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留置胃管固定方法护理进展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0173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探讨用于临床留置胃管固定的方法及如何对固定后的胃管进行护理,有效预防管道的脱落,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 留置胃管固定方法;护理
   留置胃管,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通过留置胃管,我们可以给予患者药物、食物和水,也可以将胃管与胃肠减压器相连,吸引出消化液和气体,减轻患者腹胀、腹痛的症状,促进疾病的恢复,同时通过观察患者消化液的性质、颜色、量,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因此,胃管的妥善固定直接影响其引流效果。现将各胃管固定的护理进展介绍如下:
  1 传统胶布固定法[1]
   传统胶布固定法置管时用一条胶布交叉固定于鼻翼,另一条胶布在颊部固定。当遇到病人面部油脂分泌较多、出汗、洗脸时,常使粘性差的胶布自行松脱难以固定;病人烦躁或意识模糊时能轻易将鼻饲管拔出;术后病人由于重力活动的牵拉,易致使胃管部分或全部脱出体外。
  2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胃管固定材料的选择上、固定的方法等方面作了许多改进,提高的胃管固定的有效性。现介绍如下:
  2.1 新型胶布固定法 常有以下几种:①三叉胶布胃管固定法[2]:取长8cm宽2.5cm胶布,将一端分成三等份剪开5cm,另一端剪至圆钝。插胃管成功后,将备好的胶布宽的一端贴于插入胃管侧鼻翼上方约3cm,将三叉胶布中间一条缠绕胃管,两侧胶布交叉固定胃管再反折向上交叉贴于鼻部宽胶布上。该方法适用于躁动或意识障碍的病人。②“Y”形宽胶布固定法[3]:使用“Y”形宽胶布固定法,在插管成功后,使用8~10cm×2.5cm的3M宽透明胶布1/2纵形撕开成“Y”型,整端从鼻根部至鼻尖粘贴于鼻梁上,撕开端的两条胶布分别按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向下螺旋绕贴于胃管上。此法固定较牢固,不宜松脱,能减轻患者不适程度,而且不影响颜面的美观。③蝶形“胃管贴”固定法[4]:采用3M透明敷料自制成蝶型“胃管贴”固定胃管,具体方法为用长約7cm,宽约6cm的3M透明敷料1块,将宽平分为三份,从敷料长的1/2处剪去宽两侧的1/3,使之形成一蝶型胶布。把“蝶翅膀”贴于鼻翼上,剪去两边的宽中央形成长形与胃管垂直,围绕着胃管一圈贴好,再用纸胶布在透明敷料与胃管上围绕一圈贴好,以加强固定,并可在纸胶布上注明插胃管日期。使用此法与传统胶布固定法在胃管脱落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在胶布分离及面部留胶布痕迹方面优于传统法。
  2.2 非胶布固定法:双套结固定法[5]:取1根长约80~90cm的棉线,并在棉线1/3处以双套结固定胃管,先将棉线两端分别经面部、耳廓上方,再将其中较长的一端棉线绕过头部后方至对侧耳后与另一端棉线打结,调节好松紧,以容纳一指为宜。再取2条3cm×0.5cm的医用胶布分别绕在双套结固定处的上下两侧胃管,形成一个固定槽,以保证棉线不上下移位。此法固定牢固,而且适用对胶布过敏的患者。将输液后弃置的一次性聚烯输液器剪两段长约30cm的小胶管消毒后穿过棉绳使用,小胶管可起保护作用,防棉绳潮湿引起不适,同时也能预防棉绳割伤面部及两耳的皮肤。②一种无胶布固定法:取2cm止血带一根,80cm口罩带一根,将口罩带从止血带中穿过,再在止血带前后方剪一小口,仅能将胃管穿过为宜,消毒备用,测量胃管长度,将止血带调至所需长度处做标记,常规插管后,将口罩带经两侧面部绕耳廓上方固定于一侧耳后,调节好松紧度,以容纳一指即可。此方法无需用胶布,减少了胶布对患者鼻部皮肤刺激而引起的湿疹,且测量长度后无需用胶布做标记。
  2.3 胃管氧管双固定器固定法:此固定器材料为硅胶和布制皮筋,用硅胶整体浇注成柔性基片和柔性凸缘,;柔性凸缘上分别开有一个封闭式胃管固定孔和一个开口式输氧管固定孔,孔径能容纳不同型号的胃管和氧管,柔性基片两侧各开一小圆孔,松紧带的两端分别穿过圆孔固定在柔性基片上,由硅胶制成一调节环,套在松紧带尾部,可随患者头径大小用手移动。使用方法为:将胃管插入胃管固定孔,使固定器固定在胃管所需刻度上,置管成功后,将柔性基片贴合在患者的上唇部,将松紧带套在患者头部,并用调节环调整,松紧度要使患者感觉舒适为宜,需要吸氧管直接嵌入到输氧固定器即可。此固定器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单独固定胃管,也可同时固定胃管和氧管,有效克服了传统固定方式需分别固定胃管和氧管的不便。
  3 胃管固定的护理
  3.1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进行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方面的健康宣教,讲解胃管脱落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同时加强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避免其在陪护患者过程中造成管道意外脱落。
  3.2 适当约束肢体对于术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适当约束肢体。注意观察约束肢体的血循环状况,每2h解开、放松约束带1次,15~30min/次。放松约束期间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3.3 加强基础护理,减轻患者不适,防止自行拔管舒适度的改变是患者自行拔管的主要原因。每日应行口腔护理2~3次。
  3.4 护理人员定时观察、巡视,防管道脱落、移位固定好胃管后应做好标记并定时观察胃管固定情况,进行严格交接班。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5
  [2]初连香.三叉胶布固定胃管法用于重症脑血管病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95
  [3]周平波,马雨慧,周瑞红.“Y”型宽胶布鼻梁固定胃管的临床应用121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63
  [4]张海敏,孔寒冰,陈秀英.蝶形“胃管贴”在胃管固定中的效果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1):71
