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入夏乌鲁木齐首场强雷暴天气及雷灾分析

来源 :沙漠与绿洲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xiong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2013年6月24日00—02时,乌鲁木齐市入夏以来的首场强雷暴天气,从闪电定位监测、大气电场监测资料,雷达、卫星云图及雷暴天气形势等方面作了分析研究,并对强雷暴天气引发的雷电灾情作了分析,提出防御对策及建议,为今后做好雷电预警、防雷减灾工作积累经验。
其他文献
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和气象数据用户需求的增长,对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处理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收集海量的气象数据,而且要求时效性强、可靠性高.为满足气象业
为了探讨膜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效应,于2003--2004年在北疆雨水较少地区开展不同水氮条件对棉花产量效应的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土壤水分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氮肥
采用2009年和2010年2月中旬雪深、分层积雪密度、含水率和温度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北疆地区积雪参数属性特征,雪深-温度和密度-含水率的关系。①雪深达10cm,雪土界面温度比积雪
针对吐鲁番盆地3个测站1960—2011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分析年、季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2a吐鲁番盆地气温以0.373qC/10a速度明显上升,其中增暖幅度最
为加快气象信息化发展,推进气象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提供准确、及时、优质、高效、个性化的气象服务,本文介绍了新疆气象移动应用服务平台的主要框架IBMWorklight的运行模
根据伊犁10个气象站1961--2009年实测雷暴资料,运用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伊犁雷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伊犁地区年均雷暴日数为35.6d,属中雷区,近49a雷暴日数
根据库尔勒市多年的气候资料和香梨灾情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低温冻害,花期霜冻、高温热害、大风沙尘,成熟期大风等香梨生产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征和发生规律,提出了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