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国大外交”面临新考验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ong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第一家庭的纷争尘埃未落,该国外交界多名资深外交官的隔空大论战又罕见上演。据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3日报道,该国资深外交官、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1日在《海峡时报》刊登文章,称新加坡应以中东国家与卡塔尔断交为前车之鉴,牢记“小国应有小国的作为”。他认为,随着新加坡进入后李光耀时代,外交行为也应改变。随后,这番言论引发了新加坡巡回大使比拉哈里、新加坡前外长、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等人的批驳。随后该国多名资深外交官學者卷入其中,论战“小国外交”。
  笔者虽无意涉入此次论争,但窃以為,新加坡外交在步入后李光耀时代以来“风波不断”的现实应引致新加坡外交界人士的深思。
  新加坡并非典型的“小国”
  众所周知,新加坡在国际政治中素来以“小国大外交”闻名,而“小国大外交”的关键无疑在于软硬兼具、阴阳平衡。这里的软硬兼具、阴阳平衡在不同的语境下,含义也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新加坡这个国家,也即在国际政治中,新加坡到底算不算典型的“小国”?
  如果仅从国土面积、人口等因素来看,新加坡作为“狮城”仅仅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小红点”,自然属于小国。在这一语境下,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的软硬兼具、阴阳平衡则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李光耀时代新加坡的“大国平衡”战略及“毒虾策略”,其二是李光耀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广受尊重的地位及其与中美等大国领导人的私谊,这二者作为新加坡外交的软硬两面使新加坡外交在李光耀时代保持着大体的阴阳调和。基于此,李光耀时代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当然,如若以新加坡目前作为东南亚唯一发达国家的身份来考察,它又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小国”。众所周知,新加坡在金融、国际仲裁(法律)、城市规划与管理、商业环境、人才等领域拥有着其他大多数亚洲国家难以企及的竞争力。由此来看,在一个和平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新加坡在军事化因素以外拥有的竞争力着实可以使其扮演着一个“大国角色”。
  此外,新加坡外交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国际规范、制度与国际组织(乃至国际道德)等非权力因素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的角色日渐凸显。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加坡不仅可以在发挥其竞争力方面游刃有余,还可以根据自身坚持的国际规范在国际政治环境中争取更多的确定性和安全感。虽然新加坡在某些方面具备“大国的角色”,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和多边外交中依赖于国际规范获得与大国同等的“地位”,但这并不能改变新加坡作为一个“狮城”本身具有的脆弱性。对此,李光耀比谁都明白,而这恰是他拟定新加坡外交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外交“阴阳失调”
  李光耀的逝世无疑在新加坡国史上具有分水岭一般的意义,至少对新加坡外交来说是极其显著的。那么,李光耀的逝世到底使新加坡外交失去了什么?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方面。
  第一,尽管时常会被忆及,但李光耀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尊重的地位及其与中美等大国领导人的私谊已经构不成新加坡外交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而新加坡再出现一个李光耀式的、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尊重的人物,近乎不可能。
  第二,新加坡外交展现出异常的“死板”、机械,失去了李光耀时期依赖于领导人间关系及非正式场合的变通,失去了“相互留面子”的精神。
  第三,本来作为新加坡寻找更多确定性和安全感的国际规范,由于新加坡外交呈现出的“死板”、机械和近乎偏执也变了性质,它不再是新加坡外交“软”的成分,反而变为新加坡外交“硬”的内涵。
  由此来看,新加坡外交失去了很多“软”的因素,而传统的“大国平衡”与“毒虾策略”在后李光耀时代却与外交的机械、国际规范的“硬性特质”产生了化学反应,新加坡外交“硬”的一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强态势。受此影响,新加坡外交难免软硬失衡、阴阳失调,而近几年来新加坡外交面临的纷纷扰扰也大都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显然,从这个意义上看,新加坡外交界人士确实应该从李光耀、拉惹勒南等老一代领导人和外交家那里汲取更多外交智慧。
  (摘自《新京报》)
其他文献