  [5]吴春华.应用双套结固定胃管的临床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8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从发病的根源间接导出了用中医治疗原则,并大致的阐述了带状疱疹三种患病类型:热盛型,湿盛型,气滞血瘀型。给出了相应的中医施治的辨证和比较好的方法,接着分析了根据病人病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用药原则,最后简述了中医辨证治疗疱疹时应该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合理用药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儿童初感,发为水痘,不表现症状则为隐性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方法 对符合纳入慢性咳嗽标准的22例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方面的研究,主要采取温脏散寒以及敛肺止咳的中医治法。涉及到的主要方药如下描述:乌梅、细辛、肉桂、党参、制附子、当归、黄连、黄柏、川椒、炮姜、诃子以及杏仁等。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增加一些药材。结果 本组22例慢性咳嗽患者, 治疗时间在1周至三周,治愈12例, 显效5例, 有效3 例, 无效2例, 有效率
期刊
【关键词】 压疮;护理干预;手术中;预防   压疮又称褥疮(Pressure Sore),是由于压力和剪切力引起的皮肤损害。术中压疮指患者在术后数小时至6天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1—3天最多见[1],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11%,而手术患者中则高达4.7%~66%。术中压疮好发部位与手术体位有关,仰卧位多见开骶部和足跟,俯卧位则为胸骨和颜部[2]。2008~2010年期,我科对2000
期刊
【摘要】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临床上一直主张控制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和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以下就阐述对于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心得。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饮食治疗;运动疗法 ;心理治疗   糖尿病我国自古就有发现,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消渴。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前几天论》。而近代医学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一直以人工合成胰岛素为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要利用西药降糖迅速,直接,可靠,方便的特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结肠术后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宁院2010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行结肠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胃管拔除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术后早期下
期刊
【关键词】 扶正;肝硬化;腹水;补气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之一,由肝硬化代偿期发展而来,其发展时间较长,达3到5年,甚至10年以上,而肝硬化常由各种急慢性肝损伤,迁延不愈所致,其多以湿、热、瘀等实邪为患,治疗时多予大量攻伐之品,易损伤正气,因而到后期发展至肝硬化腹水时正虚表现就较为突出。据此,我在临床工作中就把扶正方法作为肝硬化腹水治疗的主要大法,结合清热化湿,活血利水软坚等法,取
期刊
【摘要】 搞好计划生育的前提就是要认真实行避孕药具管理工作, 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深化药具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从而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有效完善避孕药具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避孕药具;管理;宣传力度  1 前言   搞好计划生育的前提就是要认真实行避孕药具管理工作, 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深化药具管理体制和工作
期刊
【摘要】 血常规是患者治疗前经常需要检查的指标之一,其对于血液科病人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降低医生的临床治疗难度。因而,檢查血常规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防治检验结果出错是医务人员需要积极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操作检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社会群体对医院的医疗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只有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和总结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2009年的血液标本,根据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分为两类,一类为1240例结果异常的血液标本,另一类为660例结果正常的血液标本。在显微镜下做出对比分析,仔细检查血液涂片血细胞形态学。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异常血液标本的假阳性率为33.0%,即其中有409例为正常标本;而正常标本的假阴性率为2.0%,即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在基层医院设立PICC护理门诊,解决乡镇带管出院患者PICC导管的维护问题。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1年8月期间我院导管护理门诊病人共229 例 , 包括导管的维护、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和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正确的维护与护理,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免去了乡镇带管者来回市区的旅途疲劳 ,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创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高了患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