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1200亿准备金需增提? 解读不精确!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u0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30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调整评估利率通知》),市场反应很强烈,媒体和部分投资人的解读均偏负面。媒体一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特点,将“保险行业需增提1200亿准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关于低利率资产荒和看衰保险行业的讨论也变得激烈起来。
  但实际情况看,报告中涉及的评估利率是指法定责任准备金的贴现率,反映在法定标准下口径下负债的利率成本,用于评估准备金的折现率。主要用于给监管报备的各类精算报告,用于引导产品的设计,目前对保险公司的实质影响为分红险红利水平的确定。对于上市险企财务准备金、偿付能力准备金的评估利率影响不大,进而不会影响利润、偿付能力和内含价值。

降低法定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


  《通知》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支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设立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研究讨论评估利率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形成相关建议供监管部门决策参考。二是优化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在充分考虑负债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对市场利率未来走势、行业投资收益率等因素的判断确定评估利率参考值,并结合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意见,适时调整评估利率水平。三是调整部分險种的评估利率水平。对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年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其他险种的评估利率要求维持不变。
  银保监会表示,2013年,在推动人身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原中国保监会建立了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由监管部门根据“一篮子资产”的收益率和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综合确定评估利率,并根据长期利率的变化适时调整。
  从近几年的人身保险业发展看,通过落实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切实管住了增量业务利差损风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但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行业改革的深化,现行评估利率形成机制有待优化。为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切实防范人身保险业风险,银保监会印发了该《通知》。
  从国际经验看,主要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准备金评估利率的趋势性调整机制,评估利率的确定充分体现资产端和负债端的联动,及时反映未来市场的趋势性变化。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未来保险业投资端面临一定压力,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利差损风险,有必要适当下调现行评估利率。
  简单点理解,由于利率下行压力较大,进而将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端。如不对高定价利率保单(负债端成本)进行限制。则可能由于恶性竞争带来行业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此次监管及时下降评估利率,进而引导定价利率下行,从定价源头控制利差损风险,有利于降低行业的利差损风险,有利化解金融风险。实现行业稳健经营。

1200亿准备金增提?


  市场的核心关注焦点在通知的第三点。根据银保监会答记者问中的信息:“人身保险业为此需要增提责任准备金1200亿元,占责任准备金余额中的1%,有利于全行业更好地履行未来保险赔付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一时间,监管趋严、资产荒和保险产品优势不再的讨论开始激烈起来。
  但实际上,这样的解读和讨论并不精准。在此,我们需要理解法定责任准备金、会计准备金、偿付能力准备金和内含价值准备金。
  法定责任准备金:主要面向对象为监管机构,主要用于精算报告,引导定价利率形成其评估方法制定人为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其法规依据为《下发有关精算规定的通知》及其后续文件。法定责任准备金在偿一代体系下运作。
  会计准备金:面向对象为财务报表使用者,主要用于财务报表的编制,其评估方法制定人为财政部,其法规依据为《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及相关文件。
  偿付能力准备金:面向对象为监管机构用于核算偿付能力,其评估方法制定人为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其法规依据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3号:寿险合同负债评估》,值得注意的是,会计准备金和偿付能力准备金的主要区别是剩余边际在会计准备金里面认为是准备金,在偿付能力里面则不被认可为准备金,这也是偿二代下引导保险公司发展保障型保单的用意。
  内含价值准备金:面向对象为外部股东、分析师,主要用于计算内含价值,评估方法制定人为中国精算师协会,其法规依据为《精算实践标准:人身保险内含价值评估标准》。
  《调整评估利率通知》属于对2013年《中国保监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的修订,并未涉及到对偿二代修改的表述。事实上,法定责任准备金是在偿一代体系下运作的。目前在偿二代体系下基本只是作为产品定价和监测使用,对外披露只在精算报告中,并不改变会计准备金、计算偿付能力准备金以及计算内含价值准备金的评估利率。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并不影响利润、偿付能力和内含价值。由此看,1200亿的准备金计提的说法成立的条件,可能要回到偿一代的环境下才行得通。
  当然,影响还是有的,至少释放出了监管层打击不合理高利率产品的决心,这其实与2016年以来清理高利率投资型保险产品一脉相承,主旨在于控制利差损,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其直接结果是,险企负债端的保费将延续2018年以来的状态,回归理性。
其他文献
本统计期(2019年9月5-日2019年9月11日)内,两融余额持续上升,创下5月以来阶段新高,本期报收于9650.59亿元,较上期增加了272.84亿元。  从行业的角度看,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仅有5个行业遭融资客撤离较多。包括有色金属、房地产、钢铁、家用电器、综合,净流出金额依次为5.18亿元、4.34亿元、2.06亿元、1.55亿元、0.21亿元。  剩余的23个行业全部实现净买入,其中计
10月PMI数据为49.3,较上月回落了0.5个点,低于预期。由于同期高频数据(比如发电耗煤增速)是反弹的,所以市场预期数据或有上行,至少持平,但数据低于预期。除就业分项之外的绝大部分分项都出现不同程度下行。影响因素不仅季节性  数据下行包含着季节性的影响,过去14年PMI在10月平均环比下行0.9个点,过去两年的10月环比分别是-0.8、-0.6。9月和10月同处于工业旺季,但10月一般环比9月
本文从分析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入手,探析智慧城市建设公众参与度低的问题及原因,从公众需求导向、建设信息平台、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加大宣传、培训教育引导及搭建公
市场在国庆节后出现了缩量震荡的运行格局。各大指数均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特别是8月份和9月份大涨的部分科技题材个股,更是阴跌不断,更有个股出现了放量的中大阴线。市场的量能也持续的萎缩,上证指数单日成交量达到了1400多亿到1500亿左右,比节前的量能还要有所减少。  笔者在节前的专栏文章中预期了节后市场将会进入到一段上升周期当中,目前暂维持此观点不发生基本的变化。笔者预期下周的市场仍然是在这个上升周
以上证指数来看,在11月份没有等到破局上升,反而是等到了破位下跌了。从技术面上看,沪指的60日均线已经被跌破了,短期的5日均线也死叉了10日均线,所以市场的走势开始悲观起来。但是,市场又有矛盾的地方,那就是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却守住了60日均线的支撑,所以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出现技术破位。  这就是目前市场三大指数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而在此技术信号下,我们到底该选择相信谁呢?按道理,沪指是“大众情人”
安信证券2020年度投资策略报告近日引发强烈反响,报告中有关中国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当年转型期经济作比较。今年9月14日及21日笔者写过《是谁偷走了大牛市》上下两篇文章,文中正是分析韩国为何自1989年至2005年人均GDP由5736美金飚升至18639美金,成长2.2倍,16年时间经济增长速度按年上升7.6%,但韩国股市2005年3月最高点1025点,与1989年高点1015点相差无几。安
据《温州网》报道:9月29日下午16时12分许,瓯海区潘桥镇一锁具抛光厂爆炸起火。16时24分,娄桥中队19名消防人员到达火灾现场时,现场已是浓烟滚滚,每一面墙壁都有不同程度大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