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藏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94795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的藏医药是潜力巨大的卫生资源和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及自治区层面一系列鼓励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下,西藏藏药产业发展迈入了关键时期。文章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分析了西藏自治区藏药产业发展的现状、现存问题,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自治区藏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外来因素对藏族传统图案的审美追求和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西番莲纹作为典型的外来装饰纹样,在西藏众多器物中体现广泛,形成独特的装饰题材。本文从西番莲装饰纹样的释义特征、西番莲纹在西藏流传的历史脉络与背景,以及藏族器物中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意涵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究。
西康建省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前有改土归流,后遇晚清民国时期边疆危局。过程艰难曲折,时断时续。在建省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权力博弈,最终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下建省。西康建省,展示了政治旧秩序的落幕及多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同时有利于维护西南边疆的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
位于热贡隆务河两岸的“蔡孜德裕”土人及其周围一些藏族村寨,每年年底要举行一次被称之为“肖康”的祭祀仪式。它是随着明代“屯田戍边”政策的实施,中原汉地的农耕生产方式和地方神信仰传入热贡地区后与当地的山神信仰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集体性农事祭祀仪式,其初衷是保护农业生产和田地管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内涵逐渐有所演变,其农事祭祀意识淡化,驱邪避灾的蕴意被强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着中原汉地文化与高原藏地文化的历史接触与文化共享,是汉藏文化交流、交融的典型案例。文章就“肖康”仪式及其历史渊源、功能、整合机制,作一横向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