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公里风雨沙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场“毫无人性”的公路骑行,
  用三周从莫斯科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
  那少得可怜的睡眠时间被时钟滴答滴答的催促着,这是只有少数派才能触碰的耐力底线,
  没错,就是这么极限。
  
  “红牛穿越西伯利亚极限挑战赛”是世界上最长距离的超级分段公路骑行赛事, 2016年7月5日,这项史诗级的赛事从莫斯科出发,奔向终点符拉迪沃斯托克,一路上的环境包括五种气候带、七个时区、翻越乌拉尔山以及穿过四条世界上最长的河。今年的线路包含了14个赛段,各赛段距离从314公里到1372公里不等。参赛选手会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经停下诺夫哥罗德、喀山、彼尔姆、叶卡捷琳堡、秋明、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克斯、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赤塔、斯沃博德内和巴哈罗夫斯科,一直骑到太平洋海岸,总距离超过9000公里,骑手们要耗费超过三周的时间在车座上,才能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
  去年,一共有1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自行车手参加了比赛的开幕式,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英国,其中四人参加的是单人组的角逐,另外三队角力双人组。今年总共有六名单人组选手在莫斯科出发,他们是:Alexei Shchebelin(俄罗斯), Andreas Fuchs和Eduard Fuchs(奥地利), Pascal Pich(法国), Marcelo Florentino Soares(巴西)和Pwinn Rujikietkhomjron(泰国)。但是其中三人在第五赛段因为不同的原因最终退出了比赛。
  剩下的三位选手Shchebelin、Eduard Fuchs和Florentino Soares都在第十二赛段因为不利的天气条件而退出了比赛。与去年两位骑手比完全部赛程不同,今年因为比赛中途被叫停,所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总冠军。但是本土英雄Shchebelin在成绩单上是用时最少的。
  双人组的两队选手都完成了全部比赛,德国的Martin Temmen和Matthias Fischer战胜了俄罗斯的Mikhail Manyakhin和Roman Markaryan。“我还不太敢真的相信比赛已经结束了,我好像有点魂不守舍似的。要知道我们花了三个星期,但是我不知道具体的时间和日期……我就是有点累,其实累劈了,但是很开心。”Fischer说。
  01第一赛段
  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
  距离:429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122米
  超级马拉松般的“红牛穿越西伯利亚极限挑战赛”第一阶段的比赛,是从莫斯科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线路。运动员会沿着M-7联邦公路骑行418公里,这条路与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平行。
  
  02 第二赛段
  下诺夫哥罗德—喀山
  距离:391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154米
  沿着伏尔加河旁的M-7联邦公路继续前行,横穿下诺夫哥罗德地区,还有楚瓦什共和国和鞑靼斯坦共和国,一路能看到许多有独特俄罗斯风格建筑的城市和小镇,所有这一切都沉浸在历史之中,风景绮丽。
  03 第三赛段
  喀山—彼尔姆
  距离:693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212米
  业余和职业的车手会在第三赛段面临困难,赛道长693公里,穿越俄罗斯的三个地区—鞑靼斯坦、乌德穆尔特和彼尔姆边疆区。这一路会越过四十多条河流。04 第四赛段
  彼尔姆—叶卡捷琳堡
  距离:331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342米
  沿着P-242 联邦公路,会经过彼尔姆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的城市和乡村。在冲往叶卡捷琳堡的路上,会跨越欧亚分界线,欣赏到乌拉尔山脉壮丽的景色。
  05 第五赛段
  叶卡捷琳堡—秋明
