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非遗日”鼓噪哈师大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4日,在我国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即,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流域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组和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共同主办的“东北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学术研讨与演唱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是自2006年黑龙江省申报“东北大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后,首次在高校召开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会议由音乐学院副院长、课题负责人、博士生导师郁正民和艺术学系系主任马卫星共同主持,音乐院长、博士生导师陶亚兵和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春胜分别致词。与会代表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和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群众艺术馆及文艺团体的代表。会上,东北大鼓学者、传承人及著名演员,就东北大鼓艺术的源流、音乐特点及如何进行保护传承几方面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丁一教授在发言中提出建议成立“东北大鼓研究基金会”的设想,这样既可以使东北大鼓在新时期进行保护与传承又为其传承提供了强大的财政保障。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省的多位专家和研究员也就“东城派”、“奉派”和“下江派”东北大鼓的唱腔特点、伴奏的艺术性及创新、当代审美群体的转化、新时期政策下如何进行保护和传承等方面作了论述,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起到了各地东北大鼓交流、互动、共勉、齐进的作用。沈阳音乐学院李玉珍教授携“东北大鼓研究”课题组一行4名教师到会,并向大会介绍她们近5年的研究成果;哈师大音乐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金鑫在会议上将自己近三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的研究做了重点发言,并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及艺术家的广泛赞许。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戏曲部主任、“下江派”东北大鼓第四代传承人、国家级东北大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东北大鼓龙头老大”的夏晓华女士感慨万分,她说:“通过这次会议,我更加看到了东北大鼓艺术的灿烂明天,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东北大鼓唱响、唱遍大地”!
  当天下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相继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演唱会”,这也是黑龙江省“申遗”成功以来,首次在高校举办的东北大鼓演唱会,会场全场爆满、座无虚席,还有很多老师和学生作为东北大鼓的爱好者进行录像、录音。演唱会历时两个半小时,共10个节目,有来自辽宁省沈阳市群众艺术馆的“奉派”东北大鼓表演艺术家霍大顺的《草船借鉴》,来自吉林省榆树市文化宫的“东城派”东北大鼓艺人高贵的《四季歌》,来自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的“下江派”东北大鼓演员邱淑华的《八百破十万》等三个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表演。演出队伍中最小的李珊珊只有8岁,还不及鼓架高;最年长的已近70高龄,但却仍然意气风发、气度不凡。最后出场的是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夏晓华,她的一曲《金精戏窦》博得了满堂彩,其嗓音清脆动听、柔美甜郁,演唱风格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台下的掌声、叫座声不断。此次演唱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观众离场时都夸赞不绝,意犹未尽。
  ■
其他文献
4月22日至6月15日,第一届“中国交响乐之春”迎来了各省市的28家交响乐团,28场交响音乐会、25场公开排练、31场管风琴音乐会、32场艺术家互动、32场交响乐讲座、64场音乐电影放映、90场室内乐、32场CD推介会,共有20余万人参与,31位老中青三代指挥家执棒。    5月4日,“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开幕,以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音乐会为主线,同时配套举办回
期刊
6月23日,旅意女高音歌唱家姜峰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永恒的爱恋”独唱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指挥家高伟春执棒,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担任伴奏。  在这场题为“永恒的爱恋”的音乐会里,观众不仅听到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中国作品《我像雪花天上来》《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还欣赏到用拉丁文、德文、意大利文、捷克文所诠释的西洋古典艺术歌曲和西洋歌剧片断。歌剧《水仙女》选段“月亮颂”、《阿依达》选段“祝你胜利归来
期刊
第62届托尼奖颁奖典礼15日在纽约广播城音乐厅举行。获得11项提名的音乐剧《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获得7个奖项,成为本届托尼奖的最大赢家。获得13项提名的《身在高地》(In the Heights)最终捧得最佳音乐剧和最佳词曲创作等3个奖项。百老汇老牌女演员帕蒂·卢蓬(Patti LuPone)凭借《吉卜赛》(Gypsy)获得音乐剧类最佳女主角奖。表现摇滚乐发展史的《陌路相逢》获
期刊
日前,由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推出的歌剧实况转播,以转播多尼采蒂的著名歌剧《军中女郎》,为2007/2008“电影院歌剧演出季”完美谢幕。  此次转播,是由德国和奥地利克莱萨特古典艺术公司组织,其转播面不但辐射北美,在德国、奥地利的电影院的观众同样在同一时段,也可观看歌剧。32000多名德国和奥地利的歌剧爱好者们观看了所有系列的演出,门票早已销售一空。  全球范围内有17个国家的90万观众通过转播欣赏了
期刊
通过高保真数字传输技术,向美国本土和世界各地的电影院现场转播歌剧,是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2007年底推出的全新歌剧营销策略。如今,这项以高科技数字传输技术为载体的歌剧营销战略,以同步性、高水准、低成本等绝对优势,成功覆盖北美和欧洲的各大影院。      数字化技术带动的票房佳绩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今年发布的数据表明,自2007年底大都会歌剧院首次向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的影院实况直播
期刊
有关职业  从才华横溢的独奏家到从事教育事业,你认为自己的状态有什么不同?  我14岁就登台演出了,但状态最好的时期应该是现在,这个年龄正式从事这个行业的黄金阶段,技术纯熟,生活阅历更丰富,真正岁月的沉淀让整个人沉静下来。可以说台上台下的我是两种状态,台上光芒四射,充满激情,台下的我和以前相比温和许多。  是否对自己设定职业目标?  艺术这条路太漫长,应该说我会用毕生经历追求艺术顶峰。    有关
期刊
这是一个主题,一个北京、一腔真情的一台晚会。上下两个半场的组合设计,展示了三代作曲家不同音乐的风格荟萃。尤其是五位作曲家(温展力、禹永一、王非、施万春、姜万通)学路心血结晶的交响组歌。《你好,北京》六个乐章(《天安门——太阳的广场》《什刹海——心灵的恋歌》《劳动者——北京的脉搏》、《古长城——金色起跑线》、《回音壁——天地的回声》《不夜天——北京的灯火》)的首演,引来了圈内外众多听客,也引发了音乐
期刊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广西交响乐团始建于1978年,三十年来为广西地区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此次参加“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他们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了一场题为“壮乡和韵”的交响音乐会。  开场曲目是著名作曲家杜鸣心的《刘三姐》幻想曲,广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张效东指挥乐团,在首都观众面前做了一个很好的亮相,整部作品演奏规整动情,特定地区的民歌旋律从他们的琴声中传出显得非常自然协调。  马
期刊
2008美国林肯中心音乐节反战反权威为主题    为期三周的2008年美国林肯艺术中心音乐节将于7月2日拉开帷幕。担任本界音乐节总管的雷登表示,今年音乐节的中心思想是反战和反权威。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将有七部大型歌剧、舞剧和舞台剧,亮相林肯艺术中心的不同舞台。  这些大型剧种有:由德国音乐家齐默曼(Zimmernann)以反战为主题所创作的大型歌剧《抚慰》,由40名演员和110名乐队人员组成庞大演出
期刊
本报讯 6月4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教系三年级学生李红娇钢琴独奏会举行。这是该院钢琴系副教授黄莹教学音乐会中的一场,也是唯一一场由非钢琴专业学生举办的音乐会。  音乐会上,李红娇演奏了《滇南山谣三首》《春舞》《杜姆卡》《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25》等中外曲目,显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作品较为细腻的把握,赢得好评。黄莹介绍,在教学中她鼓励能力突出者开办独奏会,会促进其业务水平,更能影响其他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