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中视频片段的组接技巧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课件是以视觉感受为主,声音和画面结合的视听教材,它利用电视艺术形式再现文字教材内容,把文字教材变为视听教材,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段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电视屏幕上所展现的事物,虽然不是真实的客观事物,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事物的反映。通过电视艺术的造型手段,能够形象逼真地再现客观实际。但是,这种电视教材不具有文字教材可以自由翻阅的优越性,因此我们需要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阐述问题要简明易懂、过程要有条理、结论要明确。
  
  视频组接的意义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是由多个视频片段组成的,视频片段中所包含的画面可以是一个静止物,也可以是几个或几十个运动镜头所拍摄的画面,它的时间长度可以零点几秒、几秒至一两分钟。视频片段之间的衔接主要依靠相关内容上的连续性,也就是说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视频的组接,同样也要适应人们通过视觉观察事物的需要。
  因此,视频组接是课件制作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手段,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视频片段的分切和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含义,即单个镜头单独画面或声音本身所不具有的思想含义。许多抽象的科学概念,若采用形象画面结合表现,就能使观者如临其境一般。另外,编导者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对素材进行研究分析,慎重大胆地决定取舍及艺术组合,还可以使画面形象鲜明、镜头转换流畅、节奏感强和富于艺术感染力,也就能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视频组接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表现和反映的都是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内容,并且是在人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电视教材的画面内容衔接要流畅、连贯,必须既合乎生活的逻辑,又合乎人们的思维逻辑,这也是电视教材编制的基本要求之一——科学性。在此笔者举几个小例子来谈谈在课件制作中进行视频组接时如何体现内容的逻辑性。
  
  遵循思维逻辑
  
  思维逻辑是指人们观看电视片时的心理活动规律,即满足人们欣赏电视片的视觉心理要求。它可以充分调动观众兴趣,引导观众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加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例如,医学课件中介绍验血的过程,如果选用一个定位的长镜头来表现,就会显得既拖沓,又不详细。如果选用以下五个片段组接,便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①(全景)医生给病人采血
  ②(中景)医生把血样放在显微镜下看
  ③(特写)显微镜中所看到的图像
  ④(中景)医生填写观察结果
  ⑤(特写)报告单上的观察结果
  这五个镜头中,镜头③和⑤是主观镜头,它们非常符合观众的心理要求。当片中医生观看显微镜时,观众很想知道他看到了什么;当医生填写观察结果时,观众很想知道结果是什么。借助主观镜头,观众清楚地看到了放大的图像和观察结果,满足了特定的心理要求。
  
  体现视频组接的基本关系
  
  组接中巧妙运用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是实现画面内容逻辑性的有效手段。组接中常用到一些基本关系如:层次关系、视线关系、并列关系、平行关系、对比关系、隐喻关系、因果关系、意外关系等。下面我们举个利用因果关系组接的小例子:
  ①(近景)农民摘葡萄
  ②(中景)农民扛着一筐筐葡萄走向运输汽车
  ③(近景)一筐筐葡萄放在车上
  ④(全景)一辆辆满载着葡萄的汽车开出葡萄园
  葡萄摘完后才能扛走,扛走后才能放到车上,车装满葡萄才开走。这个实例通过具有一定因果联系的画面内容,在逻辑性前提下组接,体现了组接基本关系中的因果关系。很明显,这一组视频片段顺序有着很强的逻辑性,是不可以颠倒的。
  下面还有一个因果关系组接的小例子:
  ①(近景)水花四溅,水势汹涌
  ②(全景)壮丽的大瀑布
  这组视频片段的组接就可以颠倒顺序,因为两段可以互为因果。所以我们在组接的时候要注意,两组镜头即便同为因果关系,视频组接顺序也可视具体内容而定。
  