  距离:319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219米
  相对较短,却一点也不容易。骑手们从叶卡捷琳堡到秋明的赛程会沿着高低不平的P-354联邦公路前行,无法进行稳定的配速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考验。这条路很有名,是西伯利亚公路的备份路线。
  06 第六赛段
  秋明—鄂木斯克
  距离:619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83米
  在这一赛段,骑手们会经过许多很小、但是很美丽的西伯利亚城市,每一个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标识特征。选手们会在西西伯利亚平原跨越15条河,随着路线的东移,气候也随之变化。
  07第七赛段
  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
  距离:619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101米
  第七赛段是夜间出发;选手们可以享受一下额尔齐斯河和鄂木河两岸的晨光。到达俄罗斯的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亚后短暂休息,第二天继续比赛。
  08 第八赛段
  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克斯
  距离:803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316米
  第八赛段终点设在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克麦罗沃和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地区有比较大的海拔差异,这意味着当地的风景在许多方面都会截然不同,选手们会看到西伯利亚的所有壮丽景色。
  09 第九赛段
  克拉斯诺亚尔克斯—伊尔库茨克
  距离:1094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495米   第九赛段是比赛中最长的一站,会沿着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到伊尔库茨克的P-255公路前进。运动员会横跨二十多条河,包括水流湍急的叶尼塞河和美丽的安加拉河。还会经过许多城市和小镇。幸运的是,完成这段比赛后选手们可以休息一整天,他们可以有时间在再度出发前对伊尔库茨克寻古探幽一番。
  10 第十赛段
  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
  距离:447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578米
  这个赛段经过地球上最大、最深的淡水湖—贝尔加湖的湖岸。贝尔加湖是世界上最深、最古老、最干净和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要是说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是最高等级一点也不是自夸,这里是植物和动物的乐园,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1第十一赛段
  乌兰乌德—赤塔
  距离:658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623米
  
  选手们沿着P-258贝加尔联邦公路继续征程。线路的一部分沿着一条大河—色楞格河前行,这条河横亘蒙古、俄罗斯,最终汇至贝加尔湖。第十一赛段的海拔爬升幅度只有623米,对选手们来说是不错的热身,因为他们即将迎来比赛中最难的一个赛段。
  12 第十二赛段
  赤塔—斯沃博德内
  距离:1372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936米
  整个比赛最难的一个赛段,需要运动员们花两天多的时间骑行。从赤塔出发,到阿穆尔地区的斯沃博德内。这个城市是极端的季风气候,温差极大,夏季雨量也很多。此外,运动员们还必须面对一个新的障碍:整个赛段最大的海拔变化。
  13 第十三赛段
  斯沃博德内—巴哈罗夫斯科
  距离:754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377米
  这一赛段的爬升则少了许多,选手们沿着P-297联邦公路骑行,终点是巴哈罗夫斯科。
  14 第十四赛段
  巴哈罗夫斯科—符拉迪沃斯托克
  距离:765公里
  海拔爬升幅度:313米
  整个比赛的最后一个赛段了,就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座城市坐落在日本海西侧一个半岛的突出部,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也是这场“惨绝人寰”比赛的最终目的地。
