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减产原因及增产措施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l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花生的减产原因有土壤恶化,病虫危害,有毒物质积累。本文主要在选种、播种、管理、收获几个方面阐述增产措施。
  [关键词] 花生;元素;生长;播种;管理
  近年来,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减产严重。对花生生产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止花生减产及增产措施。花生减产、增产的方法很多,下列促进减产原因、增产的措施各有特点,分别做以简介仅供参考。
  一、花生减产的主要原因
  1.土壤恶化,养分失调
  主要是由于花生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有一定的选择性,对磷、钾、钼、硼等元素的吸收量较多,对其他元素的吸收量相对较少。因此,在同一块地上,年复一年地连作花生,势必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缺乏,土壤中养分比例失调,使花生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产量下降。
  2.病虫危害
  一些土壤传播的病虫害,如花生青枯病、叶斑病、根结线虫病以及残留在田间花生残株上的各种病虫害,其病原菌及虫源在土壤中大量残留,致使花生病害加重。
  3.有毒物质积累
  花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根的分泌物及植物其他部分的分泌物,会抑制花生生长,甚至对花生造成毒害。
  二、增产措施
  1.选种
  要选用高产优质品种,主推濮科花1号、花育19、花育20、豫花11,淘汰已严重退化且种植多年的海花1号 、东海1号、东花2号、东花3号、东花4号、东花5号和青花1号。
  2.播种
  (1)播种前的准备
  播前带壳晒种2~3d,可促进后熟。果壳有保护种子的作用,故剥壳宜在播种前5~7d进行。剥壳过早,种子易吸湿,发芽率降低,还易感病菌。剥壳后剔除秕小、破碎、发霉的种子,选用饱满粒大种子。
  (2)药剂拌种
  防治花生茎腐病和地下害虫,用50%多菌灵0.5kg、50%辛硫磷200mL对水10kg拌花生种100kg。
  (3)推广微肥拌种
  钼酸铵拌种:播种前按每0.5kg花生种仁拌2g钼酸铵用量,先用少量热水将钼酸铵溶解后,再用冷水稀释成1%浓度的溶液拌入种仁后,闷种3~4h即可播种。此法可促使花生根瘤数量增加,植株个体增大,增产11%~20%。
  (4)催芽播种
  把种子放入30℃的温水中浸泡3h,捞出放到筐内盖上旧布,再用30℃的温水间隔3~5h淋浇1次。24h出芽后播种,可保苗齐苗壮,增产15%左右。
  (5)适宜播种
  麦垄套种花生一般在5月10~16日播种,最迟不超过5月20日,垄间光照好的也可以提前到5月1日。
  (6)播种密度
  以高密度来促高产,以早化控来防止高密度带来的旺长、倒伏。具体措施,在2.8m宽的畦内种植7行花生(小麦畦宽一般2.8m),每畦垄埂上种植1行。行距33~35cm,穴距15~17cm,每亩种植12600穴左右,每穴2~3粒,每亩用种量25.6kg左右。注意播种不宜过深,以免影响出苗,以3~4cm為宜。
  3.苗期管理
  花生播种后7~8d,苗基本出齐,这时必须浇1次小水,以利全苗,防止出现“卡脖旱”。(1)查苗补种,花生基本齐苗后,要全面进行查苗,如有缺苗时,应及时催芽补种或移苗补种。(2)清棵蹲苗。花生清棵蹲苗就是把幼苗周围的土扒开使两片子叶露出地面。(3)中耕除草和深锄地.(4)适当追肥。花生苗期虽需肥较少,但对基肥不足,要因棵期施。
  4.盛花期管理
  生产管理上重点是合理化控,喷施杀菌剂与微肥,防治病害与缺素症的发生。对土壤较肥、施氮多、密度较大、前期雨水足、长势较旺的田块,应控制主枝长度在40~45cm,然后在花团棵期将主茎去掉,形成丰产群体。具体做法是:在花生第一、二对侧枝伸出时,用刀削去主茎,仅保留第一、二对侧枝,此法每亩增产9%~12%。7月上中旬进入盛花期后,根据花生植株长势,合理使用多效唑进行化控。具体措施是,在相邻两行花生秧间距5~7cm时,第1次开始化控,用量为每亩 用15% 多效唑15~20g 对水15kg。间隔7~10d喷施第2遍,用药量增加5~10g,
  5.开花下针期管理
  花生开花下针期扒土埋果:花生大量果针入土之际,总有部分果针难以入土,如先在行间锄1遍,再用手在果苗周围扒土埋果,能提高坐果率和饱果率,增产15%左右。7月中下旬防治蛴螬的关键时期。蛴螬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很大,如不防治,一般减产20%~30%,重者40%~50%。农民习惯每亩用甲基异柳磷1.5~2kg浇水冲施防蛴螬。
  6.饱果期管理
  叶面喷肥:在饱果初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喷1~2次,可增产8%~10%。
  三、适时收获
  花生成熟期一般是根据植株长相、荚果及种仁特征来确定,具体标志是茎枝停止生长,上部叶片发黄,中下部叶片脱落,多数荚果壳网纹清晰,荚果内海绵层收缩破裂并有黑褐色光泽,多数荚果种仁饱满,果皮、种皮显现本品种固有的颜色,这时要及时收获。
其他文献
“只要敢创业,肯吃苦,依靠现代科技知识,种田也能成就大事业。”这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槐务村常忠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常忠东是个吃得了苦的人,他在1989年中专毕业后,先后从事过私企工人、农资销售员等工作,尽管自己一年到头的起早贪黑辛苦工作,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利润,但自己却只能拿到微薄的固定工资,看到自己拮据的生活丝毫没有改变,他一气之下辞掉了所有的工作,专心种起承包的8亩土地。他尊重科学
期刊
