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笨贼一箩筐
这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两个全副武装的寻宝者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澳大利亚的丛林里。
“伙计,机器有反应!这里有个巨大的坟包包,里面肯定藏了不少宝贝!”
两人兴奋地用手电筒绕着坟包包照了三圈,然后才开始挖宝。
“我现在差不多挖了有一米,哦,我看到了一大堆卵形宝贝!”寻宝一号一边吭哧哼哧挖坟包,一边向同伴报告战况。
突然,两只“野鸡”从黑影里冲出来,一边拍翅膀一边大声鸣叫,“救、救命呀!”“这是哪里来的怪鸟!好痛呀,宝贝我不要了,快逃!”
神鸟不神
嘿嘿,别以为这两只怪鸟是传说中的“守陵神兽”,其实,它们一点儿都不神,真正的身份是澳大利亚当地的一种鸟类,叫冢雉。
它们之所以会赶走寻宝者,原因就是——这个大坟包包,就是它们的家。里面根本没藏什么绝世宝贝,有的只是新产的30几枚蛋。
为什么它们不像其他鸟儿那样,建一个简单精巧的鸟巢,而要建一个这么“高调”的家呢?
那是因为冢雉家族都是“智能控”,人家建成的窝完全可以自主发热,智能孵蛋,不需要鸟爸鸟妈用体温“捂孩子”,解放了冢雉的“劳动力”。
当然,这么高端的鸟巢可不是三两天就建成的。在孩子出生前的4个月,冢雉爸妈就开始忙活了。
首先,冢雉爸爸会在一个地势平坦、采光良好的地段,用强壮的爪子掘-个大坑,然后从四面八方收集树叶、干草等放进坑内,堆成大堆,等到雨水将这些枯枝烂叶浇透之后,冢雉爸爸在上面堆一层土,坟包包就建成了。有了雨水和覆盖土,那些“填充物”便会慢慢腐烂,产生热量。等到温度合适,冢雉妈妈便会把蛋产在里面。
尽责的爸爸
是不是以为有了天然的“孵蛋器”鸟爸鸟妈就可以啥事不干了?没那么简单,在整个孵化期间,冢雉爸爸要常常飞到巢边,时刻探测温度。
冢雉孵化的温度一般需要保持在33℃左右。冢雉爸爸每天都会将自己的嘴巴伸入坟包包里,用舌头或者颈上没有毛的地方感觉一下温度。如果温度太高,冢雉爸爸就扒开上面的一些泥沙,让热量散发掉一些;如果温度太低,冢雉爸爸就会加厚巢上的覆盖土,以便提高里面的温度。
有些调皮的科学家故意在冢雉的巢里放了一个电热器,结果巢里的温度忽上忽下,一会儿过高,一会儿过低,这可忙坏了冢雉爸爸,一会忙着把土扒开,一会又着急地把落叶盖上,差点被逼得神经错乱。这种绝世好爸是不是十分难得?
强壮的婴儿
7个星期后,冢雉就要破壳而出了。它们面临的第一个人生难题便是如何钻出坟包包。这些小家伙一般要花费15~20个小时,才能从层层叠叠的树叶堆里爬出来。爬出坑之后,小冢雉就能自行奔走,出壳后1~2天就能飞行,堪称最强壮的动物婴儿之一。
而它们的爸爸妈妈,在子女破壳后就彻底得到了解放,以后它们的生活就与它们无关喽。
长大是个技术活
没有了爸妈的庇护,小冢雉刚一出生就要学会 “独立”和“自强”。因为在接下来的成长路上,它们还要历经重重磨难。
“哦哦,糟了,狐狸来了!”
狐狸在冢雉的生活里,不遗余力地扮演着“首席反派”的角色,它们对冢雉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澳大利亚本土是没有狐狸的,1855年,有人从欧洲将狐狸带来供移民们打猎取乐。狐狸到了澳大利亚后,因为没有了天敌而迅速繁衍,成了知名害兽,它们咬兔袋鼠,杀袋狸,还拿冢雉做点心。
小冢雉和它的祖祖辈辈都没见过狐狸,所以对它们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当狐狸滴着哈喇子扑过来时,它们总是傻呆呆地站着,根本不知道要躲开。研究表明,在冢雉出生30后,狐狸几乎会吞吃掉所有幼雏,能侥幸存活下来的几乎都是凤毛麟角。
除了狐狸外,冢雉还有更可怕的敌人,那就是人类。贪嘴的人类会扒开冢雉的巢穴,只为获得它们的卵。还会拿着猎枪,直接将枪口对准它们;冢雉的生存空间更是不断被人类侵占,种成农作物,或者建成农场。牛羊等牲畜吃掉了冢雉食谱中大量的种子、花草,猫狗等宠物在冢雉面前会变成残酷的杀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澳大利亚就再也看不见壮观的坟包包和勤劳的冢雉了。
【小知识】有些冢雉会把卵产在很热的火山附近,利用火山灰帮自己孵卵;有的冢雉会到河滩上去孵卵,利用温暖的沙子来孵卵。它们都和澳大利亚的冢雉一样,要每天检测温度,不停地让坟包包开开合合,调节里面的温度,是用心相当良苦的父母。
这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两个全副武装的寻宝者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澳大利亚的丛林里。
“伙计,机器有反应!这里有个巨大的坟包包,里面肯定藏了不少宝贝!”
