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萨尔茨堡 踩踩地上的音符

来源 :名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r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到萨尔茨堡只需去聆听,也许抬头你看不到极顶,但俯耳定能听到他的声音,和谐如诗,宁静如画,温馨如梦,透明如水,那是来自天籁的永恒之音。
  
  神会莫扎特
  
  没有人怀疑他的稀世伟大,没有人不为他哀氛回绕的凄惨人生潸然泪下,一代伟人是一个永不终结的话题,一位天才是一堆无法破解的问号,一段华美的历史是一种用时间绵延出来的诱惑。
  音乐故乡和音乐巨匠的渊源并不通透,甚至彼此之间有着深深的误会和怨怼,今天的萨尔茨堡人提起莫扎特一生的悲哀和不幸仍归结为他离开了故乡。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出生在粮食街(Getreidegasse)的一栋普通楼房里。从六岁起,莫扎特的父亲带着幼小的他在欧洲各地巡演,小莫扎特听到全世界各式各样美妙的声音,结识了形形色色的艺术大师,他以非凡的音乐感受能力将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不同流派的音乐融入自己的心灵。
  年仅十二岁,莫扎特就成为了宫廷乐师,除了演奏还要根据教廷的需要创作宗教音乐,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生活必需的薪水和奖励。幼小的莫扎特加入到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对音乐超强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让他的童年过于沉重和缺乏色彩。荣耀和名望让他过早地失去了天真稚拙,也让生命的激情过早萎缩。音乐创作需要自由的心灵,莫扎特感到压抑,彷徨无措。
  


  1777年,莫扎特离开故乡萨尔茨堡去了巴黎。在他心目中,那是座热情、友善、充满激情的城市。然而理想从来就不是建立在平庸和清贫之上的。在巴黎,他受尽了冷落和磨难。没有赏识,没有预约,任何迷人的旋律都只能停留在无声的俯案创作中。莫扎特在巴黎过了近两年的自由生活,他知道自由意味着什么,是饥寒交迫,是青黄不接,是空着肚皮难熬的漫漫长夜。
  1779年一直陪伴着莫扎特的母亲病死他乡,被埋葬在了法国的土地上,他只好顺从了父亲的愿望返回萨尔茨堡继续做宫廷乐师。两年后他再次离开故乡去维也纳,并在那里生活了十年,直至病逝。
  莫扎特一生单纯直率,生活中缺乏计划,花钱没有节制,加之他的妻子体弱多病,除了贪婪、报怨,就是不断地生儿育女,以致他们的家庭经济频频告急。莫扎特死后留下了大量向人借钱的信件,句句都带着无奈的恳求和掬着笑脸的殷勤,令人读后心酸不已,感叹不息。
  莫扎特一边吞食着生活的苦果,徘徊于低俗的家务责难,同时又一边谱写着最华美动人的乐章。他从不把内心的创伤在乐曲中有半点的流露,从幼年身陷音乐神童的光环到成年头顶音乐巨匠的花冠,他付出了全部的青春与梦想。
  莫扎特的生命只有短暂的三十五年历程,但这位历史上第一位自由职业者在极度落魄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命的热情。生活不论如何艰苦,莫扎特总是保持着快乐的心情,这是他的天性。他把心中的光明全部倾注到灿烂的乐曲中。
  1791年莫扎特死于维也纳,没有亲人,没有音乐,一个看墓老人把他埋进了贫民墓坑。过后他的妻子从外地赶来寻找他的墓碑,她问看墓人:“我丈夫埋在哪儿了?他叫莫扎特?”看墓人冷漠地回答:“莫扎特?没听说过。”没有一个萨尔茨堡人能接受得了这样的回答,也没有一个莫扎特音乐的爱好者不为之动容。
  莫扎特在维也纳生活了十年,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乐曲留世,而对于大师的死,维也纳的守墓人最后只给了一句不耐其烦的回答,“没听过说。”故乡要不回游子的遗体却有权力质问——你们把他丢在了哪里?你们争夺了他的全部艺术成果却丢弃了他本人。
  两百多年来,萨尔茨堡一边享受着莫扎特带来的荣耀一边又承受着对莫扎特的愧怍。他们只能在力所能及的高度上试着去解读大师,他们的思想依据就是大师留下的行为乐谱。但仅靠这些又怎么能解读大师,歌德曾说过:莫扎特是十八世纪永远无法理解的谜题。歌德都无法理解莫扎特,更何况凡夫百姓?
  现在萨尔茨堡引述最多的是爱因斯坦的话:死亡对我意味着不能再听莫扎特。有了这样的赞誉让萨尔茨堡觉得光荣,同时又有了更多的凝重。萨尔茨堡有了莫扎特,就有了超越国界的认知,有了自己的审美权和文化原创力。
  


  远在天国的莫扎特是否也会露出惬意的微笑?也许没人知道他在天国是否快乐,但他把天国之音留在了人间,也许没人知道他是否见到了上帝,但今天的萨尔茨堡已经把他奉为音乐的上帝。
  
