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改变5万余名儿童的命运(上)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t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鄂豫陕三省交界地带,人口规模庞大,农业人口居多,偏远地区一些家庭常因突发天灾人祸陷入贫困。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缺乏亲情关爱,面临失学辍学,甚至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
  1997年,南阳市妇联在实施“春蕾计划”过程中,发现除了众多女童需要帮助外,很多男童也处境堪忧,于是发动爱心人士给予这些孩子资金救助、亲情抚慰及心理疏导。这就是“代理妈妈”活动的雏形。
  2002年,经过数年实践与摸索,南阳市妇联积累了一定经验,正式向全市发出了开展“代理妈妈”活动的倡仪,迅速得到社会各界热烈响应,整个南阳大地形成了“献一份爱心,亲情温暖孤困儿童”的热烈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22年来,直接募集救助资金超千万元,建设春蕾小学3所,办春蕾女童班6个,受益孩子54600多人(次),其中80%的孩子已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5280多个孩子考入职业技术学校,4849个孩子考入大学,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代理妈妈”。
  近期,本刊记者赴南阳市进行采访,了解了几位优秀“代理妈妈”的感人故事——
  “我没做啥,就是从小苦过,见了别人有困难就想帮一把。”“爱的力量不仅让孩子们有了立身的本事,更让他们心中都充满了爱。”
  余慧琴:20年间救助近400名孤困儿童
  在南阳市西峡县,余慧琴的事迹有口皆碑,因为她不仅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助残个人”“河南省巾帼创业带头人”,带领当地很多贫困户脱贫,而且还是一位富有爱心的“代理妈妈”。
  谈起做“代理妈妈”的经历,余慧琴很谦虛:“我没做啥,就是从小苦过,见了别人有困难就想帮一把。”她这种看似随意的“帮一把”,坚持了20年,改写了近400名孩子的命运。
  第一次做“代理妈妈”的情形,余慧琴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2000年夏季的一天,她驾车和西峡县妇联的工作人员到乡下走访贫困儿童家庭。本来她的“任务”是开车,可到了目的地,见了女童娜娜,她坚决要做娜娜的“代理妈妈”。她说:“孩子太可怜了!长得瘦瘦小小的,根本不像9岁的样子,而且蓬头垢面,身上脏得很。”
  娜娜是一名棄婴,被一位老奶奶从野外捡回抚养。家里除了奶奶只有大伯,娜娜没有妈妈,也从来没叫过“妈妈”。县妇联的工作人员本来安排了一位爱心人士做娜娜的“代理妈妈”,余慧琴却说:“这孩子我怕别人带不好,我来管。”
  旁边有人鼓动娜娜向余慧琴喊“妈”,娜娜张了几次嘴,急得眼泪都出来了愣是没能喊出声。对娜娜来说,“妈妈”这个词太陌生了。余慧琴非常理解:“不用叫妈妈,我也会像妈妈一样管你。”
  当天,她给娜娜洗了澡,换了新衣服,又去娜娜的学校告诉校长,以后娜娜的事情由她负责,直到娜娜大学毕业。
  从此,娜娜成了余慧琴的“大女儿”。
