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文化的思考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747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纪录片是主要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为主题的纪录片类型。由于拍摄对象运动的瞬时性,拍摄难度相对较大。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今天,环境保护成为热门话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环境也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环保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这也是世界上自然类纪录片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最近几十年,我国纪录片蓬勃发展尤其注重人文纪录片类型,对于自然类很少涉及。而《森林之歌》作为大型自然类纪录片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森林之歌》播出之后,深受观众欢迎。对于我国纪录片市场而言,以往播出的如《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等都是引进国外资源。对于自然类纪录片的忠实观众,他们多半是美国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两大自然类纪录片的忠心粉丝,想要制作出打动他们的自然类纪录片并非易事。事实上,《森林之歌》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这是因为它在叙事技巧、拍摄风格等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准。这是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发展的一小步,也是我国纪录片美学提升的一大步。与传统自然类纪录片不同,它采用了故事化叙述策略,增强了纪录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总而言之,《森林之歌》的出现对我国自然类纪录片而言,都是可喜可贺的事情。通过这部纪录片,我国原始森林的版图和动植物资源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在大众眼前,为观众认识我国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途径。除了《森林之歌》之外,《美丽之歌》《大漠长河》等作品也是制作精良、富有内涵的优秀作品。虽然自然类纪录片不是环境问题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但它能够调动观众思考,唤起他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的主体意识,就凭这一点,它就功德无量。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工业文明开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渐尖锐,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随之而来的还有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更是如此。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活离不开自然。”[1]然而,作为人类的母亲——自然被人类无限制地开采挖掘,自然资源一点点消耗殆尽,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化。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环境保护成为每个国家的共识,自然类纪录片的出现为普及生态观念起到重要作用。和文字、图片相比,纪录片能够让人更加直观地了解生态问题。它是我们了解自然环境的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我们能够更好地审视自我,有助于在发展过程中与环境和谐相处。一部好的自然类纪录片,不仅要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也要正视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比如说,在工业化进程中,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而这势必会影响到我们人类的生活。沙尘暴、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时常发生等等,这些自然灾害都和森林缩减有很大关系。《森林之歌》中提到秦汉时期我国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4%以上,现在已经不到20%。通过这些数据对比,能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困境,警示我们要正视保护森林资源。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还鼓励民众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建设。为了营造美好绿色的大家园,植树造林人人有责。[2]
  长期生活在城市中,似乎让我们逐渐忘记自己是自然生物的一部分。高楼大厦在绿荫丛林中拔地而起,绿油油的芳草地也被沙漠侵蚀,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给我们敲响警钟,在我们一心一意建造自己家园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针对这些问题,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在展示环境现状的同时,也要注重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纪录片汇入更加鲜明的主题,赋予纪录片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换而言之,成功的自然纪录片,在表达自然美的同时,也要直面环境污染、过度砍伐等现实,引导人们对生态平衡等问题进行关注。《森林之歌》有一集叫《北国之松》,以黑熊为主角讲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松籽是黑熊赖以生存的食物。然而,人类竞相采摘大量松籽,导致黑熊食物匮乏,打破了红松林中的生态平衡,也对红松繁衍甚至造成了威胁。具体来讲,黑熊有冬眠的习惯。在此期间,黑熊会停止进食与排泄,仅通过脂肪维持生命。然而,由于之前松籽大量减少,导致它在春天没有到来之前就需要出来觅食。此时,正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冬季,黑熊为了觅食茕茕独立,寻寻觅觅。看到这里,相信会有很多观众都会愤慨。正是因为人类的贪婪,采摘大量松籽,导致黑熊没有储存足够的食物冬眠,从而影响了它们的生活。《森林之歌》正是通过如此平实的镜头向人们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人们的思考,明白自己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前面提到,和古代相比,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度锐减。