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课程改革与建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3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并从本院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课程的授课方式、课堂与实践等方面初步探索,探索出一套《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 精品课程 授课方式 课堂与实践
  
  高职装饰专业应注重于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 “善设计,识材料、会施工,懂管理”的职业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大专层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才,省内各大职业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与之相关的专业,如工科类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文科类的室内设计专业,而且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凸显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特点,就要把我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优点充分地展示出来。在依托土木系的大环境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对于施工技术这块有突出优势,为把这个优势转化成自己的特色,我们对《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这门课程下大力气研究,把它努力做成一门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课程。《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是实际操作能力很强的课程,而且由于施工现场复杂,构造和施工技术关系紧密,以及这门课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独特性,是强调“职业能力、应用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接受知识困难,掌握知识少,课堂上学习积极性差,教师上课困难。而且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与真正从事施工现场有较大差异。为了响应学校“积极开展课改,建立一堂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课程”的号召,把《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这门课程做有自身特色,与实际工程项目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的课程,笔者结合教学与实践经验,拟对《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课进行探索、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设想
  
  课堂教学改革是关键,改革《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现行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实际装修案例做课题,课堂按图施工为教学内容,采取在施工现场先操作、后讲解,边操作、边指导的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才能得来。我系现行教学计划中规定:“在一学期内,先在教室内讲授《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理论知识,后集中3周时间在实习工场进行《工种实习》实践教学。”这种课程教学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几学年的反馈信息和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3周的实践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点凌乱,是局部施工,且与市场上施工内容脱节,学完后并不能够马上成为施工技术人员,还要在公司进行一段时期的培训才能达到上岗要求,而前面12周的课堂理论教学等于浪费时间,从而造成了本专业特点不突出,毕业生就业优势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现有的两段式教学融合为一个整体,将教室搬在实习工场,实行现场教学,在一学期内按图施工并结合教材知识为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实际专修项目为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先实际操作演示并讲解,再让学生操作,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并请装饰公司中的高级工协助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该实际工程。专业教师选择一个一学期能完成的家居装饰工程,在施工实训场按设计图纸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结合装饰施工的先后顺序,对各个阶段进行合理的分配,设计施工进度,并对本阶段的建筑装饰构造和施工理论进行通俗的讲解,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施工示范,接着将学生按实际工作量分组后轮流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专业教师、实习教师和高级工进行施工指导,在完成一道工序后再集中并总结、讲解系统理论知识。用同样方法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按“水电工布线、排管——瓦工铺贴——木工制作——油漆工涂裱——水电安装、油漆工修补”的正常施工工艺逻辑顺序进行教学,直至完成该项施工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限定工期进行装饰构造和施工技术技能比武,奖励优秀,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
  这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各工种之间的搭接与协作的重要性、施工的连贯性等,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如何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材料施工到基层上,将平面转化为立体;施工后装饰效果的好坏又能很直观地启示学生:材料是体现设计思路的重要环节,而施工工艺的精湛更会为精美的设计锦上添花,让学生真正理解“设计、材料与施工”的有机统一。将《建筑装饰材料》、《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三门主要课程联系起来,可以实现“技术型、应用型、具有大专层次的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更快适用社会做好理论、基本实践的能力准备。
  
  二、教学实施设想
  
  提供足够的教学空间、合适处理实习成果,是《装饰施工》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要很好地实施本计划首先要有足够空间。我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为主体的国家级小型项目实训基地已经立项,配套措施已逐步到位,并有实训楼和室外实训场,但做为装饰专业的施工实训有其特殊性。以高职装饰专业08届2个班为例,需要同时提供2套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毛坯房,两室之间不要用砖墙隔开,墙面均为中级抹灰。每套毛坯房可以根据实际适当缩小面积,至少需长8米、宽5米的场地,两套估计需宽16米、10米。考虑连续三届的实践教学,在施工完成后有半年作品展示时间,在这期间可以进行《室内陈设设计》课程实训。在下届学生上课时将所有室内装饰拆除,在空间内重新进行下一轮实训。
  教师要求:每个一室一厅实习工地上,除专业主讲师外,还需实习工场配备不同工种指导教师1—2名。目前,师资力量已具备,工种指导教师配合专业教师的安排,完成等分工作量及界面,完成用工分组,完成操作示范、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施工准备、实施施工,进行验收直至完成每个任务。施工成果处理:施工后的成果,实为教师与学生一学期辛劳所得,应该存留半年。一来可以给学生以成就感,二来可以给来检查及参观学习者以实物展示,三来可以供下届学生学习。直至下一届即可拆除,重新利用原有建筑场地并进行新的一轮实践教学。
  我们可以与建筑工程专业、环境艺术专业配合开展实训,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在学期做建筑工程施工时将一室一厅的实训房间砌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对室内、外进行装修,完成后环境艺术专业提供室内设计图纸或周边环境的绿化实训。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应辉.课堂教学法基础使用手册.海南出版社,2007.
  [3]刘舒生.教学法大全.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针对高职艺术类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现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高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关键词: 高职 平面构成 构想 创新 应用    1919年德国创建包豪斯设计学院,将平面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础学科,主要强调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构成主义思想。上世纪70年代平面构成引入我国,已经在广告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递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平面构成这门
初中历史教学不能老成不变“照本宣科”,而应该结合当代教育教学新要求,进行教学重构与突破.这就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当代要义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考.文章结合当代语境,对初中历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新课改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应体现时代要求,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在学习文化课知识时,还要
一直以来,书法和书法教育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但是当前毛笔书法教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毛笔书法教学在逐渐的弱化.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高中阶段有效普及毛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欧洲兔白介素6全基因序列,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一对引物,用RT-PCR方法从ConA刺激诱导的中国白兔外周淋巴细胞的总RNA中扩增出中国白兔白细胞介素(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