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高效的中学生物课堂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uh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据此,打造高效生物课堂教学,应着眼于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维,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真正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境;有机合作;有效策略;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03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1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生物课程作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要坚决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新的生物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物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强化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新课程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四点着力进行。
  一、高效课堂应着力引导学生进行相机合作和自主探索
  (一)转变观念,优化组合,相机合作
  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是新课改下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一种最常用的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程度、效果与分组状况密切相关。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如果学习的难度不是很大,也不是操作方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将同桌作为一个合作学习的小组;如果稍有难度的探究题,可以把前后两桌的四个学生作为一个合作学习的小组;假如探究的难度比较大,操作的实验步骤较多的话,可以将六个或八个学生作为一个合作学习的小组。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尽量让学生少搬动桌子,以方便合作学习为原则。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确定一个学生做组长,便于做好分工与相互帮助,在具体的活动中,每组里的学生要交替分工,不能总让某个学生担任同一工作,比如,在最后向班级汇报探究结果的时候,不能总是组长汇报,要给其他同学汇报的机会;假如这次是某个学生负责记录实验数据工作的,那么下次就不能让这个学生再记录数据了,要轮换。
  比如,对植物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索,学习小组要进行讨论,猜测哪些因素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当确定影响种子萌发的可能因素有光、水分、温度、土质、空气后,每个学习小组里的成员,就要进行分工实验,那么多变量的探索由一个学生是很难完成的,而合作学习的小组,就能使每个学生做个变量控制的实验,最后再把各自得到的结论拿到合作学习小组上进行交流、汇总。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既然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那么就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思考进而主动探究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一条较为有利的途径。据此,生物教师要结合生物学科实验、活动较多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实验、亲自探究的机会,使学生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高效生物课堂着力引导学生的有效策略
  (一)巧妙设计导学案,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和教学活动时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其内容很多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知识就是学生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和学生们熟知的生活现象结合起来,方便学生们的知识学习。如在教学“食物链”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結合一句俗语:“螂捕蝉黄雀在后”来引入所学内容,然后给学生们展示“树—蝉—螳螂—黄雀”这一食物链的物质能量传递过程。这样,既降低了学生们理解的难度,也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
  (二)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有效课堂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开展教学方法的探索。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能真正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高效课堂应着力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效的课堂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一)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可以使教师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1.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表扬时,要采用“捆绑”式,即表扬的是整个小组,而不是某个个人。同样批评时也要以小组为单位,使一个小组中的成员共进退。如: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有的学生讨论的声音过高,有的讨论的是与学习无关的内容等等。批评时都不要点到某个个人。
  实现以组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小组每位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小组中的成员人人为本组争分数,出现了你争我赶,互不示弱的情景,也形成了组荣我荣,组衰我耻的学习风气,为合作学习小组注入了活力,每个成员都行动起来,爱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2.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往往决定结果,有了正确的过程离想要的结果就非常近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们的成绩这一结果,更要关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从全局、整体来评价学生学习,这样才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总之,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应着眼于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谭永平.探究性学习与中学生物教材的设计[J].中学生物教学,2005(10):22-23.
  [2] 毛玉祺.怎样理解中学生物課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J].生物学通报,1962(1):43-44.
  [3] 陈容.浅析中学生物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9):83.
  [4] 尹永元,王玉欣.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中学生物教法改革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1996(3):17-18.
其他文献
24日,《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1》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1》分别被国务院常委会讨论通过,对“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进行了布局
感兴与灵感是中西方文论史上一对出场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它们的文化背景、理论内涵及作用范围不同,却又彼此联系,存在会通的可能。中国文论中的感兴主要指向两种形态:物感和气
目的:评估一组降胆固醇药物以及抑制素的使用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危险因素的关系。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红岛蛤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0、0.05、0.1、0.2和0.4mg/L)的4-壬基酚(NP)对暴露7天后蛤蜊鳃组织和消化腺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
目的:在一组高度近视患者中,评估新近认识的视乳头周围病变。即病理性近视视乳头周围脱离(PD-PM)的患病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共纳入324位高度近视患者(632只眼)。在这些患者中观察PDP
薛永新,在中国大地上曾经是个极为响亮和显赫的名字.随着"98恩威税案"的发生,薛永新几乎是在公众与媒介的视线中失了踪影……许多人都断言:恩威从此将一蹶不振,甚至就此破产
期刊
摘 要:在大面积非专业英语学习调研、自主学习理论及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非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供给侧改革逐渐提上日程。研究表明,非专业英语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缓慢甚至趋于弱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英语教学的供给侧。为使非英语专业学生摆脱低效英语学习,可以尝试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构建一个应用“三维英语学习模型”的“互联网+”英语社区平台。  关键词:教育供给侧改革;非专业英语学生;“互联网+”学习社区
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十分重视职工因利益调整产生的思想问题,做到利益出现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到哪里,既认真维护好职工的正当权益,又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职工爱岗敬业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开展了研讨式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三个层次的研讨内容设置,对不同研讨内容采取不同的研讨方式,
本文对贵州省小水电代燃料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小水电代燃料对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的重要作用;分析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