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显示,中国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品的61.25%,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对此,《森林之歌》在《绿满天涯》中讲到,木材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为了我国绿色的明天,为了我们壮美的山河,我们这一代需要加快植树造林的脚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在《森林之歌》中展现了这样两个场景。其一是武夷山的一个村庄,村头有个石碑,上面写着林权改革。按照当地习俗,只有重大事情才会立碑纪念。其二是2004年9月,江西省推行机体林权制度。这些改革将原先集体经营家庭承包经营,给承包树林的家庭颁发林权证,而且可以视为自家财产。《森林之歌》通过这些生活细节,来展现人与森林之间的关系。只有爱护自然,人类才能建造和谐美好的家园。对于观众而言,保护环境不仅仅是美丽动听的口号,而且还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自然纪录片的意义就是通过影像资源,构建自然与人平等对话的平台。希望通过影片引发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当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并非可以一蹴而就。通过自然纪录片的引导宣传,就代表着我们愿意为保护自然环境尽一份力,愿意在环境被迅速破坏的今天,发出清醒不流于世俗的声音,那就是爱护我们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身——这是所有自然纪录片传达的精神,也是我们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严肃探讨。
  二、 纪录片的文化思考
  对于纪录片,英国著名导演约翰·格里尔逊说:“尽管生活中我们会把自然素材影片归为纪录电影,事实上,纪录片指的是档次更高的影片”。[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纪录片,通过记录现实事物的美学特征,为人们提供富有美感的观赏品。换而言之,纪录片绝非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富有文化意义、蕴含文化思考的文化产品。我国自然类纪录片渗透着鲜明的生态美学理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思考。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势必也应有文以载道的功能,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往大里讲,纪录片不仅仅是创作者自己的事情,也是电视台、观众群体和社会的共同的事情。这就需要自然纪录片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情怀。通过纪录片,能够引发人们看清楚恶劣的自然环境给动植物的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同时也应该把人与自然、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现出来。在我国当代自然类纪录片中,不仅可以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秀美风光,也能够通过拍摄自然纪录片,引发对自然与文化的思考,揭示人类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展现自然生态观。如果一部自然纪录片,缺少思想内涵,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那么它不过是一部平庸无奇的风光宣传片,而不是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自然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不仅能够让观众领略自然风光的魅力,了解自然生物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引发人们进行反思,树立生态意识。从这种意义上讲,好的纪录片具有文以载道、教化大众的文化意义。《森林之歌》就是如此,它不仅满足于为我国森林版图做写真,而且旨在探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生态文明的流变以及现在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近些年来,无论从形式内容上,还是从整体细节的把握上,我国自然类纪录片有很大进步。通过自然类纪录片,引发观众对自然环境进行思考。同时,近些年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对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也是一种间接鼓励。创作自然类纪录片,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对每个生命个体表示尊重,人和动物和平共处的理念。比如陈晓卿导演的《森林之歌》,就是向人们展示不同区域、不同物种的生活场景,从而提出问题,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应该怎样与自然环境和平相处这一问题。
  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森林之歌》无疑就是弘扬生态文明的最佳样本。对于很多人而言,能够去森林探索自然奥秘领略自然风光的机会少之又少。《森林之歌》的出现,观众能够借此了解我国的生态文明,对人与动物、自然与社会之间共生共存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然,自然纪录片并不是保护环境的灵丹妙药,提出环境问题就负责药到病除。它最大的意义在于传播一种精神理念,展现环境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从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认识。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蕾切尔·卡森说:“我必要履行我的义务,尽我全部的力量——如果我从来未尝试,那么,面对自然,我就满怀愧疚。”[4]蕾切尔·卡森创作过《寂静的春天》,吹起环境保护的号角。她的这句话也是向我们传达环境保护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阎景娟,任傲尘.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纪录片[J].中国电视,2014(12):54-57.
  [2]唐建军,叶婧宜.自然类电视纪录片《森林之歌》拍摄艺术浅析[J].电视研究,2012(6):55-57.
  [3]左珍针,王皓坤.对生态纪录片的思考——以《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14):108-109.
  [4]冯也倪.对生态文明的倡导与赞歌——《森林之歌》[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5):60-61.