  14站的个人组总成绩排名
  冠军:Alexey Shchebelin
  俄罗斯,总成绩336小时18分05秒
  亚军:Eduard Fuchs
  奥地利,总成绩347小时25分33秒
  第三名:Marcelo Florentino Soares
  巴西,总成绩388小时07分26秒
  双人组总成绩排名
  冠军:Martin Temmen/Matthias Fischer
  德国,总成绩294小时57分01秒
  亚军: Mikhail Manyakhin/
  Roman Markaryan
  俄罗斯,总成绩303小时36分钟40秒
  影像同样艰难
  
  为世界上最长的自行车公路赛事拍摄影像,耗费的精力一点也不比选手们少。摄影师Denis Klero告诉了我们他经历了什么。
  当我们谈到耐力的时候,像穿越西伯利亚极限挑战赛这样的赛事就会从你的脑海里冒出来。14个赛段,要在24天内骑完9000公里,从莫斯科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一路上会经过这个地球上多个最荒凉的地区。可不仅仅只有运动员们才参与到这趟旅程中。跟在他们后面的有后援团、医护人员、机械师和赛事官员—还有三位摄影师负责记录下这个比赛。
  Denis Klero,2015年比赛开幕时他就来拍摄过。今年,他和他的同事一同工作,发现这惊人的长距离比赛中那些有趣的瞬间。
  “比赛才开始时,骑手们摩肩擦踵,如过江之鲫。但是几百公里以后,实力差距使他们分散开来,有的赛段结束时能拉开200公里。想要抓拍下有趣的瞬间实在是太难了。”Denis解释道。“但是在这里,极限元素并不是速度或者力量,而是耐力。耐力这东西真的很难在照片中展示出来。我尽量想离近一点拍车手的面部,展现他们在广袤环境中经过的场景。”
  “你还可以在生活照中找到‘极限’的信息—吃饭、休息、维修公路车。我们更像是新闻记者,而不是体育摄影师。你必须每时每刻都紧跟住他们。”
  这就是让摄影工作变得艰难的原因。整个行程内都需要一副好身板,即便是最敬业的摄影师,疲劳也会偷走他们的创造力。Denis继续感慨道,我们晚上和所有人住同一家酒店,白天就开我的VW Camper厢型车。这很好,就好像一路上一直跟我的办公室在一起一样。但有一件是在移动中不好完成的事情,就是在发照片之前,要进行后期处理。而车老是上下颠簸,我很难精确地控制鼠标。
  即使有了车和酒店房间,Denis也不是像想象中那般轻装前行。“我带了五包装备”,他笑道,“照相机、镜头、闪光灯、三脚架……我可以用不同的组合拍不同的照片。在路上的时候,我用车载转换器给电池充电。”
  Denis每一站都没有缺席。当他需要拍照的时候,就开车到车手前方,寻找合适的拍摄位置。“这样能拍出来更有创造力的片子。我能跟当地人聊聊天,找到更好的拍摄点。我一般不提前做计划,我更喜欢现找点。”他表示。“在最长的第十二赛段,大部分赛道什么也没有---没有村庄,没有小镇,空空如也。那是最难拍照片的时候。我必须连夜工作,没有去酒店,也没有机会睡一好觉。在那之后,我真的需要休息一下,在那之前已经30个小时没合眼了。”考虑到Denis工作的距离和时间,我们不难想到他回家以后会做的第一件事:“我躺床上就睡了,一觉睡了18个小时!”   这场超级挑战赛的八项小贴士
  准备过程
  为了让我们的身体为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做好准备,我提前六个月左右就把我奥地利的搭档Andreas Fuchs带到了莫斯科。我们明确了我们要完成的三个最重要的任务。第一件事就是能维持住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第二件任务就是提高快速恢复的能力,我们还讨论了运动营养和路上吃什么的问题。第三个任务就是关于装备:穿什么衣服、骑什么车、如何最高效地利用它们。
  在我们设置任务之后,就开始确定解决方案。这些任务的大部分或多或少与身体的准备有关。我们在这一点上有一些不同意见,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决定需要开始着手在公路自行车上进行一些耐力训练,在公园里或者树林里做一些恢复训练,还有夜间骑车的训练。
  
  训练
  训练的过程包括两部分:高强度力量训练和大量的耐力训练。我们不太可能和比赛中一样骑那么长的距离,所以我们就用强度来弥补。在训练的时候,我们的目标速度至少是每小时32公里。为了达到我们的最初目标,我们稳健地增加速度、减少两次骑行间的休息时间。我们一天要训练七八个小时,从5月份开始,每天骑250公里。
  我们的另一个实验切入点就是睡眠时间。一开始我们每天睡七个小时,然后是六个小时。后来,临近比赛的时候,我们每天只用睡五个小时。如果你睡觉的时间太多,你就没有办法在比赛中做出改变。你必须强迫自己这么训练。
  营养
