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97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不仅加剧了经济发展的脚步,而且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当前,藏族地区的藏汉双语教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双语教育教学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体系。但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文化发展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的今天,藏汉双语的教育教学已远远不能再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存分认识藏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加以整改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双语教学;藏族地区;存在问题;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96-01
  就目前的教育形势而言,双语教学在个别地区和个别学校已经白热化,作为第二种语言,在学校这一教学环境中,通过学习以及逐步发展,使其能够立足于自己的学习生活,是双语教学的存在目的。针对藏族地区的藏汉双语教学而言,其学习发展的地位已逐日稳固,作为教学发展的媒介语,双语教学中的第二种语言还略显生涩。双语教学的发展在基于师生互动的学习基础上,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藏族地区的藏汉双语教学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规模,处在发展阶段的双语教学仍旧需要依据教育实施的相关发展印迹作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工作,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和时代步伐。
  一、藏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藏族地区有着地域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在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藏族地区的藏汉双语教学不仅带有民族性的地域色彩,而且跨越着学习发展的文化差异,这从根本上影响并制约着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发展。目前,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还处在原始的发展阶段,在藏汉双语的运行发展轨迹中,比较重实践训练却轻理论研究,虽然在实践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着相关的发展问题。
  1.藏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不平衡。
  藏族地区的藏汉双语教学以藏语发展为主,汉语发展为辅。在注重藏族地方语言教学的同时,对汉语言的教学发展与关注稍显单薄。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藏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的发展地位会日益凸显。汉语教学作为藏文的另一种补给语言,应注重体现其教育发展地位,以适应藏汉双语的统一发展需要。
  2.汉语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地域条件所限,藏族地区藏汉双语同时精通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基本上比较缺乏既会藏语又会汉语的双语教师。藏族学校的藏语老师不太精通汉语,而外来的精通汉语的老师基本上又不太懂藏语。藏汉双语不能资源共享,教师不能兼顾两种语言进行实地教学,造成了汉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汉语学习比较生涩的教学现状。
  二、改进藏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学的方法策略
  在藏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是为了增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发展机会。藏汉双语教学能够促进藏语与汉语的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能使其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展与运用。
  1.提升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注入活力。
  藏漢双语教学是在发展藏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汉语教学的语言文化。双语教学是增进民族情感,繁荣民族文化的有效学习形式。介于当前藏族地区的师资教学力量比较薄弱的教学现状,加强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是促进双语教学良性发展的必要途径。提升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能使教师在进行藏族语言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汉语言的文化知识储备。师资力量的提升不仅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通过教师传播知识的途径增进学生的学习机会,进而为学生的藏汉双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藏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网络培训以及实地教研活动的学习形式来提升教师的汉语教学水平。对汉语教学的研究和学习是直接促进教师汉语言文化发展的学习途径,如汉语词汇的学习,古诗词教学的积累,汉语拼音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汉语知识的学习,能够促进藏汉双语的教学发展,在提升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同时,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注入了活力。
  2.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双语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双语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决定着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综合素养。藏族地区的藏汉双语教学存在着语言教学的地域差异,藏族学生对汉语这一外来语种的学习会比较艰涩。因此,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双语教学,是在有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手段下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双语教学的一种学习补给。在藏族地区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双语教学离不开教学与补充两大方法的互动和融合。这两种方法的运用,是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先通过学生所熟悉的藏语进行知识的讲解,然后中间可以穿插浅显易懂的汉语进行教学讲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藏语知识的同时,很好地接受汉语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例如,在进行练习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用学生熟知的藏语作为主体语言,然后再用汉语这一发展语言进行说明或分析。这样将汉语和藏语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藏汉双语的学习氛围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另外,在具体的双语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藏汉互译的形式进行双语学习。如可以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某个词汇或某句话进行藏语和汉语的翻译学习,这样通过长期的训练与实践能够加速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对发展学生的双语文化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双语教学,是切实提高学生双语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推动双语教学的整体发展。
  学生是不同的思维个体,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完全相同,在具体的双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努力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在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切实地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双语学习。针对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藏语和汉语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制定。这样,在有效的学习形式的指导下,可以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学生的双语能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双语教学的整体发展。
  三、结束语
  藏族地区的藏汉双语教学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发展的一大形势。针对藏族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汉语教学质量不高的教育现状,可以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双语教学,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双语学习能力,为进一步推动双语教学在藏族地区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吉.藏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文学教育(上),2017年12期.
  [2]王珍珍,王鉴.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成效与问题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1).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采取干预措施,为提高综合医院发现肺结核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同级别随机配对及干预前后对照研究。按不同级别医院分观察组为甲1,乙1和丙1,对照组为甲2,乙2和丙2,分别观
大田水稻生长环境复杂,稻穗尺寸相对较小,且与叶片之间贴合并被遮挡严重,准确识别复杂田间场景中的水稻稻穗并自动统计穗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对局部被叶片遮挡的小尺寸稻穗的计数,设计了一种基于生成特征金字塔的稻穗检测(Generative feature pyramid for panicle detection,GFP-PD)方法。首先,针对小尺寸稻穗在特征学习时的特征损失问题,量化分析稻穗尺寸与感
为合理充分利用煤矿风排瓦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利用清洁能源,屯兰矿在石家河回风井建设开发了处理能力10万Nm3的风排瓦斯氧化装置,配备相应
鉴于传统加固中钢支撑会影响周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本文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肋板进行优化加固,加固方案展开方案分析,2个下沉广场悬臂侧墙均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加固方案达到
【摘 要】师生关系要和谐依赖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学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教师只有在空间上把学生看成是自由的人、在语言上尊重学生、在思想上看成和自己是一样的具有独立人格和在评价时采用积极鼓励的方式,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也才能获得师生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和谐;师生;平等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98-01  
本文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5-羧基-3-氨基-1,2,4-三氮唑,产物结构通过IR,^1H NMR进行了表征。微波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是常规条件下反应速度的66倍,并且产率相当。
针对太原选煤厂生产现状及尾煤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尾煤系统改造方案,通过比较分析,选择了有利于尾煤系统回收的最佳方案:增加2台沉降过滤式离心机,可实现尾煤全部回收并能达到投
针对马铃薯种薯需求量大以及人工切种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切种效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定向排列纵横切分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可同时完成马铃薯种薯清土除杂、大小分选、种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部署和环境治理工作的稳步开展,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农民合作社对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创建美丽宜居乡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相关研究已
怀橘典故源于三国时陆绩怀橘遗母一事,为二十四孝之一。其产生与兴起与孝文化的发展密切联系,孝文化逐渐由理论探讨过渡为采取具体手段推行,陆绩正是在这种转变中被选为"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