其他文献
文章以《智取威虎山》(小说原本、样板戏电影、3D电影)三种文艺形式为对象,在比较视野中重点分析:一、各种文学艺术的流变、改编的异同与燃烧的时代精神:二、根据红色革命经典改编3D电影《智取威虎山》的人物角色、情节矛盾与叙事困境。文章认为,从小说原本到3D电影第二次转折性改编,在故事情节、细节处理、人物形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符合闻一多对中国人灵魂诉求表述。在当下讴歌英雄争当英雄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传递正
一、 敞视监狱中的监视与反监视  1785年,英国哲学家、社会改革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为了改造那些违法的个人,设计了一种新型监狱,他称作“敞视监狱”(Panopticon)。这个建筑的中心是高耸的望塔,周围环形地布置着被切断了同其邻人横向联系的单人牢房,塔内的监视者可以通过逆光效果监督众多犯人。[1]同时,望塔安装了百叶窗,因此犯人不知是否被监视以及何时被监视,只能感受到
【作者简介】尤佳,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电影艺术、电影文化研究。  金晓非,男,辽宁沈阳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影艺术,纪录片,电影史研究。【基金项目】电影《劳工之爱情》剧照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19世纪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由于电影生产有别于其它艺术门类,它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同时也需要
1995年的《大话西游》及其衍生作品、相关评论等在世纪之交汇成了一股强劲的“大话”风,至21世纪仍影响不绝。导演刘镇伟更是利用“大话”的余温,于2005年(《情癫大圣》)、2010年(《越光宝盒》)炒了两回“西游”,可惜无论影片成色还是观众反响已不复当初。真正调动观众“大话西游”的审美记忆、且重新将“大话西游”话题化的,是2013年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该片口碑与票房表现(12.46亿元)皆
著名演员陈建斌拍摄了导演处女作《一个勺子》,并获得了诸多奖项,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突然”,一则,身为成功演员为何执意导演电影?二则,对于“演而优则导”的陈建斌而言为何要拍一部表面上看似“费力不讨好”的影片?而就文本进行分析,《一个勺子》对回归本源、回到常识的反思与探讨,正是对当下所处的多元时代的一种理性叩问。影片的出现并不偶然,是回应时代的可堪经典的代表之作。  《一个勺子》围绕“拉条子”和“勺子”
[摘要] 《舌尖上的中国》是运用“陌生化”理论指导纪录片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该片在我国传统纪录片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上自我解放,大胆采用平民化选材、诗意化镜头、碎片式剪辑、情节化叙事等陌生化创作手法,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力,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电视纪录片新的认识和期待。  [关键词] 纪录片 陌生化 《舌尖上的中国》  2012年5月中旬,美食题材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登陆央
李安导演的电影作品大多拥有国际化的素材,从影片的语言上来看,不仅有华语影片,也有英文影片;从作品的背景上来看,既存在东方文化,又存在西方文化。所以说,李安导演的作品成为了华语影片进军世界影片领域的桥梁,同时也建立了自身电影视听语言的特有风格。观众在观看同一部电影的时候会产生一样的反响,但是每位观众的文化背景是各不相同的。虽然在表达上,视听语言是蕴藏于内而不显于外,具有观赏意义和广阔的叙述空间,带给
喜剧电影《满意不满意》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3年创作,实际上映时间为1964年①,在上映前后受到了官方、舆论和学界多方好评,这在“十七年”喜剧电影中并不多见。该片改编自苏州滑稽剧团优秀剧目《满意勿满意》,后者从1957年开始创作,于1958年首次公演。因此,《满意不满意》一片从最初的创作意图到最终成为电影与全国观众见面,时间长达8年。这8年也占据了整个“十七年”中喜剧电影出产的大部分时间。笔者曾
20世纪80年代,随着香港新浪潮以及台湾的新电影运动,张艾嘉凭借异乎常人的敏感和对女性心理的精准把握,通过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表现手法,成为了华语电影圈中一位重要的女性导演。纵观张艾嘉的电影创作,女性一直是她关注的对象,而女性话题则是她电影的主旋律。由于张艾嘉优越的家庭背景给予的自信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的坚强,让她电影中刻画的女性总是以一种不激烈,甚至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生活或情感上的困境、压力
《大唐玄奘》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著名导演霍建起执导、黄晓明主演的一部历史类题材影片。电影真实再现了唐朝高僧玄奘不畏艰难险阻,历时19年前往天竺取经的传奇故事。影片超越了民间文学、神话故事、先期电影中的玄奘形象,客观再现了历史上玄奘西行的真实取经历程,是一部为玄奘树碑立传的艺术作品。电影中,霍建起一改以往充满文艺气息的叙事手法,从“温情题材与唯美表现,以及时时流露的具有散文或诗作意味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