  场景过渡的技巧
  
  在组接视频的过程中,不但要根据内容的要求按合理顺序来组接,而且在两段视频片断之间一般都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技巧,即场面过渡技巧,以确保画面分割明显,同时又不失连贯性。场面过渡技巧有二维的特技技法,如化、划、切等;三维的特技技法,如水波纹等。比较好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可以快速生成二维或三维效果。化、划、切等都是常用的二维特技。
  “化”,是由上一镜头画面的“渐隐”与下一镜头画面的“渐现”相互重叠起来的,使一幅画面在慢慢的模糊中转化为另一幅画面的技巧。渐隐又被称为淡出,表现画面慢慢地隐没,直到画面完全消失的过程;渐现又叫做淡入,表示慢慢出现画面的过程。渐隐与渐现连在一起,表示一个视频片段结束和另一个视频片段的开始,它的性质好像是舞台剧的幕,给人以间歇感。淡入淡出的方式比较常用的有普通淡入淡出、随机溶解、像素化等。
  “划”,这种形式有很多种,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是下一片段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在上一镜头的一个位置中出现,并且慢慢地伸张,直到上一镜头的画面全部被取代。“划”易于造成地点、时间、场合改变的印象,用来划分段落时,两段落间画面的对列关系会表现得比较明显。这样从画面构图上更能给人以互相比较和同时异地的感受。如左图使用的就是“开门”划变方式。
  “切”,课件中为了使节奏加快,减少视觉干扰,充分调动观众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常常采用“切”的技巧,从上一个镜头的画面直接转换到下一个镜头的画面。采用切换的方法,场景的转换十分快速,影片的信息量有所加大。“切”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人物、时间、地点、环境的改变,都可以利用这种技巧。切换有利于控制画面的节奏,使段落间的对比、并列更为突出。
  总之,视频组接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观众能够看见、看清、看懂所要表述的内容。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其他文献
分层培训远教骨干  □魏波  齐齐哈尔市委组织部按照远教骨干人员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要求, 组织所属各县(市)远程教育专职骨干人员到中国传媒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电视编导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通过学习理论,开阔了视野。学员们系统地学习了《电视解说词写作》、《摄影构图艺术》、《电视新闻摄影》、《中外纪录片比较》等专业理论知识,对电视片解说词写作、摄影技术、新闻采访、画面编
期刊
棱角分明的黝黑脸庞上,流露出果敢与刚毅;随和亲切的爽朗笑容里,洋溢着自信与乐观,尽管步履还略显蹒跚,但每一个脚印都是那么坚实而有力。  袁殿华——特等伤残军人、二等功臣,这位山东省东明县走出的钢铁硬汉扛住了厄运的打击,扛住了生存的压力,凭着一副残躯书写着生命的奇迹。  时光回溯到1985年的春天,在执行一次战斗任务时,袁殿华为救战友不幸踩到了地雷。截肢,二度截肢!剧痛,无法忍受的剧痛!由此,袁殿华
期刊
1989年秋,我被大连市委组织部任命为电教中心主任,负责大连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的创建工作,到1997年底离开电教中心,从事党员电教工作整整八年。八年间,我和电教中心的同志们朝夕相处,共同为大连的党员电化教育事业不懈开拓,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留下了许多难以忘却的记忆。    放眼全局做大片    开展党员电教工作,教材是关键。党员电化教育的教材,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作
期刊
首先,要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工夫。一是要完善教学组织管理机制。第一,要结合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提出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意见,做到“三个贴近”:即学习形式贴近农村实际、学习内容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学习方法贴近农民实际。第二,要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特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进行分类施教,注重示范带动学习与普遍学习相结合,通过典型示范,推动整个工作的开展。第三,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突出重点,努力做到农村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参与拍摄《街居的党员们》(简称《街》片),15年后我又有幸参与拍摄《金色情怀》(简称《金》片)。同是反映基层党员在社区工作的题材,却折射出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以及党员电教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变。    一种题材两样主人公    1992年初拍摄《街》片时,宣传的主人公是湖里街道办事处像苏平汀、吴亚平这样一群老阿伯老阿婆老党员热心社区工作,安于做这些婆婆
期刊
人物印象:一叶扁舟搏风雨,百里水滩奔波急。    又是一个星期三,天刚蒙蒙亮,项仁和就划着租来的小渔船,到湖区的各个远教站点开始了巡查验收。他所在的涂沟镇素有“头枕白马湖,怀抱宝应湖,脚踏高邮湖”的说法,分散建在各个湖区的站点不仅交通不便,而且由于广电线路大都架设在水面上,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接收信号很不稳定。每周三的固定巡访日是项仁和给自己立的硬性规定,这个闯惯了风浪的汉子,骨子里蓄着股不服输的
期刊
黑龙江省安达市素有“牛城”美誉。到安达,如果你向十里八村的乡亲打听大本村,他们多半儿会这么告诉你:“大本村啊!那儿可是现在咱牛城里最‘牛’的地方。”  大本村为啥这么“牛”呢?还真不是这个村养的牛最多,而是因为2006年8月在大本村建起的一个农民文化广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举措,广场落成不久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大集,而远程教育也适时与文化广场并轨,更使得这里俨然成了大本村的“商务中心”。    
期刊
人物印象:不玩虚招子,不动私心思,在他心里,百姓的事就是比天大。    2008年的五一长假,安徽省歙县党员电教中心主任叶剑奇带领中心同志,深入第一期“电视上网”的200多个站点进行验收。看到有几个站点安装的线路混乱、播放出来的图像不流畅,他立刻联系电信局,要求马上整改。过后,电信局几个年轻的技术人员偷偷找到叶剑奇,说:“叶主任,哪天我们做东,咱一起吃个便饭,整改的事您能不能高抬贵手,重新再装太麻
期刊
走进新疆昭苏县的村村落落,门上挂着“远教科技致富示范园”牌匾的农户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每逢集中播放日,这些牌匾仿佛就成了一块块磁石,吸引着附近的村民纷纷聚集过来,收看远教课件,听这家的主人讲授自己的种养殖经验。村民们普遍反映这样“上课”能听出味儿来。活学活用依托远教平台,不拘一格发掘乡土人才,昭苏县以提升广大农牧民群众致富能力为出发点,丰富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储备,为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源头活水。
期刊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  与汶川相距90公里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受灾情况非常严重:房屋垮塌百分之八十以上,人员伤亡五千人以上,被垮塌山体掩埋五千人以上。  地震发生时,有这样一个人:  他被县委礼堂天棚一块很大的装饰板砸在背上,把衬衫砸出了一个洞,把他砸晕了。清醒后,他使了很大的劲从废墟中爬出来,立即抢救遇灾的群众;县委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他受命带领一名警察和一名教师冒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