  营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当你吃得很健康时,就能很好的利用身体,而不需要休息,因此所有的事情都得到了平衡。在这么长时间的骑行中,你根本没有时间摄入常规食物。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得不少食多餐的原因。在经过了很多次的思考之后,我们决定不吃肉了,因为肉类不能给你能量。我们吃的大部分食物都是高热量的。
  速度
  长时间的训练让我们可以提高最快速度。一开始我们的速度是每小时27公里,然后是每小时30公里。在我们准备阶段的最后那些天,速度从来没有低于过每小时30公里,不过也得取决于风景和位置。临近比赛前,我们能在比赛自行车上连续三四个小时维持每小时34~35公里的速度,一点也不用费额外的力气。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比赛的时候是监测心率的。比赛时的心率不应该超过每分钟120下。心率增加的时候,身体就会加速氧化,你就不能继续以那个强度运动下去了。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俩每人带了一个心率测试仪的原因,它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心率。
  不可预见的情形
  我们并没有能够搞定跟营养相关的所有细微差别。我们可吃的东西很多,但是并没有足够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有,在比赛中太容易生病、感冒、得各种胃病了。因此每一个人都得特别小心个人卫生,还要注意吃的东西和穿什么衣服。在黑暗中骑车看不到很多障碍物:坑、急转弯、迎面而来的车流、从后面超过你的车。那就是为什么你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对周围环境特别注意的原因。你宁可丧失一点时间,也不愿意生命受威胁吧。
  疲劳
  我到达终点线时,真心的感谢在开始比赛前进行的所有训练。我对自己的力量非常自信。在很多特别困难的时期,我们的按摩师帮助我们做了全身按摩。我每20分钟就吃一次东西。就跟汽车一样:加满了油就开,油箱空了就停。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油永远都是满的。
  装备
  我们的自行车是很高端的。每辆自行车都根据我们的身高和其他数据做了相关的调整。我们用的轮胎是稍微宽一点的,我们还加装了休息把,增添了好多额外的配件。
  保持清醒
  
  有时我不得不往自己头上浇水。还有,嘴里嚼点东西有时候也会有帮助:我口袋里总是会放几条能量棒。我经常会和跟在我们后面后援车的司机聊天,明确前进的方向。黄昏以后我就会变得非常困。还好,白天没事。
  谁组织这场超级耐力骑行挑战赛?
  outdoor:你在2013年创立了非凡项目“穿越俄罗斯大赛”,能否给我们讲讲当时的事情?
  Paul Bruck:由四名奥地利自行车手组成的AusTriaTeam,想创造一项世界纪录,14天内不间断地从莫斯科一直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奥地利商会建议我支持他们。其实我本人不太情愿跟这么疯狂的主意有交集,但是我太太非常喜欢,所以我也爱屋及乌了。随着这个项目越来越深入,我理解了这个项目可以有更多的体现:“展示俄罗斯”,甚至是连俄罗斯人也还不太了解的部分。
  这四个家伙用了13天零5个小时完成了挑战。2014年,我们组织了第二届世界纪录项目,只有两个人参与,一位是奥地利的Andi Fuchs,另一位是俄罗斯的Anatoly Nesterov。他们都是在14天以内骑完的。天气不是太好,不然他们能比前一年的四个人更早完成。这次我们和红牛合作,把不间断的概念改为了分站赛,长度差不多是环法的三倍。
  outdoor:我们知道你出版了一本关于穿越西伯利亚极限挑战赛的书,名叫《穿越俄罗斯大赛》,你收到最难忘的读者反馈是什么?
  Paul Bruck:太多了。大部分人不相信居然有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骑行九千多公里。甚至大部分俄罗斯人都感到吃惊,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西伯利亚还有路,他们都相信穿越俄罗斯广袤的国土是件非常危险、也很神秘的事,因为这个国家实在是太棒、太大、太美了。
  outdoor:这个项目有没有最让你感到享受的事?最有挑战性的方面又是什么?
  Paul Bruck:都跟人有关。我们组建了一支精干的团队,有医生、理疗师、厨师、技工、摄影师和“我的莫斯科计程车司机”。这帮家伙都不相信我们做到了,他们都在等待下一次比赛,希望能再次成为其中一员。“穿越西伯利亚极限自行车赛”需要23天才能完成。志愿团队的所有成员都需要将近一个月的假期,但他们都等不及了,期待新的比赛赶紧开始。在三周多的时间里管理将近100人、协调二十多辆支援车、把整个团队凝聚在一起,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眼看着队伍成长成一个高效的团队是很棒的经历。   outdoor:那么你如何平衡工作和个人时间?