[摘 要] 渔民健康养殖教育培训作为健康水产养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本文分析了传统渔民养殖培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宁波市法人科技特派员平台对渔民健康养殖教育培训机制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从而使渔民健康养殖教育培训能更有效地开发水产养殖业人力资源,提高渔民整体素质。  [关键词] 新型渔民;健康养殖;培训机制;创新  健康水产养殖的主体是渔民,
期刊
[摘 要]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是一条最重要的历程。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视为理性小农(the rational peasant),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体,农户(farmer)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动机是满足期望收入和消费。农户决策行为决定加入合作社与否,合作社的运行和发展实际上反映了农户的经济行为动机。把合作社运行机制中的主要因素分模块进行研究,运用静态分析数学模型和效用
期刊
喀左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重要的新型经济组织,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强,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逐年上升,为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但是合作社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着合作社健康快速的发展,其中,合作社资金短缺融资是不可回避的、难以突破的瓶颈,究其原因,既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不规范性又有金融体系自身发展的不完备性。  一、
期刊
[摘 要]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又一个必须要正确地树立和坚持的新三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有不少真知灼见,以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目标的事业观、以革命的精神为状态的工作观、以人民群众
期刊
水稻浅、湿、干灌溉,是控制灌溉技术的一种,是浅、湿、干灵活调节的一种节水灌模式。它既不属于充分灌溉,也不属于非充分灌溉范畴。浅湿干灌溉的原则是浅水灌田,“浅”为30㎜,待自然消耗后,田面呈一定湿润状态,“湿”0㎜,“干”为土壤含水量控制的下限值。为如此反复。灌水之间的无水层时间应使浮泥沉实,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水稻省水低耗,高产稳产。  一、推广浅、湿、干灌溉技术增产的机理  1.防止水稻根系早
期刊
一、春季壮苗的标准  皖北地区约在2月底,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3℃时,小麦进入返青期,植株各器官生长迅速,干物质积累加快,分蘖形成第二个高峰,接着向有效和无效两极分化。在这个时期要求麦苗叶色青绿,次生根发生快,茎杆粗壮,叶面积指数2.5-3,高峰苗保持在预定穗数的2.5倍左右,最多不超过3倍。拔节时要求叶色稍褪淡,叶片长而不披,基部节间缓慢上升,底节蹲实,苗脚干净,春性品种4张叶片以上,半冬性品种
期刊
水稻在秧苗期因各种原因极易发生坐篼,所谓坐篼又称发僵,是指秧苗发根受阻,出叶、分蘖迟缓,生长停滞,稻株簇立,叶色暗绿或布满红褐色斑点等现象。秧苗发生坐篼 将严重影响水稻一生的生长发育,造成缺苗、死苗、重栽,甚至将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的形成。根据农业生产实践,坐篼 主要有冷害、缺素、中毒、泡土几种类型引起,在生产上要根据秧田、秧苗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一、冷害型坐篼及防止策略
期刊
我国地方猪种的保种选育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投资建场并给予一些经费支持。但由于受到猪种杂交改良及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地方良种场的保种工作受到很大冲击,有些品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二花脸猪也不例外。就拿我们焦溪地区来说,到2004年底二花脸母猪不足2000头。由于缺乏保种机构、缺乏资金扶持、杂交改良的冲击,二花脸品种混杂,纯种越来越少。2005年4月由兽医站牵头,26户饲养二花脸大户自愿参加成
期刊
玉米制种是我场农业的支柱产业,制种面积每年都在一万亩左右,每年制种田的苗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苗.断条.空穴.死苗现象发生,成为玉米制种田高产的限制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如何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制种单位都在深入探讨的课题。下面我对玉米制种田基本苗均匀度情况与产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为以后我场提高玉米制种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苗均匀度的概念  基本苗均匀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