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民族乐器室内乐创作探究——以近期(2000—2020)八部作品为例

来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作曲家们选择同种(或同族)民族乐器,或加入个别其他民族乐器(组),创作民族室内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音乐创作现象.同种民族乐器室内乐创作旨在凸显单一音色的衍展,用看似"低"对比度的乐器组合呈现出"高"丰富度的音响结构,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从技术性结构转向音响结构,再从音响结构转向个性化语言结构——从音乐表象转向音乐的整个叙述过程.同种民族乐器室内乐作品不再保持模式化结构,音乐语言极度精确与简练,在配器上与传统民族管弦乐法迥然不同,进而为听众带来新的聆听体验,最终呈现出中国传统艺术那种"于有限中见到无限"的超越.
其他文献
由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旭教授、院长廖昌永教授主编的《师说载道》,遴选近50篇上海音乐学院历代大师回忆恩师的文章,如丁善德纪念萧友梅的《难以忘却的回忆》、钱仁康回忆黄自的《春风化雨怀二师》、廖昌永追忆周小燕的《甘棠遗爱念初心》及桑桐介绍建校初期我院两位德籍犹太作曲教授的文章,既反映出了大师们的学术成就,又展现出上海音乐学院发展建设历程和办学育人思想。
歌剧《贺绿汀》是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创演以来产生巨大反响。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纪念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8K全景声实景歌剧电影《贺绿汀》。贺绿汀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教授饰演,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担任该片导演。
遗产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化主要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遗产化会带来遗产及其生产与地方性(或所处社会)之间关系的扭曲。经受着去地域化的遗产,即使与其地理空间上的源起地保持着联系,也还是能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进行再生产。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一定会以牺牲某些成分为代价:特别是对于其持有者和施行者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他们自身都发生了改变。以上两个维度一个是外部视角,一个是内部视角。这两种维度将全球和地方这两种层级结合起来,使两种层级互相定义对方,并由此创造出了一种“本真的幻想”。这种“
2015年12月9日,“《中国新音乐年鉴》编委会2015年会暨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行。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院长徐孟东教授、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志敏教授出席并致辞。
"花从淡处留香远",这句诗准确地刻画出赵如兰教授一生的为人,以及她为我们每一位学生、友人留下的深爱,令我们无限地思念她。
口传佛经历经长期口头创编、口头流传后才逐渐出现了文字记载的口述文本,佛典的三次结集又开启了用文字形式大规模编纂佛经的活动。口头经典向文字经典的转化过程中,语言被不断精打细磨,具有口头性特征的词句也被有意无意地排斥。佛经汉译后,口头性特征进一步弱化,变得更加文雅、凝练、书面化。回鹘有着源远流长的口头传统,佛教传入后,讲经、唱导等佛事活动渐渐融合了回鹘口头传统中的因素。汉译佛典来源的回鹘文译经最终又向“质朴、通俗、口语化”的原初形态回归了,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口头佛经文本,这些数量巨大的口头文化遗产,是我们研究古
明清时期,西方音乐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但由于政治、文化及历史等原因,一直未能获得广泛传播和发展.直至民国初,经蔡元培等人的大力提倡,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中国正式步入"新音乐"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作为西方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复调音乐",伴随着国内其时为数不多的理论研究和创作,以及专业院校系科和相关课程的相继设立,在1919—1949这三十年中得以初步发展.在此阶段,虽以引进、吸收与借鉴为主,但如日方升般的发轫态势,为中国复调音乐教学、研究、创作,乃至此后的广泛深入发展与体系化建设,奠定了相
上海音乐学院历来是作曲技术理论重镇,且名家辈出,代不乏人,近百年来关于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配器的理论探讨一直是构建中国作曲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撑.2018年,上海音乐学院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8ZD15,首席专家:徐孟东)获准立项.
期刊
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交响音乐创作在新环境下,呈现出了新的音响观念:追求多元化的民族性音响表达——从民族性音色的吸纳到地域性特色的凸显;对现代配器技术的探索——基于开放发散的思维和多重因素并重的视角,使纵向多层次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寻找自我的"声音",在受惠西方与扎根传统中坚持"融入"与"跳出".
叶小纲的《第五交响曲"鲁迅"》,在其音乐创作生涯中有着承前启后的标志性意义.作品以多乐章的形式、多样化的体裁、丰富而独特的音乐语言适配于鲁迅的文学文本,以鲜明可感的抒咏风格和冷峻风格及其对立和交织,表现、深化和升华了鲁迅文学的意味、意境和意象.既是音乐与文学的联姻,又是二者的相互映照.在创造性地转化文学经典的同时,亦铸就音乐的经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