两人兴奋地用手电筒绕着坟包包照了三圈,然后才开始挖宝。
“我现在差不多挖了有一米,哦,我看到了一大堆卵形宝贝!”寻宝一号一边吭哧哼哧挖坟包,一边向同伴报告战况。
突然,两只“野鸡”从黑影里冲出来,一边拍翅膀一边大声鸣叫,“救、救命呀!”“这是哪里来的怪鸟!好痛呀,宝贝我不要了,快逃!”
神鸟不神
嘿嘿,别以为这两只怪鸟是传说中的“守陵神兽”,其实,它们一点儿都不神,真正的身份是澳大利亚当地的一种鸟类,叫冢雉。
它们之所以会赶走寻宝者,原因就是——这个大坟包包,就是它们的家。里面根本没藏什么绝世宝贝,有的只是新产的30几枚蛋。
为什么它们不像其他鸟儿那样,建一个简单精巧的鸟巢,而要建一个这么“高调”的家呢?
那是因为冢雉家族都是“智能控”,人家建成的窝完全可以自主发热,智能孵蛋,不需要鸟爸鸟妈用体温“捂孩子”,解放了冢雉的“劳动力”。
当然,这么高端的鸟巢可不是三两天就建成的。在孩子出生前的4个月,冢雉爸妈就开始忙活了。
首先,冢雉爸爸会在一个地势平坦、采光良好的地段,用强壮的爪子掘-个大坑,然后从四面八方收集树叶、干草等放进坑内,堆成大堆,等到雨水将这些枯枝烂叶浇透之后,冢雉爸爸在上面堆一层土,坟包包就建成了。有了雨水和覆盖土,那些“填充物”便会慢慢腐烂,产生热量。等到温度合适,冢雉妈妈便会把蛋产在里面。
尽责的爸爸
是不是以为有了天然的“孵蛋器”鸟爸鸟妈就可以啥事不干了?没那么简单,在整个孵化期间,冢雉爸爸要常常飞到巢边,时刻探测温度。
冢雉孵化的温度一般需要保持在33℃左右。冢雉爸爸每天都会将自己的嘴巴伸入坟包包里,用舌头或者颈上没有毛的地方感觉一下温度。如果温度太高,冢雉爸爸就扒开上面的一些泥沙,让热量散发掉一些;如果温度太低,冢雉爸爸就会加厚巢上的覆盖土,以便提高里面的温度。
有些调皮的科学家故意在冢雉的巢里放了一个电热器,结果巢里的温度忽上忽下,一会儿过高,一会儿过低,这可忙坏了冢雉爸爸,一会忙着把土扒开,一会又着急地把落叶盖上,差点被逼得神经错乱。这种绝世好爸是不是十分难得?
强壮的婴儿
7个星期后,冢雉就要破壳而出了。它们面临的第一个人生难题便是如何钻出坟包包。这些小家伙一般要花费15~20个小时,才能从层层叠叠的树叶堆里爬出来。爬出坑之后,小冢雉就能自行奔走,出壳后1~2天就能飞行,堪称最强壮的动物婴儿之一。
而它们的爸爸妈妈,在子女破壳后就彻底得到了解放,以后它们的生活就与它们无关喽。
长大是个技术活
没有了爸妈的庇护,小冢雉刚一出生就要学会 “独立”和“自强”。因为在接下来的成长路上,它们还要历经重重磨难。
“哦哦,糟了,狐狸来了!”
狐狸在冢雉的生活里,不遗余力地扮演着“首席反派”的角色,它们对冢雉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澳大利亚本土是没有狐狸的,1855年,有人从欧洲将狐狸带来供移民们打猎取乐。狐狸到了澳大利亚后,因为没有了天敌而迅速繁衍,成了知名害兽,它们咬兔袋鼠,杀袋狸,还拿冢雉做点心。
小冢雉和它的祖祖辈辈都没见过狐狸,所以对它们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当狐狸滴着哈喇子扑过来时,它们总是傻呆呆地站着,根本不知道要躲开。研究表明,在冢雉出生30后,狐狸几乎会吞吃掉所有幼雏,能侥幸存活下来的几乎都是凤毛麟角。
除了狐狸外,冢雉还有更可怕的敌人,那就是人类。贪嘴的人类会扒开冢雉的巢穴,只为获得它们的卵。还会拿着猎枪,直接将枪口对准它们;冢雉的生存空间更是不断被人类侵占,种成农作物,或者建成农场。牛羊等牲畜吃掉了冢雉食谱中大量的种子、花草,猫狗等宠物在冢雉面前会变成残酷的杀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澳大利亚就再也看不见壮观的坟包包和勤劳的冢雉了。
【小知识】有些冢雉会把卵产在很热的火山附近,利用火山灰帮自己孵卵;有的冢雉会到河滩上去孵卵,利用温暖的沙子来孵卵。它们都和澳大利亚的冢雉一样,要每天检测温度,不停地让坟包包开开合合,调节里面的温度,是用心相当良苦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