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人从业生态急需“绿化”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7期“广电聚焦”栏目刊发《广电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一文后,业界反响良好。为此,我们特邀作者陆高峰续写《报业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以飨读者,并约请作者对期刊及图书出版等领域从业者的生态状况进行后续调查,敬请期待。
  
  人力资源是一种活的资本,不仅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可以多次开发的再生性,而且还具有自我增值的特点。美国“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曾这样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据他测算,“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是固定资产的9倍”。罗宾斯与库尔特在他们合著的《管理学》中认为,“多项研究结果显示,组织的人力资源会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有一项研究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大改善会使其公司价值提升30%之多”。
  报人是报业单位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产,也是其发挥竞争比较优势的重要资源。了解报业从业者的生存状态与生态环境状况,不仅是关心关爱报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报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解我国报业从业者从业生态,研究者专门对我国报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2009年8至11月的两个多月时间内,调查共收集了关于报业的有效问卷456份,来源于全国29个省、市、区。
  
  报业从业者基本情况
  
  近半报业从业者在晨报、晚报、都市报工作。受访的报人中,在晨报、晚报、都市报工作的从业者最多,占到49%。其次在党报和行业报工作的分别占到26%和20%。另有5%的从业者在其他报工作。
  女性报业从业者未顶“半边天”。报业从业者中男女比例为3:1,分别占75%和25%。报业从业者中女性所占比例低于广电媒体4个百分点。
  报业从业者年轻化趋势明显,29岁以下从业者占到近半。从业者中年龄在29岁以下的占到44%,30~39岁的占到43%。39岁以下的从业者接近九成。其余年龄在40~49岁和50岁以上的分别占到11%和2%。
  近七成从业者有大学本科学历。学历结构呈现高低学历两头小,本科学历中间大的橄榄形。从业者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占到65%,而研究生以上高学历和大专以下低学历分别为11%和24%。其中硕士学历的占10%,博士学历的占1%,大专和高中学历的分别占21%和3%。
  九成以上受访者从事采编工作。从事记者、编辑工作的分别占到67%和26%,总体达到93%。其余从事广告经营和其他工作的不足一成,分别为4%和3%。
  报业从业者身份复杂,正式在编的不足四成。从业者中正式在编的仅占37%,而临时聘用、人事代理和劳务派遣的人员总体达到56%,分别占到31%、23%和2%。另有7%的人属于其它形式用工。
  
  报业从业者职业稳定性情况
  
  从业年限呈“低龄化”,十年以上的不足两成。从业年限在5年以下的接近一半,占46%,其中3~5年的占26%,1~2年的占23%。职龄在6~10年的占35%。其余从业年限在11~15年和16年以上的分别占10%和6%。
  职业流动相对频繁,超过一半的从业者换过“东家”。从业者中没有换过单位,只在1家媒体工作的仅占43%,其余57%的从业者换过“东家”。其中在2~3家媒体工作过的从业者最多,占45%。其余在4~5家媒体和5家以上媒体工作过的分别占10%和2%。
  职业稳定性相对较差,超过两成的报业单位经常或较常裁员。调查发现,从不裁员的报社只有11%。而经常和较常裁员的报社达22%,分别占12%和10%。裁员频率一般的报社占29%。其余38%的报社较少裁员。
  职业稳定感低,三成以上从业者认为当前工作不稳定或很不稳定。报业从业者中认为当前工作不稳定和很不稳定的人总体占到32%,分别为21%和11%,而认为稳定和很稳定的只有29%,分别为21%和8%。其余39%的从业者认为报业工作的稳定性一般。
  近两成从业者有过被裁员的经历。尽管81%的从业者没有被“炒鱿鱼”的经历,但是从业者中有过多次和有过1~2次被裁员经历的人占到19%,分别为2%和17%。考虑到报社从业者中5年以下职龄的占到接近一半,这样的裁员频率相对较高。
  