  之后,余慧琴又陆续成了小玲、石代、王铁的“代理妈妈”。小玲父母离婚后分别再婚,她只能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石代因父亲病故,母亲离家出走,由爷爷奶奶抚养;王铁因父亲出车祸去世,母亲精神失常,无人照顾。三个孩子也成了余慧琴的“二女儿”“三女儿”和“儿子”。
  2003年,余慧琴创办的西峡县首家民办学校育慧学校开始招生,她把娜娜等几个孩子都转了过来,让他们免费就学。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她就把孩子们接到家里,亲手给他们做好吃的,然后为他们换洗衣服、辅导功课。遇到哪个孩子有心事,她就跟孩子谈心。
  余慧琴说:“我从小苦过,9岁丧母,深知孩子失去母爱的那种苦痛,所以就想尽力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很快,余慧琴做“代理妈妈”让孩子免费上学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南阳。
  一天,刚从北京出差回到西峡,余慧琴从育慧学校校长那里得知,有个农村老汉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学校等了她半天,说家里孩子多,养不活,听说学校老板是好人,想把两个孩子送到这里上学。没能等到余慧琴,老汉临走时给门卫留了家庭地址,跪在校门口向学校磕了仨头。
  余慧琴听罢,立即驱车赶往老汉家。她觉得人家若不是真遇到了难处,不会专程来找她,她不能辜负人家的这份信任与期待。到老汉家一看,夫妻俩养育了5个孩子,7口人挤在两间破屋里,没一件像样的家具。余慧琴当即把两个孩子带回西峡,安排到育慧学校上学。这兄妹俩,哥哥叫冬雨,妹妹叫冬凌,由余慧琴资助从小学直至高中毕业。
  到2019年,余慧琴累计救助孤困儿童近400名,其中考上大学甚至研究生的不在少数。娜娜大学毕业后进入余慧琴创办的弥猴桃合作社工作,并从2010年开始担任合作社负责人,兼做财务工作。在余慧琴的帮助下,娜娜结婚成家,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说起这个“女儿”,余慧琴特别自豪:“孩子很懂事,很优秀。现在不但是我的大女儿,也是我的大管家,家里很多事情都由她安排。她现在也有了孩子,两个外孙都跟我亲得很。”
  2019年12月18日,娜娜接受记者采访时,提起当年的情形还无比怀念:“我们几个孩子一起吃饭,一起玩,就是一家人。十几年过去了,那种温暖还清晰地印在我脑子里。”“妈妈”这个词,对娜娜来说也不再陌生,因为妈妈就在跟前,时刻关心她,经常陪伴她。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非常自然地喊了余慧琴“妈”。她说:“那一刻心里跟晒了太阳似的温暖。”
  “二女儿”小玲大学毕业后考上了研究生,目前在一家全国知名地产公司做财务工作。“三女儿”石代大学毕业后在武汉上班。“儿子”王铁在杭州一家公司任职。冬雨、冬凌兄妹俩也都已成家。
  前不久,育慧学校一位年轻老师要结婚,请余慧琴当证婚人,说如果没有余慧琴的帮助,就没有他的今天。余慧琴这才知道,这位老师也是她当年资助过的一名学生。
  谈起做“代理妈妈”的心情,余慧琴说很幸福:“我经常会收到‘来历不明’的礼物,有时是一箱水果,有时是一束鲜花。前几天我还收到一个红色围脖,后来才知道是儿子王铁寄给我的,太暖心了!我觉得这就是爱的力量,不但让孩子们有了立身的本事,更让他们心中都充满了爱。我愿一直在这条爱心路上走下去!”   “做‘代理妈妈’是大愛,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如果不能亲自照顾孩子,多做宣传带动工作也不错!”
