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可能进入第六次大灭绝时期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quan_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地球上诸多生物种群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并且这种下降速度几乎达到了过去5.4亿年间发生过的5次大灭绝事件的程度。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参照过去5.4亿年间的生物灭绝情况,对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和其他生物物种所面临的潜在灭绝风险进行了评估。有关这一研究的论文将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
  “如果你仅仅观察那些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哺乳动物——即在其繁衍三代以内,其灭绝的可能性高达50%的物种。如果我们将这部分物种视作即将灭绝,最快将在1000年左右的时间内从地球上消失。那么我们将非常明显的发现目前的物种濒危程度时非常不正常的,这也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大灭绝时期。”安东尼•巴诺斯基(Anthony Barnosky)教授说。
  他又補充说:“如果那些目前生存受到威胁的物种,那些被官方认定为处于濒危状态或非常脆弱的物种真的全部灭绝了,并且这种灭绝趋势持续,那么在3~22个世纪的时间内,就将发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然而,巴诺斯基教授同时表示仍然有机会去拯救这些濒临险境的物种,从而扭转这种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应对一系列的挑战,这其中包括生物的栖息地破坏、生物入侵、疾病,以及全球变暖等等。
  “到目前为止,就我们所观察的所有这些物种之中仅有大约百分之一到二的物种实际灭绝了。因此看起来我们还没有在生物大灭绝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我们还有机会拯救很多生命。”
  生物学家们估计,在过去的500年内,在全部5570种哺乳动物中,已经至少有80种已经灭绝。
  不过,根据该小组的研究结果,哺乳动物的平均灭绝速度应当小于每百万年两种,很显然目前的灭绝速度是远远超过这一速度的。
  对此,巴诺斯基教授表示:“看起来,目前的哺乳动物灭绝速度很像是大灭绝事件,即使是给所谓大灭绝事件给出较高的定义门槛之后依然如此。”
  
  (新浪科技)
其他文献
预置互动型焦点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对当前的语言教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克服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缺点,把语言形式的意义和形式自然地融合起来,既强调了交际——学习语言的目
"不管时代怎么发展,传播生态怎么变,内容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必须坚守。"——周秋含新年伊始,华龙网集团总裁、总编辑周秋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段跑步的短视频,并称"这是
践行“四力”是新闻出精品的根本保证。面对舆论格局的深度调整,要树立时代思维、融合思维、创新思维,深耕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新闻叙事模式,提升新闻内容生产力,真正将“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