   报业从业者职业满意度情况
  
  职业满意度相对偏低,三成从业者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或很不满意。从业者中对报社工作感到满意和很满意的只有21%,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到30%。其中感到不满意的占20%,感到很不满意的占10%。其余49%的从业者对报社工作的满意度为一般。
  对记者社会地位评价适中,六成从业者认为记者社会地位一般。认为记者地位很高和较高的从业者只有23%,分别为22%和1%。而认为记者地位一般的占到61%。其余认为记者地位较低和很低的分别占到9%和7%。总体来看,报业从业者对记者社会地位的评价为中等略高。
  超过八成从业者认为工作压力很大或较大。认为报社工作压力很大和较大的从业者分别为39%和43%,总体达到82%。而认为工作压力很小和较小的只有2%,两者各占1%。其余16%的报业从业者认为报社工作压力为一般。
  三大主要压力来源:收入低、人际关系复杂与工作不稳定。受访者中认为压力来源最大的一项是“收入低,生活压力大”,占33%。其次是“人际关系复杂,内部竞争压力大”占25%。排在第三位的压力来源是“工作不稳定,职业发展压力大”,占24%。排在第四位的是“自我能力不足,力不从心”,占6%。另有12%的从业者的压力来源为“其他”。
  近半从业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仅占四分之一。从业者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到48%。其中,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16%,月收入在1500元至3000元的占32%。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也为数不少,占到27%。而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则只有25%。其中,月收入在5000~8000元的占18%,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仅有7%。
  收入满意度差,对当前收入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超过一半。从业者中对收入感到很满意和较满意的只有16%,分别占到1%和15%。而感到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到53%,分别为16%和37%。另有31%的从业者对收入满意度的评价为一般。
  工作自主性偏低。从业者中认为当前工作自主性很低或较低的超过四成,分别占到15%和27%,而认为较高和很高的不足两成,分别为16%和2%。其余40%的从业者认为当前报业工作者的工作自主性为一般。
  竞争程度高,认为当前工作竞争程度很高或较高的超过八成。认为报社工作竞争程度很高和较高的分别占到36%和46%,总体达到82%。而认为报社工作竞争程度较低和很低的有5%,分别占4%和1%。其余13%的从业者对报社工作的竞争程度评价为一般。
  职业倦怠指数高,八成以上从业者认为自己的身心状态是比较疲惫或很疲惫。从业者中感到充满活力和较有活力的总体只有8%,分别只有1%和7%,而感到很疲惫和比较疲惫的占到74%,分别为26%和48%。其余18%的从业者对自身疲惫指数的评价为一般。
  健康状况“堪忧”,六成以上从业者经常或较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心。从业者中经常和较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心的分别占到32%和30%,总体达到62%。而从不和较少为自己健康状况担心的分别只有2%和4%。另有32%的从业者偶尔会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心。
  职业信心不足,八成以上从业者对于职业抱着边走边看态度。估计自己会在报社一直干到退休的仅为13%,其余87%的从业者对于报社工作大都抱着边走边看态度。其中持大约再干若干年态度的占41%,目前还没拿好主意的占40%,不知道或没想过的占6%。
  职业忠诚度低,超过六成从业者表示如果有机会转换工作。62%的从业者表示如果有机会考虑转换到其它行业,而明确表示不会的仅为12%。另有26%的从业者对于如果有机会转换工作是否会转换持待考虑态度。
  
   报业从业者职业保障情况
  
  超时工作严重,每天工作在八小时以内的不足三成,而工作在十小时以上的近四成。从业者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只有29%,其余71%的从业者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其中,每天工作在8~10小时的占35%,在10~12小时的占24%,在12小时以上的占12%。
  近三成从业者不能或基本不能享受到“双休”权利。不能和基本不能享受到双休权利的分别占13%和16%,总体达到29%。而完全能和基本能享受到的仅占50%,分别为15%和35%。其余21%的从业者为偶尔能享受。
  不能和基本不能享受到法定节假的近两成。从业者中完全能和基本能享受到国庆、五一和春节等法定节假日的占到60%,分别为19%和41%,而基本不能和不能享受的也占到18%,分别为11%和7%。其余22%的从业者为偶尔能享受到。
  超过四成从业者从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权利,全部能享受的仅为两成。从没享受到带薪休假权利的从业者占到44%,而全部能享受的只有20%。另有36%的从业者只能部分享受。
  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尽如人意。从业者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只有75%,其余四分之一从业者没有与所供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保障程度低。近四成从业者所在单位没有为其上缴“三险一金”,占38%,而上缴“三险一金”的只占从业者总数的62%。
  采访设备配备率低。近六成从业者所在单位没有为其提供任何外出采访设备,占58%。配备笔记本电脑、相机、汽车和录音笔的分别只有14%、11%、9%和8%。
  近三成从业者所在单位没有为其申领记者证。从业者中持有记者证的占到71%,其余29%的从业者属于“无证经营”。记者证持证率总体偏低,这其中尚不排除一线采访的记者没有证,而不采访的经营管理人员反而因为申领便利却有证的情况。
  