  陈淑娟:“代理妈妈”的先行者和宣传员
  在南阳市妇联启动“代理妈妈”活动之前,陈淑娟已经是事实上的“代理妈妈”。
  1992年,卧龙区石桥镇一对夫妇做生意失败,欠下大笔债务,感情破裂,离婚后双双外出打工还债,10岁的女儿小洁和6岁的儿子留在老家由奶奶照顾。陈淑娟的儿子与小洁同龄,俩孩子常在一起玩儿。细心的陈淑娟很快发现,以前活泼大方的小洁变得沉闷敏感,经常心事重重。陈淑娟心里很难受,认为孩子的童年应该天真烂漫,不该这么沉重。她开始尽心尽力照顾小洁姐弟,每天放学后把他们接到自己家,让他们跟自己儿子一起写作业、一起吃晚饭。每逢换季,她及时给姐弟俩添置衣物,还叮嘱小洁:“别想太多,安心学习,有困难我帮你。”
  在陈淑娟的悉心关爱下,小洁渐渐恢复了以前的天真活泼。1995年,小洁姐弟被母亲接到外地读书。寒暑假回石桥镇,小洁仍会住在陈淑娟家,并亲切地叫她“大姑”。如今,小洁已结婚成家,家庭美满,工作也干得出色。
  2000年,又一个陌生小姑娘与陈淑娟结缘。一天,陈淑娟的母亲买菜回来跟她说:“露露太可怜了,这么大点儿的孩子却要出来讨生活。她老板生意不好,说不想干了,那露露接下来咋办啊?要不你帮帮她吧!”母亲所说的露露只有14岁,在一家轧面条店打工。因父母离异,露露从小跟叔叔婶婶一起生活,但叔叔婶婶常因她闹矛盾。寄人篱下,不受待见,露露无心学业,13岁便辍学外出闯荡。
  按说,露露正是上学的年龄,应该继续读书,可陈淑娟跟露露深入交流后发现,露露对上学已毫无兴趣,只想学个技术找个工作养活自己。陈淑娟无奈,只好先安排她住在自己家,手把手教她做饭、做家务、操作电脑。三年后,她又安排露露到一家大酒店学厨艺。学成后,露露坚持回到了陈淑娟身边,在她的瑞光电器公司做后勤工作。
  2002年,南阳市妇联发起“代理妈妈”活动倡议后,陈淑娟更是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可渐渐地她发现,她无法像照顾小洁、露露一样亲自照顾更多的孩子了,因为太忙。南阳瑞光电器公司是她和丈夫一起创办的,她担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法人代表,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她创办的幼儿园,日常事务烦杂,也需要她操心;她还担任很多社会职务,如南阳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南阳市学前教育学会会长、卧龙区妇女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卧龙区总商会副会长等,工作千头万绪。
  不过,她同时也发现,她有了更多为“代理妈妈”鼓与呼的机会与平台。每次开会或参加活动,她就以自身经历宣传做“代理妈妈”的好处:“做‘代理妈妈’可是双赢啊!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受益,你也会受益,家庭会更和睦,孩子会更懂事,婚姻会更美满。你看我,就因为坚持做‘代理妈妈’,俩孩子都特别懂事,成长过程中基本不用我操心。他们常看到父母行善做公益,有样学样,就不会走弯路。我们家家族大,人口多,但因为大家都热心公益,平时就少了很多计较,也少了很多矛盾,家庭自然和睦啊!”人们听了无不赞同:以后有活动你带上我们,咱们一起做。
  陈淑娟除自己“代理”了100多名孩子,还带动家人、亲朋、同事甚至当年自己资助过的学生做“代理妈妈”,受益儿童超过600名。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做‘代理妈妈’是大爱,应不拘一格,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能亲自照顾孩子当然更好,实在没精力,在经济上出力的同时多做宣传带动工作也不错!”
  “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光缺钱,更缺少爱。”“我也曾得到别人的帮助。现在我以微薄之力关爱别人,既是回报社会,也是在寻求快乐!”
  魏丽:以浓浓爱心温暖孤困儿童
  “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光缺钱,更缺少爱。”这是“代理妈妈”魏丽对孤困儿童状况的理解。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她在“代理妈妈”活动中更注重对孩子进行心理关爱,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便立即解决。
  2009年,魏丽从镇平县妇联得知,9岁男孩小海,父亲因过失伤人入狱,母亲一边挣钱养家一边还要照顾他,压力很大,一不顺心就揍他。小海变得极度自卑、敏感,脾气暴躁,在学校经常跟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打架。魏丽决定去小海家做个家访,帮帮他。