  Paul Bruck:我有个幸福的家庭,我太太非常支持我,我还有两个乖儿子,他们的事业都挺成功的。在莫斯科的办公室我还有三位精干的俄罗斯同事。这让我有时间来运作一些略带疯狂的事,例如这场自行车赛。我喜欢做饭,我经常回家和家人一起做饭,再喝上两盅小酒。这会让你忘掉工作,带给你新想法所需的能量。
  outdoor:我们的读者有很多热心的旅行爱好者,而你是奥地利人,那么在维也纳除了常规旅游热点以外,能不能推荐一些特别值得去看的地方?在维也纳,你最喜欢的餐厅是哪家?
  
  Paul Bruck:我非常推崇骑自行车去探寻这座伟大城市的隐秘角落。或者离开挤满了游客的主路,去第七街和第八街区闲逛,领略小街小巷和小酒馆(Beisln,只卖啤酒)。享受酒庄吧,不管它是在Ginzing、Sievering还是Gumpoldskirchen,最好再从维也纳森林Wienerwald里走过。花一点时间参观一下维也纳周边,包括Wachau、Melk、Klosterneuburg。还有南部的Thermal区,那里有很赞的葡萄酒。或者去Burgenland和Neusiedlersee玩一圈,那里的美酒和美食也很吸引人。就在维也纳周边不到一小时车程的范围里,就有这么多值得去看的地方。而在莫斯科周边一小时车程的范围里,就没什么好玩的地点。哦,对了,别忘了去Prater公园转转。
  维也纳有太多吃饭的好地方了。别去游客多的地方,要自己发掘。一定要去Kaffeehaus咖啡馆。我喜欢的是意大利餐厅,因为我感觉像自己家一样,我和那的老板都有差不多40年的交情了。当然,我最爱的是在家里,跟家人和朋友一起吃饭。
  Paul Bruck(保罗.布鲁克)
  工科硕士、工商管理学硕士,是莫斯科布鲁克咨询公司和最服务最管理公司的创始人,提供咨询、管理和外包服务,与巴拉绍夫法律咨询公司是合作伙伴。也是全俄罗斯唯一一个获得奥地利商会认证的出口咨询师。
  在2013与2014年“穿越俄罗斯大赛”世界纪录项目之后,Paul Bruck在2015与2016连续两年组织了“红牛穿越西伯利亚极限挑战赛”,这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自行车分站赛(距离是环法的三倍,是横穿美国自行车赛的两倍),也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体育与文化的盛宴。
其他文献
提名  宋刚 潜水摄影师  提名理由    宋刚,自由摄影师,PADI Dive Mater,PSAI技术潜水员。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水下摄影后,宋刚对缤纷多彩的水下世界从此着迷,使得他从一名自然摄影师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水下摄影师。他从自然类摄影到水下摄影,从寒带到热带,从陆地到海洋,脚步遍及世界各地,获得多项荣誉与奖项:美国国家地理获奖摄影师,佳能十佳摄影师,班夫中国特约摄影师等。其作品
旅行,是认知這个世界的一种捷径。当一个人的脚步走多了,难免会徘徊、蹒跚。这时他必须静心反思,整理并归纳出自身的“系统偏好”。否则,旅行也不过是一个个目的地的打卡,机械又乏味。对我而言,火车旅行,便是一种能够恒久而弥坚的情趣运动。  没有什么交通工具能够比得上火车,从你走进这座钢铁巨兽的那一刻起,不仅意味着旅途的开始,甚至还有可能贯穿整个旅程的全部。搭火车是一种美妙的游戏方式,有其独一无二的乐趣和无
没有开心,没有感动,我只是在发呆,唯一清晰的感觉就是寒冷。风很大,双腿在发抖,我想要拍登顶照,但稀薄的冷空气中,带上来的4台相机一个接一个挂掉了。  我在上面不知所措,向导不断催我赶紧下撤。  2019年5月20日早上7点15分,我站在了海拔8844米,這里是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珠峰打工仔  大概自己的名字和山有关,冥冥之中注定要和山结下缘分。当初家人给我取名学峰,目的是想让我攀登学习的高峰。但往