   报业从业者职业安全情况
  
  超过一半从业者在采访中遭遇过辱骂、诋毁。51%从业者在采访中遭遇过辱骂诋毁,40%的从业者自己没有遭遇过但同事遭遇过,自己和同事都没有遭遇过的仅占9%。
  六成以上从业者在工作中遭受过恐吓或威胁,其中经常遭受的近一成。在工作中没有遭受过恐吓威胁的只有34%,其余66%的从业者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恐吓威胁。其中,经常遭受恐吓威胁的占9%,偶尔遭受的占57%。
  人身保障程度低,三成以上从业者在工作中遭受过人身攻击。32%的从业者在工作中遭受过人身攻击,55%的从业者自己没有遭遇过但同事遭遇过,自已和同事都没有遭遇过的仅占13%。
  近三成从业者因为工作遭遇过法律纠纷。因为工作遭遇过法律纠纷的占29%,自己没遇到过但是同事遇到过的占57%,自己和同事都没有遇到过的只有14%。
  外出频繁导致意外伤害频率增加。近两成从业者在工作中因遇到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而受过伤,占16%。自己没有遇到过但同事遇到过的占28%,自已和同事都没有遇到过的占56%。
  超过一半的从业者认为记者工作最需要法律支持。关于记者最需要哪方面支持问题,回答最多的选项是法律支持,占54%。其次,为19%的从业者认为,政府保护占19%。其余,11%的从业者分别认为需要意外伤害保障体系和专业培养。另外,选择其它途径的占5%。
  
   报业从业者职业培训与发展状况
  
  职业培训率低,超过四成从业者从未或极少参加职业培训。42%的从业者从未有和极少参加职业培训,分别占14%和28%。而经常和较常参加职业培训的只有27%,分别占8%和19%。其余31%从业者只是偶尔参加过培训。
  仅有一半从业者参加培训的经费是公费,自费参加职业培训的超过三分之一。51%的从业者参加培训的经费来源是公费,34%的从业者参加培训的经费来源是自费。其余由第三方提供和其它来源的分别占4%和11%。
  从业者参加培训的内容与本职工作基本相符。69%的从业者认为培训内容与本职工作相符,但是认为不相符和不清楚的也分别占到14%和17%。
  近八成从业者从事新闻工作是因为新闻理想或个人喜好。关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动机,38%的从业者认为自己从事新闻工作是出于个人喜好,其次,认为是“实现新闻理想、体现社会责任”的占36%。两者占到总人数的74%。从业动机排在第三位的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占15%。其余认为收入较高和出于其它原因的分别占3%和5%。
  超过一半的从业者关于职业发展规划是跳槽或改行。关于职业发展规划,选择改行、跳槽和辞职的接近六成,占到57%,分别为37%、17%和3%。选择维持现状的只有25%。其余选择转岗、出国和其它出路的分别为5%、6%和7%。
  
   报业从业者对当前媒介从业生态的意见看法
  
  认为影响媒介从业生态的三大因素依次是:单位内部制度、宏观体制与上级有关管理部门。17%的从业者认为影响媒介从业生态的主要因素是单位内部制度,16%的认为是宏观管理体制和上级管理部门。其余影响因素依次为单位自我发展压力、内部管理文化、广告公关等外部压力、社会文化意识与其它,分别占12%、11%、10%、8%和1%。
  近六成从业者认为当前从业生态对舆论导向有负面影响。57%的从业者认为当前的从业生态对舆论导向有负面影响,认为有正面影响和没有影响的分别占24%和19%。
  从调查研究结果来看,当前报人从业生态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正式在编人员比例低,临时聘用人员比例高,从业年限“低龄化”趋势明显;职业稳定性与稳定感差,职业流动频繁,单位裁员率相对较高;工作自主性、职业满意度与收入满意度偏低,工作压力、竞争程度、职业倦怠指数高,健康状况“堪忧”;职业保障程度差,超时工作现象严重,法定休息权利难以保障,劳动合同签订率、“三险一金”上缴率、记者证持证率、采访设备配备率低;职业安全状况堪忧,因为采访工作而遭受人身攻击、辱骂诋毁、法律纠纷与意外伤害频率高;同时,职业培训率、职业信心指数、职业忠诚度以及对当前从业生态评价偏低。总体来看,当前报人从业生态呈“灰色化”趋势,亟须“绿化”。
  
