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一壶茶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sha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鸿章飞黄腾达时,他的好几个侄儿找到他,希望他提携,捞一官半职。
  李鸿章对于满怀希望而来的侄儿们,以宾礼待之:先让丫鬟泡一壶茶端送给来客饮用,丫鬟取出杯子站立一旁服务续茶。李鸿章的侍茶丫鬟乃千里挑一,既要懂茶道内涵,又要遵循侍茶礼仪,还要人的长相出众。
  饮茶青年中,就數李博很特别。丫鬟说:“李大人吩咐贱人伺候小爷,茶一杯先饮用。李大人马上就到。”话音落,李博应答:“茶乃地之灵,无高低贵贱,入杯饮用,尝东南西北。”丫鬟听后,微微一震,忙应答:“一茶一世界。”李博答:“一壶一乾坤。”丫鬟微笑说:“茶苦嘴甜为哪般?”李博答:“月稀星稠何为贵?”丫鬟听后,暗暗敬佩此人才思敏捷,志向高远。就这样,一说一答氛围中品饮着这壶茶。
  对于这壶茶饮用过程,李鸿章在暗处不动声色观看。李鸿章在隔壁,有一“观‘茶’洞”,很隐秘,李鸿章通过“洞眼”观看来客饮茶全过程。因为李鸿章多年在宦海浮沉,很少回老家,对于前来投靠的侄儿也不太了解人品和气质。李鸿章特设“一壶茶”作为考核题,通过饮茶过程来了解他们行为习惯和言谈举止。前来投靠的侄儿中,有的贪茶狂饮,不停地上卫生间,有的呢,对丫鬟美色垂涎,动手动脚,只有李博对一壶茶的态度很明朗:“跳出三界外,东西南北尽揽;闯进四福内,礼贤亲善皆敬。”
  只有李博的人品、学识、素养等潜在价值让李鸿章很欣赏,留下来了,其余的侄儿都被他婉言辞退。
  这件事引起了李鸿章亲侄儿的不满与震怒,他拿着父亲写的信再次找李鸿章讨个说法。李鸿章微笑着听完侄儿的“委屈”,开了口:“当初来时,我让你饮茶。其实,你在饮茶的时候,壶虽然不说话,也在品你。如此而已……”
  (摘自《做人与处世》)
其他文献
南希·韦克,因为面容姣好又极富个性,被誉为“最勇敢的美女间谍”,是纳粹出价500万法郎悬赏通缉的“黑名单”第一人。战后,她获得多国荣誉勋章,她的故事屡被改编成小说、电影
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北京会议中心。由环保部等多部委组织的“中国首届生态文明先进个人”颁奖仪式盛大举行,辽宁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孙
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富裕。但成就越高,并不意味着越幸福。事实上,某人越是聪明,越有可能意味着他不太可能对生活感到满意。为什么会这样呢?
2009年8月8日,在阜宁沟墩工业集中区投资5亿元的江苏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
退休工程师叶梦莲到美国帮洋儿媳照顾孙子。在长达三个多月的观念冲突与方法的对抗中。她有过心疼,甚至屈辱、气恼和泪水。但更多的是惊讶和喜悦。她从理解到认可。再到支持,慢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后,诗词热迅速升温。诗词乃“诗”与“词”的并称,跟“曲”一道,是中国三大韵文经典品种,因其盛行时期不同,俗称为“唐诗”、“宋词”、“元曲”。类
感冒也叫傷风,是现代人很熟悉的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可你也许没想到,“感冒”这个现代流行词,最早却出自官场。  这事儿还得从宋代说起。宋代的最高学府是太学,隶属国子监,负责招收官民子弟学习经典。太学有严格的考核、升等制度和管理规定,凡是太学生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宿的,都要在请假簿上登记。这个请假簿的封皮上,常按惯例写上“感风”二字,因此被称为感风簿。  感风一词与医学理论有关。宋代医
或是“怕长胖”,或是“为健康”,或是要“练肌肉”,身边不少朋友都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健身计划。不过,从结果来看,却往往是刚开始热火朝天,越到后面越没啥动力,到最后只能草草结尾。真正能按计划坚持练下来的,并没有几个。不只是健身,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前紧后松、前热后冷的现象,并不少见。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这里面的道理就在于,很多事情没有做成,并不是因为目标难以达成,而是我们不想去
一大早,我们就徒步进入了法国南部山区。经过昨夜雨水的洗涤,大地显得格外清新。牛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蓝天向远方无限延伸。突然,我听见一阵微弱的响声,听起来不像是鸟叫虫鸣。与我同行的徒步旅行爱好者,来自意大利的布森·福尔格姆听到响声,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是布森的母亲打来的电话,询问儿子的徒步旅行是否顺利。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布森既不聆听鸟儿歌唱,也不观赏清晨美景,而是一直和母亲聊天。  这就是
调味品类的新卫生标准将于2008年底前全部报卫生部审批并颁布。酱油新标准中三点引人注目:铁酱油成为酱油的一个新类别,理化指标中新增了3-氯-1,2-丙二醇,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