2017年12月23日,“银河星空,世界由XIN”开业欢聚嘉年华隆重启幕,银河滑雪场迎来了正式开业的重大日子。作为雪都崇礼今冬唯一新开雪场,翠云山银河滑雪场的开业受到各方关注。众多业界大咖、滑雪达人及数十家新闻媒体记者,共同見证了这次冰雪盛事。据悉,这次嘉年华活动由河北旅投集团张家口崇礼山水旅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翠云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银河滑雪场主办,并受到了业内外多家一流媒体的关注和强烈聚焦。为了
2018年6月25日,为庆祝“中加旅游年”以及加拿大151周年庆典,加拿大旅游局与各省和地区旅游局、加拿大航空公司等合作伙伴于北京加拿大国际学校举办的 “探索加拿大” 快闪店北京站活动圆满落幕,加拿大联邦国会议会议长兼小型企业和旅游部长楚萱歌,加拿大旅游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思腾,加拿大旅游局亚太区总经理李蔚,20余家加拿大旅游公司贸易代表及加拿大各省和地區旅游厅厅长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探
在看似不可能的困难面前,我们只需要迫使自己再拿出向前一步的勇气。 既然能迈出一步,说明未到绝境。环球啤酒之旅  作者:[澳]Lonely Planet公司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精酿啤酒的热潮正在席卷全世界,不管你是不是啤酒迷,都无法拒绝在周末小聚的美好时光来尝上一杯。全球知名的旅行指南《孤独星球》召集世界各地的顶尖“酒鬼”,精选34个国家和地区最值得探访的精酿啤酒厂,以酒会友,带来这本兼具
当Bob Long出现在赛场时,没有人想到,这位70岁的美国男骑手,会赢得本届蒙古德比(Mongol Derby)的冠军。  蒙古德比被誉为“世界上距离最长、最艰难的赛马”,每年8月在蒙古国举行,是马术界的一大盛事。骑手要在10天内骑行1000公里,每40公里在马站换一次半野生的蒙古马,没有指示路标,沿途经过湿地、河流、草原、沙丘,极端天气不时出现,骑手要面对失温、中暑等挑战。  今年的蒙古德比于
本奖项授予在高难度户外活动、项目中紧密配合,充分体现协作精神的团队。  NOMINATION  提名  ● TEAM KAILAS  ● 虎克之路团队  提名  TEAM KAILAS  提名理由  劉洋、何浪、肖霄组成的TEAM KAILAS战队,历经六天六夜,累计爬升26500米,最终完成了290公里的UTMB PTL组越野赛,这也是UTMB PTL赛史上首支成功完赛的中国内地团队。
崛起的90后95后    关键词:空前浩大、低龄化、冲劲大  若用一句话形容近两年的旅行群体,那就是——浩瀚得如同海里的鱼。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已经不再是一句新鲜的标语,而成了很多人的一种常态。许多人一年出门旅游三次以上,许多人一个地方刷两次以上。翻看马蜂窝首页的游记栏,你会看到“人人皆行者,人人皆作者”的盛况,当然,质量不一,有的走心,有的走标题。不管是去了三清山还是阿尔卑斯山,中国旅行
伊莉莎白·霍利(Elizabeth Hawley)曾是美国《财富》杂志的女记者,然而她的人生传奇却是从她辞掉这份工作,定居尼泊尔后开始。  她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山峰的攀登,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并掌管着喜马拉雅数据库,数据库覆盖了尼泊尔和西藏边境的所有山峰,这个数据库详细记录了尼泊尔境内340多座高山的80000多次登山纪录,是目前全世界最权威的喜马拉雅山脉资料。  没有攀登经历的霍利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