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我还是喜欢胡适写文章和做事的风格”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5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生在70年代的知识分子而言,鲁迅不再是偶像,甚至不是偶像的黄昏。想到他,已经觉得遥远。晦涩难懂的课文,不过是学生时代的折磨。只有网络上“拍砖”时候的激烈语言,才引起对他的微茫记忆
  梁文道
  在香港文化界,36 岁的梁文道被称为“教父”。他喜穿黑衣黑裤,永远的一头板寸。在香港,他的声名远比在内地大得多。他做主持、办社团、写专栏、开书院,无所不及。
  年轻时的梁文道更是恃才傲物,言语表达激烈而猛烈。在香港大学哲学系就读期间,他在政治集会上“除裤抗议”,在学界一脱成名。
  翻开梁文道的新书《弱水三千》,扉页上有这么一段话:众多角色中,始终有一条“脊骨”贯穿,就是走出象牙塔,以平民语言接近知识与群众,做个街坊学者。
  至今,梁文道仍有着许多旧时文人的习性,比如,用格子纸给报社写专栏,收藏书籍,研究食谱,用烟斗抽烟或是自制卷烟等。他两大“怪癖”尽人皆知,一是不吃麦当劳,二是不穿耐克鞋。梁文道的回答是,这仅仅是道德选择,与时代无关。
  16岁以前,我在台湾,那时鲁迅是个禁忌。台湾对所有留在大陆的作家都叫“留匪作家”,包括钱钟书、沈从文,更何况是鲁迅。课本上会提到鲁迅,但总有个“同情共产党”的政治标签作为后缀。
  我从小是读着胡适、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长大的。想看鲁迅完全是出于反叛——不让看的,一定是好东西。偷偷读,要通过香港,每年暑假去香港,我总是想办法夹带些禁书回台。15岁的时候,终于读到了《狂人日记》,当时激动得要命,觉得自己看到了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遇到了真正值得崇拜的作家。台湾当红的白先勇、朱自清,比起这样锋利的东西,真是太软绵绵了。
  16岁,我从台湾到了香港,开始拼命看鲁迅,能看多少就看多少。本来就在反叛的年龄,再加上觉得国民党骗人,所以就越发接受鲁迅。
  当我把钱钟书,沈从文,茅盾都看了之后,终于在香港拼凑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又或者是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我平和下来,觉得两边都有问题,也看到了两条路径,如果一条路是鲁迅,另一条路就是胡适。在香港,他们都没有政治标签,这是两条平行的路,在论战中并进,无所谓褒贬。
  说来也怪,当年台湾捧胡适的时候,我觉得他沉闷。但是最近几年,反思起来,自己其实反转过来了。我还是偏向胡适,喜欢他写文章和做事的风格。
  虽然我不同意他的政见,但我跟别人打交道、探讨问题的时候,经常采取他的方法,胡适是个温和的人,他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宽容。
  我既然认同胡适的思考方法,就不会非此即彼,在知识分子的路径选择上,胡适和鲁迅我一个也不追随。
  鲁迅和胡适,都没有脱出“士以天下为己任”的框架,他们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先导和启蒙者,是“脊梁”,是“良心”。但是,我更赞同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的说法,知识分子应该是“有机的”,要在社会的不同角度切入。视知识分子为真理化身的理想早过时了。
  胡适和鲁迅,先接受谁,会产生一个很奇妙的结果。
  台湾解禁后,鲁迅热过一阵子,但是很快就过去了。鲁迅曾经代表了对国民党的反抗,解禁以后,这个意味一消失,鲁迅也就过气了。
  但是在大陆,到处都是伪劣版的鲁迅。
  鲁迅对现代中国人的影响,有点像西方哲学史看康德的一句话:“你可以不同意他,但是你绕不开他”。
  即使是80后的作家,声称不知道鲁迅,但也脱不了他的影响,他们活在这个语境里,不看鲁迅但是看陈丹青,看和鲁迅一脉相承的东西。
  不能否认,大家都受到鲁迅的文风的影响,而那种文风,并不仅是修辞的问题,而是看待事情、逻辑推理的方法。很多大陆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批评家,一到了火气要出来的时候,鲁迅就来了。鲁迅那战斗性的,非黑即白的格调,二元对立的东西就出来了。这,可能就是鲁迅文风的负面效果。
  我认为,重新阅读鲁迅会是个解毒剂,过去太偏颇地看鲁迅其实是中毒了。现在要解毒,就不能隔着时代看他,而要把他看成是一个继续发挥作用的人,看成活在我们的思考方式里,活在我们血液里的鲁迅,这样的检讨才能彻底走出阴影。
  鲁迅是谁固然重要,但把鲁迅对我们的影响史清理出来,更重要。
其他文献
关于三星集团“秘密资金行贿”的指控,涉及韩国政府、司法机构高层,将韩国大选前夕的紧张气氛推至高潮    “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个消息,和同事吃饭时也就议论几句。”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员工张晶(化名)所说的“消息”,是关于母公司韩国三星集团的“秘密资金行贿”事件。  据韩国媒体报道,自10月底以来,三星集团法律事务组前组长金容哲律师不断披露三星的内幕:多年来,在董事长李健熙策划和许可下,三星58家子公司
