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视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学生参加实习工作和就业工作的调查发现,学生进入岗位后的职业道德水平以及法律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实效性。然而长期以来,很多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质量并不高。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国家产业大军的重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中职学校的核心任務。因此,中职学校在传授学生专业技能技术的同时,必须加大力度做好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劳动者。本文将探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质量提高的对策。
  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
  学校和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从课时设置来看,一些学校存在课时不足的现象,德育课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变得可有可无,一些学校为提高学生就业率,更倾向于学生技能培养和就业培训。学校相关部门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及法律素养的培养意识不强,重视不够,一些教师也认为,学校的任务仅仅是教会学生就业技能。实践表明,学校和教师对于该课程不予重视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也会认为这是一门不重要的课程,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的提升。
  学生学习兴趣不够和认识不到位
  中职生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普遍厌恶抽象性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不易理解,理论性较强,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另外,大多数学生还存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不是专业技能课的认知,职业学校学习的是技能,其他课程没必要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课程评价方式粗糙、落后
  教师在进行课程评价时,有的是以考试难度较小的开卷方式进行,还有的是让学生写心得体会作为期末的成绩评定,粗糙、落后的课程评价方式未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质量提高的对策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融入教学活动的激发因素。《职业道德与法律》本身是一门较为枯燥乏味的理论性课程,有的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思想开小差,导致教学效果较差。针对学生这种心态,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突出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能够让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具体的知识点,简化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更简便地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是抽象理论课程,案例教学法可以为枯燥的理论课带来生机活力,让学生不再排斥课堂教学,增加课堂活跃度。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架起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案例教学法中最核心的步骤就是案例探讨,学生探讨的过程能够发散思维,锻炼自己的辩解能力,发表见解,在互动交流中更全面地认识案例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在教材里,很多章节都配有相关的教学辅助案例,教师要结合案例,以案例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将严肃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变成深刻的案例思考,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通过课堂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融入课堂互动
  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德育课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融入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教学互动。教师创设情景,改变德育课空洞乏味的局面。例如:可以通过演讲、时事热点评论、辩论赛、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多种渠道开展教学活动,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的学习氛围,促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和激情。例如:在《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一课中,德育课教师可以设置“道德修养靠自律,还是靠他律? 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堂辩论,阐明观点,教师从旁引导,归纳总结,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融入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修养。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
  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测评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相关道德法律知识。可以通过闭卷考试、现场问答、案例分析或者是多样化的考评方式进行综合考评,并贯穿于整学期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知识,加强学生对课程的重视,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提升,这是评价方式改革的目的所在。
  结语
  时代在发展,未来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更加严格,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端正态度,调整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其他文献
表面合金化是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一次实现具有特殊性能表层的新型工艺。该文介绍了表面合金化的实验方法、工艺参数以及影响熔合质量的因素,在焦化厂火架车耐磨铸铁板的生产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积极性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在互联网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新奇的事件和观点广泛传播,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滞后的案例、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更愿意从网络环境下接受和获取知识,这种猎奇、从众的心态,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思政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学生个体差异性大  教学效
期刊
对铸态下直接获得A—贝蠕铁时,合金元素Mo、Ni、Cu的不同配比及原Si含量的高低对其组织和机性的影响进行了考察。阐述了奥—贝蠕铁的组织、性能特征;给出其干砂型中,采用中量合
调查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浮躁情况,笔者做了问卷调查。从6所高职院校随机抽取了900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862份,回收率96%。问卷上设置了7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调查结果如下:  1.没有学习计划的占78%,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做什么工作的占42%,没有就业目标的占57%。  2.一周能在寝室或其他场所持续自习2小时以上的次数为0的占23%,1次的占22%。  3.觉得读书不是为了学知识,而仅仅
期刊
以往人才培养主要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师傅带徒弟的自然形式实施培养。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使得企业技术人员培养职业人的学徒教育形式和制度化的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形式得到发展,一直促使其发展成为学校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现代学徒制也对职业教育形态具有比较深刻的反映,这一方式也是学徒制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以新的形式所具有的表现。  现代学徒制的相关内
期刊
会议
在阅读受到广泛重视的今天,大家深晓“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重要性。作为农村学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结合实际改变农村学校孩子的阅读现状,引导他们爱上阅读,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问题与现状  家庭因素。家长文化层次不高,阅读观念淡漠,对阅读的意义不甚了解,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考试、升学,对考试成绩以外的阅读关注不够,甚至会认为阅读教材以外的“闲书”会影响学习。加之多数
期刊
高职思政教育中应用网络新媒体的特点  便于学生的学习认可  当前的高职学生都非常热衷于新鲜的事物,尤其是出现的网络新媒体实现了学生对新事物的发展要求。通过新媒体当中具备的视频、图片等形式开展的教学让学生非常感兴趣。为此,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就应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形式下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学生喜欢的形式讲解知识和传播信息,让学生可以对教育知识进行更加直观的把握,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除此之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