巴马最近频频批评美国人的政治犬儒主义,“差不多每次重要场合露面时都会言及犬儒主义的危险。在民主党筹款会上,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民权团体发表讲话,甚至在会见教皇方济时,他都在提出告诫犬儒主义的危害。”  奥巴马称犬儒主义为一种“可怜的智慧”,虽有道理,但主要是出于政治考量。眼下美国人的政治犬儒主义主要表现在对政府无作为的极大失望,如评论所说,“美国人觉得华盛顿不仅出了毛病,而且根本就是无药可救”。不
食物,可以果腹充饥也可以熨帖人心。它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品,有时却也是人们精神沟通的中介物。这部印度的影片《午餐盒》有一个精妙的视角,以一份午餐勾连起两个陌生人的命运和生活。这是那种从开头就透露着佳作气质的电影,充满自信的平静叙述,逐步合理推进的情节以及有着自觉节制意识地对于情感的把控。  伊娜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想用精心烹制的午餐把愈发疏远的丈夫拉回身边。她坚信那句话,想赢得一个男人的心,就要先赢得他
冀中星与舆论裂变  7月20日傍晚,首都机场T3航站楼传出爆炸声,幸未伤及过往旅客。  制造爆炸的残疾人名叫冀中星,小学文化,八年前曾在广东东莞市打工,以开“摩的”为业。他在最后一篇博客写道,“东莞新塘治安队一群穿灰色制服治安队员,把我从摩托车上打下来后,七八个人仍然不放松我,举着钢管、钢筋朝我腿、脚、腰部猛打,我昏死过去……我们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声,有冤无处申情况下,只得含泪从东莞回山东
在邓小平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前,我们翻看了各个图库,希望能找到一张恰当的图作为封面。一张张图片翻阅下来,串联起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庆幸的是,中国在凶险诡谲的时代里,有个邓小平。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将会怎么样?很多历史学家会说,是人民创造了历史,但是若人民处于不能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特殊时期,历史往往是被领袖改变的。  今天,很多中国人在谈到邓小平的时候,都自然地称他为“小平同志”,这个习惯,表达了人
韩寒一晒出女儿韩小野萌照,男娃儿的爹娘就急了。当下,僧多粥少、男多女少,出名要趁早,抢亲更要提前下手。姚婆婆以为自己下手挺早,殊不知身后已经有无数人直接喊上了“岳父”。有网友怒斥:人家女儿才几岁,想想自个儿多老了,有点良知行不!爹,你说我骂他们骂的对不?国民岳父时代,拜见岳父大人开始变得很欢乐。  韩少瞬间变身国民岳父,让人不得不感慨时光才是最无敌的魔术师。以前啊,总觉得时光还远呢,忽然之间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