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纪实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m1984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发端于青藏高原白云之间,浩浩荡荡如巨龙一般横贯九省,奔腾入海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滋养了不屈不挠的炎黄子孙,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深植在中国人民心中,成了歌,成了诗,成了画,成了民族的根和魂.一直以来,保护和治理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课题.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未来是什么?令人惊叹的答案或许是“互联网将消失”!在将来,互联网及其延展设备将直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以至于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这是基于互联网4.0时代,乃至今天“互联网+”时代既定现实的未来推演.基于此,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教授断言数字化美术馆未来会超越实体美术馆的发展.以此为背景,虚拟展览的出现开始进一步让我们意识到,在数字化浪潮下,美术馆策展的本质衍化为:随着美术馆系统的更新,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构建以“创造力推动”为主体的智识系统.
本文从策展本体的学科建设、策展地缘的边界拓展两方面分析策展进入新时代以来的新作为.在中国,策展作为一门职业或者一门学科,最早从中国当代艺术界发端,直接沿袭了西方策展界的运行机制.在短短三十年间,中国策展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也走过很多弯路.策展服务的领域从最初当代艺术界的本体需求,逐渐介入艺术市场、商业地产、乡村建设、文旅融合、国家形象传播等领域.策展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不同场景中都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为国家、行业和在地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做出过独有的贡献.
针对图书馆学专业资源单一、数量少、更新慢、层次开发不足甚至空白等问题,通过挖掘图书馆学专业资源聚合地之一的图书馆学专业资料室在新媒体时代的价值,探索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融合发展与共同管理、培养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人才、协同社会力量的管理与创新等路径,策划实施获得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财政支持和赋权支持、开发线上图书馆学专业资源App服务平台、构建完善图书馆学资料文献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制定高效科学图书馆学专业资源管理制度等推进机制,以实现图书馆学专业资源的有效管理,为图书馆员提供创新服务.
策展领域呈现出艺术资源和展览形态的多样化,策展正在逐步泛化,跨学科和跨领域既是一种策展方式的拓展和变化,更是对策展意义和边界的挑战.“展览”(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始终是意识形态的,同时更是生产意义的,策展是艺术流通中最具有知识性的工作.策展人通过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进行反思自己观念的实践,在思辨和讨论中转化为一种创造性的批判性力量,在艺术生态系统以知识生产形成有效的意义.
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胡一川与新中国专题研讨会”,适时地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热度”前打开了围绕“胡一川及其时代”研究与讨论的兴趣点;2019年“以\'述\'为引——胡一川六件经典作品的\'现场\'”、2020年“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广州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举办,广州美术学院师生《自有一山川》多媒体戏剧的创作,以及相关研究文章的发表和各种专题宣传,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艺术人士、年轻观众认识“胡一川”,并且从不同角度产生与其对话的兴趣,加入研究
期刊
为深入贯彻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重要讲话精神的号召,2021年10月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副院长周石峰、李传真带领19位画家赴河南新乡南太行山地区,常务副院长崔进带领5位艺术家前往北京房山北太行山地区,进行了为期6天的艺术帮扶和写生实践活动.国画院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前期考察及准备工作,制定了“艺术为人民,笔墨写太行”的活动主题,以及一整套内容丰富并贴近实际的“深扎”活动方案.
期刊
2021年9月11日至2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主办,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协办的2021“策展与未来”青年策展人系列学术座谈活动在中华世纪坛陆续举办.本系列活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划,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担任召集人,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副馆长高敬担任总统筹,邀请了8位学术召集人、8位学术评议人和32位青年策展人共同参与.
期刊
西魏大统三年比丘法和造像碑图像构成独具特色,汇聚了多种不同佛教美术题材.本文认为其图像主要源于《法华经》与《弥勒大成佛经》,体现了造像主法和的法华信仰与弥勒信仰.现存的诸多同类型北朝造像碑,与之共同表现了此时期《法华经》的广泛流传与深刻影响.
新见王时敏致王翚信札十通,多为以往文献资料所无,内容涉及人情酬酢、艺文生活等,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老年王时敏的里居生活,内容丰富,弥足珍贵,可视为研究王时敏行迹的重要材料.
宋代理学通过修身、内省、天人合一等思想影响文人的思想,使宋代绘画呈现文人化的发展趋势.从宋代理学影响的视角诠释宋代文人绘画变革的影响,可以更好的解读宋代文人绘画思想与理学思想的文化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