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状苔藓样移植物抗宿主病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iis6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38岁,白种人,1991年11月诊断为慢性髓性白血病。1992年5月接受同种异体性的异体骨髓移植术。术后约3周,病人的躯干、小腿的上部出现斑疹及丘疹性发疹。取皮损作活组织检查,发现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一致。1992年7月,患者脸部、颈部、胸部发出紫色、红斑状及丘疹状发疹。1993年2月,患者脸部、头皮出现红斑疹。两部位活检均提示为与GVHD一致的界面性皮炎。

其他文献
为研究有荚膜(ECS)和无荚膜(ACS)新生隐球菌菌株对人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的 不同结合作用,作者使用两株由艾滋病(AIDS)患者尿中新分离的菌株,均已经显微镜下测量荚膜宽度,EIA法测定荚膜多糖含量和FITCConA结合试验鉴定为ECS和ACS菌株。分别在4%麦芽-氯霉素琼脂上培养5~7天后用HBSS(pH7.5)制成菌悬液。PMN单层为用人指尖全血于盖玻片上除去RBC制成,每0.138
表皮细胞能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包括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阿片黑皮质素前体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UVB照射可促使角朊细胞产生更多的这些细胞因子和阿片黑皮质素前体。一次全身UVR照射能使血清内细胞因子水平升高,UVR的许多生物活性依赖于表皮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
患者女性,75岁,约1年前左手指出现半个粒米大、卵圆形、无自觉症状的黑褐色斑,半年前右手指也出现同样皮疹。检查可见下唇正中稍偏右有钫锤形境界清晰的黑褐色斑。两侧颊粘膜有半个粒米大的淡褐色斑数个。所有手指的掌面和背面有多发性半个粒米大的黑褐色斑。右足第5趾和左足第1趾各有米粒大褐色斑1个。指甲可见无色素性条纹。灌肠造影及乙状结肠镜检查未见息肉病。手指色素斑组织病理学检查示基底层黑素增加,未见痣细胞。
期刊
皮脂腺癌,尤其是眼外型,是一种极罕见的皮肤癌,预后较差。故有必要寻找确诊该病的方法。用8种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34βB4,35βH11,Ks13.1,Ks19.1,PKK1,LP34,KL1,AE1),对6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腊包埋的眼外型皮脂腺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与其他皮肤癌进行比较,包括18例小汗腺汗孔癌、2例恶性透明细胞汗腺瘤、5例合并腺痛的乳外Paget病、6例恶性外毛根鞘瘤、10
近年来,反应停因对红斑狼疮、结节性痒疹、重症口疮,艾滋病患者口、咽部溃疡以及其它皮肤粘膜病有较好的疗效而重新被重视。其致胚胎毒机理虽经深入研究,但仍未弄清。最新的证据提示,反应停经生物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后才具胚胎毒作用,而转化过程受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中介,也可被已知的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所阻断。六氯苯(HCB)为P450依赖的单氧合酶诱导剂,它也能使敏感动物出现与人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相似的肝卟啉
期刊
角质细胞外壳(cornified cell envelope,CE)是高度不溶解结构,在角朊细胞分化晚期于细胞膜下形成,通常为10nm~16nm厚,CE由各种蛋白质,包括外壳素(involuerin)、loricrin和富含脯氨酸的小分子蛋白质交叉连接成稳定结构。谷氨酰胺转移酶催化了这一过程。银屑病的特征是表皮过度增生和角化异常,包括CE形成异常,外壳素增加,而loricrin减少。
为了详细研究红斑狼疮(LE)中表皮下免疫球蛋白(Ig)沉积的机理,设计了可在小鼠中诱导出表皮下Ig沉积的实验。实验用的小鼠分别为MRL/Mp-lpr(MRL/lpr)小鼠和MRL/Mp-+/+(MRL/n)小鼠。前者具有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基因(lpr),可诱导出显著的T细胞增殪及加速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由于黄曲霉菌组真菌在生态环境中普遍存在,在工业及传统的食物加工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毒素,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黄曲霉菌组真菌产生的毒素(黄曲霉毒素)最多见。这类毒素污染食物和饲料,毒性强且可致癌,严重影响人体及牲畜的健康。但不同株污染严重性不同,也有人以无毒株来改变本菌的毒性菌群、由于实验检查本菌时植物或土壤中存留有其它微生物可影响其分离及计数,故培养基的选择至关重要。
最好认为恶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症(MAE)是一种淋巴结外的血管内淋巴瘤,或者是一种亲血管的大细胞淋巴瘤,该病以小血管内瘤性淋巴细胞增殖为特征,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最常受累。该文3例患者经常规镜检和免疫组化分析肯定了MAE诊断,并对其中1例患者的皮损进行了分子遗传学分析和电镜研究。
表浅性肉芽肿性脓皮病(SGP)由Wilson-Jone等于1988年首次报告,迄今共约报告32例患者,本文报告2例。例1.女,48岁。1年前右三角肌处发生一疼痛性脓疡,切开后形成慢性溃疡,随后,在对侧三角肌处,腹壁有同样情况的慢性溃疡发生。脓液涂片及培养未见病原体。组织学显示:真皮脓疡边缘有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表皮不规则棘层肥厚,窦道形成,经损害内去炎松注射无效后,用强的松龙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