  见到小海的第一眼,魏丽就感觉到他极不好相处。果不其然,她问小海话,小海不理她,充满戒备甚至敌视地看着她。魏丽知道这是缺乏关爱的结果,只有让小海体会到爱与温暖,他才会放下戒备。于是,她亲切地告诉小海:“阿姨想给你买点东西,但不知道你喜欢啥,你能陪阿姨一起去吗?”她一连问了两遍,小海才挪动脚步跟她来到村里的小卖部。
  那天,魏丽给小海买了零食和玩具,小海很开心,对魏丽的问话不再抗拒。
  随后一段时间,魏丽多次去看望小海,给他买衣服、零食或玩具,有时还会把小海接到自己家,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儿。
  一天,小海突然问魏丽:“阿姨,我妈总打我,她是不是不爱我了?”魏丽笑道:“当然不是。妈妈要挣钱养家,压力大,心里急,就会忍不住发脾气,并不是不爱你。你以后要学会心疼妈妈,照顾妈妈,做个真正的男子汉。”小海听了眼睛一亮,点头道:“我会的,我以为妈妈不爱我了呢。”
  心结解开了,小海日渐开朗,学习也有了明显进步。一天,魏丽接到小海妈妈的电话:“妹子,太感谢你了!我家小海现在懂事多了,我生病了知道帮我买药,给我做饭!”魏丽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后来,魏丽听说一个叫小龙的孩子面临辍学,立即去了解情况。
  小龙上小学五年级,爷爷年迈,弟弟年幼,妈妈离家出走,因家庭负担重,爸爸想让他辍学打工。魏丽劝小龙爸爸:“现在小龙年龄小,如果辍学,将来的路会走得很艰难。小龙上学的费用我来出吧,只要你让他上,我就一直供他。”
  就这样,小龙在魏丽资助下读到了高三。
  高考前夕,魏丽在郑州出差,突然接到小龙的电话,说不想上学了,问他为什么,他也不说。魏丽急了,连忙赶回镇平县到来小龙家。她这才知道,因爷爷生病住院,小龙在县医院照顾爷爷。她立即买了水果赶到县医院,看望老人后跟小龙单独沟通。
  小龙想退学,有两个原因:一是爷爷生病住院需要人照顾,爸爸要挣钱,只有他能照顾爷爷;二是他心理压力大,怕考不上大学对不起帮助他的人。魏丽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照顾你爷爷的事你不用管,我来安排。你怕考不上大学对不起帮助你的人,那你有没有想过现在辍学会更对不起他们?你要是真想承担家庭责任,就先做个男子汉,现在就回学校。”也许是魏丽的语气太严厉,也许是小龙真的受到了触动,当天他就回了学校。令魏丽欣慰的是,小龙参加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西安一所一本院校录取。
  随后的几年里,魏丽又陆续做了十几名贫困孩子的“代理妈妈”。除了资助学费和生活费,她总是竭力给予孩子亲情关怀,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母爱。
  魏丽坦言:“我也出生成长在贫困家庭,也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现在我以微薄之力关爱别人,既是回报社会,也是在寻求快乐!”(文中所有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
  代理妈妈 以帮扶孤困儿童为目的,由爱心人士充当孩子的妈妈,以资金资助、亲情关怀、心理疏导等形式,帮助孤困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健康成长。“代理妈妈”有女性,也有男性;有个人,也有集体;可以代理一个孩子,也可以代理多个孩子。做“代理妈妈”的个人,要求品德高尚,富有爱心,责任心强,且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
  【编辑:刘波 冯士军】
其他文献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握别砥砺奋进、收获满满的2019年,我们迎来了充满希冀的2020年。《妇女生活》新年第一期杂志,已经以崭新的面貌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三十多年来,《妇女生活》一直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以服务女性、温暖家庭、净化心灵为目标,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赢得了千千万万读者朋友的厚爱。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党上下、全国上下,每个行业、每个单位、每個
期刊
接到小玉的电话,我撂下手里的扑克就往外跑,发小大猪拽住我说:“干吗去?谁的电话?”我说老婆打来的,孩子发烧,我得回家。大猪一声冷笑:“婚都离了,还老婆?”  和小玉离婚一年多了,我还是习惯称呼她老婆。小玉嫁给我之前在娘家备受爸妈宠爱,嫁过来时我也许诺爱她一生,无奈我是个守不住诺言的人,负了她。她坚决和我离了婚。离婚后她和孩子还住原来的房子,称我父母“爸妈”,不影响我父母亲近孩子。  当初,小玉的父
期刊