2017年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判决通过总统弹劾案,朴槿惠被罢免总统职务,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被弹劾罢免的总统。在遭受弹劾的整个过程中,虽然朴槿惠极力为自己任人唯亲、索取贿赂、泄露机密等罪行辩解开脱,但韩国的法律制度最终还是没有让她逃过制裁。  实际上,弹劾制源远流长,是人类发明的让国家得以通过和平方式撤换不称职的领袖的制度之一。  在古希腊时代,雅典共和国就已经诞生了粗糙的弹劾制度——陶片放逐法
那雪白的爪子、端正的步伐不知有多少人为之着迷;那华丽的转身、妩媚的回眸,让多少人为之心醉;那灵巧的一跃、可爱的矫健,令多少人为之叹服。这些都是在描写我那伶俐可爱的大黃猫。  黄猫是领养的,但天生大气,乖巧中不失优雅,眼眸中含情脉脉。它通身黄色带斑,爪子和肚皮雪白,尾巴像女孩子的辫子,又顺又滑。  我一开始并不喜欢它,也不明白大家为什么爱抚它。我曾经追着它满屋子疯狂地奔跑,吓得它躲在柜子底下瑟瑟发抖
蒙元帝国崩溃后,国际格局面临大动荡、大改组,亟需出现一种能够制约混乱国际秩序的力量。此时新建立的明王朝,面临着陆上北元势力的活动和海上倭寇的侵扰。明太祖从建国之初就萌生了新的国际秩序思想,并由此导向不依靠武力建构和平国际秩序的外交理念。  洪武初年的“不征”思想  洪武四年(1371)九月,明太祖在奉天门召集臣僚,郑重宣布了他的外交和国际秩序理念,可以视为其外交思想成型的最早时间。他首先宣布,海外
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書记韩正在浦东新区调研时指出,浦东当好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要在五个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抓好工作推进落实。一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二是强化“双自联动”制度创新。要使市场主体真正感受到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三是打造提升政府。四是实施好“三全工程”,即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政府政务事项“全域共享”
吴鹏森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发展是硬道理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对劳动者的保障,事关每个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的基础,同时,还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满足参加社会的需求,成为融入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一直是国外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发展与就业的问题研究,就是对我国的“就业”这一经济社会特大问题的理论、实践、政策和相關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相关的经济
铸剑为犁尚为早  1945年8月15日傍晚6点左右,我正在李富春住所门前站岗,见邓发从隔壁周副主席的住处一出来,就高声喊:“日本投降啦!日本投降啦!”  这个消息像闪电,刹那间,整个杨家岭都沸腾了起来,人们都从各自的住所跑出来,欢呼雀跃之声使宝塔山和延河水一起震颤。人们都觉得舒了一口气,战争结束了,可以铸剑为犁回家种地了。  但是,毛主席并不这么看。在日寇尚未投降之际,他就预见一旦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岳王廟里,一开始的时候,那些塑像并不是铁铸的。  有人初到杭州,去岳王庙祭拜,发现岳飞、岳云、张宪的像是用泥塑的,而秦桧的跪像却是铁铸的,当下不解:泥塑岳王、铁铸秦桧,难道想让奸臣不朽吗?这显然是不了解情况——他低估了人们对秦桧的愤怒之情。  还好有陪同者解释:开始时都是用泥塑,人人都对岳王爷的像敬若神明,但秦桧的像总是被砸;后来将秦桧像改成木像,还是被砸被砍;改成铁皮包木,仍旧被毁;无奈之下,只
20世纪初期,汽车还是美国上流社会的奢侈品,一般人家负担不起。亨利·福特看到汽车销量在美国每3年翻一番,认为汽车业是一个带来巨大利润的新机会,于是开始琢磨如何让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福特意识到,把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的关键在于降低汽车价格,于是他采用了流水生产线,将生产成本降低了4/5,重塑了整个汽车产业。  福特聚焦大众市场获得成功,而通用则跟福特错位竞争。其创始人杜兰特认为,汽车会成为社会各个阶
专列上度过花甲大寿  1953年12月24日下午3点多钟,一辆专列缓缓地驶进了北京前门火车站。不久,陈长江等80多名警卫人员将很多书、文件、衣物、床上用品等搬上了列车。这些东西很让车上的服务员吃惊,特别是高高堆起的书占据了一节车厢的好些地盘,其他行李却很简单……如此爱看书的、如此俭朴的中央首长究竟是谁呢?  20多天前,服务员们就被领导叫去谈话,说要执行一次既重要又光荣的任务。细心的服务员们发现检
总的来说,宋仁宗赵祯在1022年登基之后,还不算坏皇帝,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最大压力,来自陕甘宁一带逐渐强盛的西夏。北邻辽国也趁火打劫,派人索要土地。内部情况也很堵心。揭竿而起的亡命之徒如张海、郭邈,也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这些乱子,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吏治腐败无能到了何等地步,内外交困的仁宗在巨大压力下不得不考虑改革了。此际,他想起了范仲淹。  此时范仲淹已经50出头,几上几下,历尽坎坷。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