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肾损伤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与Bcl-2、Bax表达变化的关系。
方法采用夹闭小鼠双侧肾蒂30 min的方法建立小鼠IR肾损伤模型;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蒂15 min的方法进行预缺血,4 d后再进行IR。实验共分为5个大组: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IR组,IPC组(IPC+IR组),IPC对照组(S+IR组);除C组外,其他4组根据再灌注的时间分亚组(再灌注后0 h,3 h,6 h,12 h,24 h,48 h,3 d,5 d,7 d);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Bax、Bcl-2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Bax、Bcl-2的分布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结果1.与S组、S+IR组比较,IR组IR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肾脏病理损害评分逐渐加重,再灌注24 h达到峰值,各亚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肾组织Bax、Bcl-2 mRNA表达急剧上升,分别于6 h、24 h到达峰值,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66±0.12、2.70±0.10,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肾组织Bax、Bcl-2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UNEL免疫荧光染色C组、S组小鼠肾小管上皮未见明显的凋亡细胞;IR组在IR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逐渐增多,再灌注后24 h达到峰值[(25.07±2.29)%]。2.IPC+IR组肾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Bax、Bcl-2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细胞凋亡明显低于IR组及S+IR组(P均<0.05)。
结论Bax/Bcl-2与IR肾损伤密切相关,IPC可能通过调控Bax/Bcl-2参与急性肾损伤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