  本文为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我国传媒从业生态变迁与现状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CX09B_084R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博士生
其他文献
2010年9月7~8日,由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科协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担任本届论坛主席。本届论坛以“出版业变革中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为主题,邀请到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副主席高小玫等领导以及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
期刊
提起地处北美洲的墨西哥,人们自然会想到玛雅文明、墨西哥城、“仙人掌的国度”。大自然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遗迹,哪怕是一块石头、一根柱子、一尊雕像、一幅绘画都记录了墨西哥这个国度的文明奇迹和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容……怀揣着无限神秘、美好的向往,满载着中国新闻界传媒人的深情厚谊,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11人在最美的八月里踏上了墨西哥的土地,开始了中国新闻界出访墨西哥的新闻文化之旅。    午夜里的欢迎晚宴    
期刊
记者:成都传媒集团成立的初衷是什么?什么力量驱使你们组建如此庞大几乎涵盖所有主要媒体行业、目前员工近万人的集团?是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还是单位发展的内在需求?如果是多种力量,什么力量占主导地位?  何冰:一是传媒发展规律使然。从传播技术看,随着网络和手机媒体的诞生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无论是传播手段还是传播介质,媒体融合势在必行。不同种类的媒体之间打破原有的界限,信息资源在新旧媒体之间已经实现了无障碍
期刊
最近,安徽电视台在全台范围内集中开展节目创新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品牌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电视媒体。安徽电视台分党组书记、台长赵红梅告诉记者,安徽电视台的节目创新工作将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论剑”、“铸剑”和“亮剑”为载体,以创意、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节目质量的提高和创意成果的实现为核心价值,实现“坚持既定战略,推动深度转型,瞄准全国一流,努力争先进位”的战略目标。  
期刊
2010年5月16日晚,一场大雨降临山东济南,当时齐鲁台正在播放电视剧,观众突然发现在电视屏幕的右下方出现了一个小视窗,里面正在直播济南的雨景,视窗边的文字向观众告知济南及全省最新的天气变化情况,并提醒下雨地区的观众关窗避雨,出行小心。这个小视窗着实让观众感到新奇而又实用。  这是齐鲁台新近使用的屏幕视觉信息系统应用功能之一——天气变化实时直播。该系统是在对观众收视行为和潜在需求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
期刊
从20世纪70年代深圳、宝安等地部分居民,通过“鱼骨天线”接收来自香港TVB和亚视的电视信号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广东省各地区广电部门通过电视光缆区域网传输香港电视信号,以及1998年香港华娱电视正式接入广东有线网络传输播出,港澳及境外电视陆续落地珠三角,深圳地区广电收视市场被港澳媒体“占领”了近30年。  近年来,深圳广电集团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本着“做大做强战略频道频率,做精做活专业频道
期刊
编者按:9月9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新娱乐频道出品的《相约星期六》。在其开播600期之际,举办了“中国电视婚恋节目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邀请各地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与节目制作团队一道,把脉中国电视婚恋节目的发展及走向,深入探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赵妃蓉:以真诚真心换取观众的信任    《相约星期六》在上海这座城市中的存在意义已不仅仅是一档电视综艺节目,每个周
期刊
随着中国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了2.9个百分点。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更是一日千里。但由于网络这一载体的特殊性,在司法领域,不同民事主体和他们的利益也不断发生碰撞,网络违法、侵权行为和犯罪的出现频频。中国法院受理涉及网
期刊
在“低碳经济”受到全球关注之际,《温州都市报》推出通讯《温州人瞄上了“卖碳翁”》,借用“卖炭翁”这个文学形象,率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晦涩难懂的“碳汇”概念,反映温州人在国内率先尝试建立碳汇计量标准的做法以及蕴含的巨大商机。让人明白世界气候变化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在同题报道中显得不同凡响,获得2009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作为该作品的作者,笔者的体会是,在专业性很强的重大新闻同题报道中
期刊
近年来,广东三大报业集团南方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广东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大面积开设了地方版。地方版成为媒体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型形式。这既是媒体竞争加剧的必然产物,也反映了报业发展更加向中心城市集聚的新趋势。     广州三大报业集团在各地开设地方版的情况  根据2010年5月31日到6月14日期间,对各报出版情况的统计,广东三大报业集团的地方版出版情况如下:  羊城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