志愿者一步步走出来最真实的数据,每个社区、城市的生态数据图拼起来,就是中国的污染地图      9月8日,周六,刚升初一的宣武区外国语实验中学学生全逸舟像上学时一样早起,吃完早饭,他戴上帽子拿了头天晚上准备好的矿泉水,就催着妈妈上路。赶到聚集地北京东直门地铁时,人已经很多了。人群中,有全逸舟熟悉的人,也有不认识的。  这不是一次孩子的郊游,而是民间自发倡导的以环保为目的的“走河”活动。12岁的全逸
为了举办奥运马术比赛,香港必须成立一个独立的公司,公司的最高机构为奥运马术委员会,由特区政府官员、北京奥组委官员和国际马联的官员组成,下设香港奥运马术公司。惟一和以往奥运会不同的是,香港多了一个香港赛马会,负责出钱出力,根据国际奥委会、国家马联的要求把场地建好,再交给香港奥运马术公司运营。  香港赛马会是1884年成立的一家私人会所。开始时,只有赛马会会员的子女们能够和马接触,学习骑马和马术。自香
“每一笔公务消费记录,都可以查询到,可以证实是否是真实交易,这也是公务卡最核心的功能意义”   “今后,公务员如果紧急出差,不用先向财务借款,回来报销后再还上。他们可以用本人名义的银联标准信用卡,在各地刷卡消费,然后再把发生的差旅费、公务支出的凭证和发票交回财务,由财务直接跟发卡银行结算。单位发生的集体采购,以及培训费、会议费、招待费等也将全部由单位的公务卡支付。”中国银联湖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汪博
祖国大陆的人士到台湾访问,远没有台湾居民到大陆那样顺畅。从北京出发,到入住台北酒店,当经历了近12个小时的旅程后,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应台湾《中国时报》邀请,中国新闻社新闻参访团对台湾进行了9天的访问,用“走马观花”来形容这次访问毫不为过。尽管是“走马”,但媒体人手中的相机却捕捉到不少值得记忆的镜头,而来自本刊特约记者、荷赛大奖获得者王瑶拍摄的照片自有不同的味道。  不过,镜头还是不能完全容
民主制度本身是理性的,那建立、健全民主制度的过程本身也必须是理性的、明智的互动过程    民主再度升温。  民主一直在细微处生长。不过,学术理论圈的辩论,使其成为事件。最初的一炮是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打响的,他将、一篇旧文重新发表,尽管内容相当中庸,但题目十分醒目:《民主是个好东西》。  此文发表后,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关注。主要以退休党政官员为读者为对象的《炎黄春秋》杂志随后跟进,2月号发表
最近,一个德国汉学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文学性、故事性、小说架构等“技术”问题不是他在乎的关键,他不满的恰是一个作家和文学的最根本——语言    3月26日晚,在人民大学举行的一场名为“汉学视野下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讨会,更像是一场辩论会。一切争论的焦点,都围绕在德国汉学家顾彬身上。不久前,他所说“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的言论,被中国媒体广为传播,并由此引发轩然大波。  事
——专访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梅丽莎弗莱明    3月1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一行七人抵达平壤,这是自2003年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后,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首次踏上朝鲜的土地。虽然此访没有达成任何具体协议,而且无缘得见金桂冠,巴拉迪还是高调评价朝鲜之行“非常有用”。  3月16日,与巴拉迪一同访朝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此次访问的新闻发言人梅丽莎弗莱明女士在北京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中国
中国人在当代同美国才丁交道中,第一次深刻体会到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负面作用)是在1995年。那一年的5月,美国国务卿克里斯多弗向时任中国外长的钱其琛传达了一个信息:克林顿政府承诺不为台湾“总统”李登辉对其母校康奈尔大学作“私人访问”发放签证。但不久,美国众、参两院分别以360:0和97:1的票数,通过了要求总统准许李登辉访问美国的非限制性决议。在国会的压力下,克林顿
瑜伽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安全、舒缓、温和的运动,但美国科研人员在最近出版的《健美与运动疗法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卻提示,和所有运动一样,瑜伽运动不当,也会造成身体伤害。  研究人员对354名瑜伽爱好者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详细了解受试者的年龄、练习瑜伽的经历、每周练习瑜伽的时间、是否出现疼痛和伤病等情况,一年以后再次对受试者进行回访。结果发现,瑜伽会导致10%的人肌肉、骨骼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