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探讨

来源 :山西水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在将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进行分区的基础上,进行了填筑参数设计,并对各分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探讨。坝体填筑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均匀密实,且无大粒径料集中及架空现象,填筑施工质量良好;垂直沉降观测结果也表明,填筑施工后大坝沉降趋于稳定状态,质量检测结果达到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目前岩心渗透率的获取为室内试验方法,针对该方法工作效率低、试验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均质数字岩心渗透率预测方法。首先随机生成大量均质数字岩心,通过孔隙网络模型的方法对其进行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计算,将所得结果作为机器学习的样本库,然后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岩心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进行提取和处理,通过训练得到相应的机器学习模型,最后通过对比机器学习结果和室内试验结果,验证机器学习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通过机器学习技术预测渗透率的方法准确高效,与岩心的实测渗透率误差仅为3.1%,
将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用于岩石物理研究中,结合拉普拉斯核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与核磁共振成像两种方法,获取岩心样品的局部区域孔隙结构、流体分布等信息。同时,对岩心样品的非均质性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将岩心整体及局部区域的T1和T2分布进行对比,定性表征岩心样品的非均质性;利用地质统计学相关理论,得到岩心不同层面的非均质性大小,定量表征岩心非均质性。结果表明:定性与定量表征结果相符,岩心P的非均质性最
现行国内外功能安全标准在计算安全仪表系统(SIS)的平均需求失效概率时,均假设失效率为定值,但设备由于老化、腐蚀、磨损等随机因素,失效率会随时间缓慢上升导致计算模型误差增大。此外需要对SIS进行定期检测,以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隐蔽故障,但在实际生产中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检测可能无法严格按照预定周期开展,导致平均需求失效概率比预期增大。借鉴API581标准安全阀检测流程,并与标准OLF070失效率更新方法相结合,以蜡油加氢装置紧急泄压阀为例,根据前一周期内检测结果,对其失效率及下一次检测周期进行了迭代更新计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山西水利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应着眼解决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事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提高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等领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机组在冬季进行调峰时,由于供暖出力,导致发电负荷无法降低。对此,以某热电厂为例,采用电极蒸汽锅炉蓄能调峰的原理,设计了增设电极锅炉和蓄热水罐的供暖系统,利用负荷分析结果对设备进行选型,并通过计算确定了该方案为电厂带来的最佳经济效益,实现了发电与供热之间的平衡,对同类蓄能调峰改造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东营凹陷营11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砂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及地化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和浊流4种沉积类型重力流的触发机制和沉积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建立2种地震岩序列,阐明震级与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类型及垂向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构造运动为研究区重力流砂体主要的触发机制,沙三中亚段3砂组沉积时期构造运动最为强烈;沙三中亚段的6砂组至4砂组沉积时期,水体较深,湖平面缓慢下降,研究区整体上发育较深水的重力流沉积;3砂组沉积时期,构造抬升,湖平面下降剧烈;3砂组至1
电磁感应加热结构存在热量散失大、加热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新型加热结构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利用Maxwell仿真软件对电磁加热结构的涡流场进行仿真,建立新结构模型,研究不同条件下的磁场分布,从而确定符合实际应用的加热结构参数;使用Ansysfluent对流体的温度场进行仿真计算,确定合适的入水口流速。最后,根据损耗结果和出水口的温度数值,证明了该结构能够减少热量流失,提高了加热性能。
为实现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的经济开采,对低渗储层进行分段射孔压裂,通过人造裂缝增加缝网波及区域并建立从储层到井筒的有效渗流通道,而射孔压裂分段的选择和划分直接影响到压裂的有效性。采用基于欧氏距离的无监督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根据储层渗流及地质力学参数对储层进行聚类,识别储层压裂段的可压区域,从而保证射孔压裂的有效性并提高射孔压裂效率。通过对储层射孔压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压裂面积和裂缝形态进而评估压裂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欧式距离的k-means聚类算法所划分的聚类类别,能够识别可压裂区域和易
宗兆云,男,1987年10月生,山东枣庄人,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2020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7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2019年)等。2008年7月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勘查技术与工程和英语双学位,2013年7月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学位,2015年7月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出站,2018年破格晋升教授、博导。
发电机组动态经济调度是通过合理规划发电机组在不同时段的功率输出实现燃料成本最小化的。此类问题中含有大量变量,并受到多种约束条件的限制,因此求解难度较大。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修正和声记忆考虑操作的改进和声搜索算法,并用其求解发电机组动态经济调度问题。该改进算法在优化后期引入两种和声记忆考虑操作,能够增强自身收敛性,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能快速求解5个问题,其获得的燃料成本都低于其他两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