编者按:  近几年离婚率连年攀升,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离婚都成了寻常现象。但不少离异夫妻,并非感情破裂到了非离不可的程度,有的可能仅仅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一冲动就离了婚,很快就后悔了。可离婚容易和好难。有人碍于脸面,不愿“低头服软”;有人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复婚不光彩;也有人想复婚却不知该如何下手。那么,冲动离婚后该不该吃后悔药,又该怎么吃?  说句实话,跟钱壮离婚当天,我就后悔了。钱壮人
期刊
1  我和吕展是在麻将桌上认识的。婚后,吕展说麻将是他的幸运物,让他认识了我。因此,我并不排斥他把打麻将当娱乐。  可最近,我特别厌烦吕展去打麻将,因为他赌上了,前前后后输了四千多,是我将近一个月的工资。我非常恼火,厉声斥责他。  他也不甘示弱,说我弟弟一直跟我们生活,他赚的钱都养活我俩,还不如他自己逍遥去。  我弟弟金越比我小13岁,因为爸妈离家做生意,他从8岁开始就由我一人照顾。  今年年初,
期刊
我嫁到王强家第一天,就知道小姑子在这个家的地位不一般。  记得有一次,我在门外听见王强和妹妹笑得很开心,我一推门,屋里立刻鸦雀无声。晚上我问王强:“你们聊什么呢?那么开心。”王强翻身给了我一个脊背,来了句:“关你什么事!”从那以后,我觉得和王强之间有了隔阂,确切地说,是感觉我从未走进过他的内心,这让我感到悲哀——在这个家我好像是外人,连老公都防着我。  后来,我有了孩子,但在家里的处境并没有改变,
期刊
编者按:   2019年6月,住建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将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内的46个城市推入了垃圾強制分类的“快车道”。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宣告上海进入“垃圾强制分类”时代。《条例》就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投放方式与投放时间、违反条例的处罚方式等做了详细规定,凡违反规定者都将面临处罚。一时间,市民掀起了学习垃圾分类
期刊
1  婚后不久,妻子就被提拔为部门副主任。看到妻子在职场的进步,我为她感到高兴,同时自己也有些自卑:妻子都走上领导岗位了,我还是一个打杂的小兵。细心的妻子看出了我的心事,安慰我:“我只是运气好罢了,当初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可不是什么一官半职!”我这才宽了心。  春节期间,双方父母来我们上海的小家团聚。一天,父亲把我拉到外面说,他说吃饭时看到我岳父提到我妻子升職时眉飞色舞的样子,自己心里五味杂陈,顿
期刊
“我们家又生了个女孩,  养不起,你们要不要?”  1988年4月的一天,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岳坊镇冯庙村葛王庄葛保尧、葛保田兄弟家的房门,被附近村庄的阿四叔敲开。阿四叔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家又生了个女孩,养不起,你们要不要?”兄弟俩四目相对,疑惑万分:“你是在逗我们呢?”  兄弟俩知道阿四叔,他已经有了几个孩子,虽然家境不好,但也比他们强。他们带着年迈体弱的老父亲,住在两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因没有钱
期刊
1  朋友们都说,吴晓娟的老公魏建简直是从火星上来的。因为他对吴晓娟的好,以及为了她做的那些事,根本不是一个地球男人能做得出来的。  魏建第一次带吴晓娟回家,他的父母就憋了一肚子气。当时,魏建正在省城读研,是他们村有史以来学历最高的娃。他父母觉得,自家儿子能配得上县长的女儿,可魏建偏偏就看上了在他们眼里一无是处的吴晓娟。吴晓娟个子不到一米六,只读了个专科学校,進了一家很差的单位,怎么看都不适合当老
期刊
她以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创造了中国冰雪  运动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乔波精神”激励几代人去拼搏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对冬奥会最初的认识是怎样的?  叶乔波(以下简称叶):1979年,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当时,离第13届冬奥会开幕已经很近了,国际奥委会让中国尽快组建队伍,我们的运动员连什么是冬奥会都不知道。当时国家组建了一支冬奥队伍,参加了1980年在美国普莱西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