  真实与虚幻的音乐之声
  
  也许你无法相信那部以萨尔茨堡特拉普少校一家为原型,享誉世界的电影《音乐之声》却没有多少萨尔茨堡人看过。不要以为萨尔茨堡人心胸狭窄,不承认这座诞生过莫扎特的音乐圣城受惠于一部通俗化的好莱坞电影,这因为生活中特拉普少校与女教师玛丽娅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的“家庭合唱团”远比电影里的故事感人得多。
  真实的特拉普比电影里的特拉普英俊、高贵。玛丽娅是一位典型的奥地利女子,成年后在侬山修道院(Nonnberg Abbey)做见习修女,后来被院长挑选出来派到特拉普家中担任家庭老师。她很快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和信任,也使平日缄默不语的特拉普少校对她萌生爱意。
  当特拉普向玛丽娅求婚时,她被吓得跑回到修道院,修道院里的人鼓励她回去结婚。其实她心里早已敬爱这个沉默而又富于原则的男人。他们在月亮湖修道院的婚礼教堂(Wedding Church Mondsee)里完婚。玛丽娅从此成了特拉普家的太阳,她用爱心将所有家庭成员凝结起来,和谐融洽,亲密无间。她带领孩子们成立了一个家庭合唱团,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合唱比赛中荣登榜首,并从萨尔茨堡唱遍了全奥地利。
  1938年二战爆发后奥地利被德国占领,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特拉普一家远逃去了美国。美国人没听过他们的歌声,不买他们的帐,他们险些被拒签。关键时刻玛丽娅指挥孩子们放声高歌,美妙的歌声打动了移民局的官员,使得他们顺利进入美国。后来这支家庭合唱团在美国各地巡回演出,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他们始终没忘记自己的祖国和故乡,每次演出他们都把一些纸条发给观众,上面写着:不能让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家乡受苦受难。
  


  玛丽娅后来又为特拉普生了三个孩子,他们共有十个孩子。这样一支家庭合唱团在美国各地辗转多年,每年演出达一百多场。后来孩子们渐渐长大并有了各自的家庭,直到1956年合唱团才解散,但他们用音乐连接起来的亲情一直绵延。特拉普少校死于1947年,四十年后玛丽娅死去,并长眠在丈夫身边。
  只要看过电影《音乐之声》的人都会记着片中的那个场景,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下,绿草如茵的山坡上,女教师带着孩子们唱歌、雀跃、奔跑,一曲《多来咪》在山谷中回响。好莱坞电影的精神被美国化,片中的玛丽娅积极、乐观、进取、开放完全是美国人心目中崇尚的典范,而特拉普一家的艰辛、坎坷以及对故国故土的热爱却被影片忽略了。
  对萨尔茨堡人来说最不能接受的是原本唱奥地利民 歌的特拉普家庭合唱团在电影里唱的是纯粹的美国英语流行歌,这其实是音乐之城人民对《音乐之声》表现冷淡的最根本的原因。如果你深入到萨尔茨堡普通人的生活中就会懂得他们对自己的乡土文化包括音乐那份执着的爱。他们比美国人更了解特拉普一家为何离开萨尔茨堡,以及在万里之外为家乡人民所做的一切。
  影片中缺失了萨尔茨堡的精神,甚至二战时表现残酷战争的气氛也没有,影片过于美化和诗情画意,过于理想主义。尤其是萨尔茨堡旷世绝伦的风光让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导演震惊,于是他把电影的情节全安排在了美丽的景色中,使得影片看上去更像一部萨尔茨堡的风光旅游片。
  如今的萨尔茨堡人一方面不愿把这部浅显的美国电影融进自己的文化,一方面又利用这部电影中美丽风光的影响力作为自己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毕竟这部电影让超过亿的观众领略到了萨尔茨堡绝世的姿容,而每一个观众都是他们的目标游客。多数游人来到这座城市的动机也都是想一睹电影里的那些梦幻场景。
  “音乐之声游”是萨尔茨堡的旅游热线,从玛丽娅和孩子们唱《Do-Re-Mi》的米拉贝尔花园(Mirabell Garden),玛丽娅做修女的侬山修道院(Nonnberg Abbey)到特拉普少校和玛丽娅举行婚礼的月亮湖婚礼教堂(Wedding ChurchMondsee),凡是出现在电影里的场景,如今都已是萨尔茨堡的旅游热点。
  其实真实的特拉普一家没有这些细节,这只是电影中的画面。但真真假假混在一起,承载着大批游客的旅行车在这些景点之间来来回回地行驶,萨尔茨堡任何关于旅游方面的广告恐怕都不如这部影片更具普及力度,更神通广大。
  


  萨尔茨堡人真是精明,他们不喜欢美国电影却知道利用它来挣世界游人的钱,他们喜欢的仍是莫扎特。
  
  萨尔茨堡的回音
  
  萨尔茨堡是一个有着千年政教合一历史的城市。当年大主教主宰城市时有着君临天下的权力。虽然主教听命于罗马教皇,但在政治风云诡谲多变的中世纪,萨尔茨堡与罗马远隔千里,主教可以随心所欲地自作主张,大主教的权力几乎没有上限。今天的萨尔茨堡依然处处是大主教的影子。教堂、府邸、花园、雕像、墓地,现在的大主教不再拥有过去那不可一世的权力,但他的尊贵与威严依然保留。
  霍亨萨尔茨堡(Hohensalzburg)城堡雄踞萨尔茨堡的致高点,从那里可以俯瞰整个萨尔茨堡全城,它是欧洲著名的中世纪城堡,建于悬崖峭壁之上。在政教合一的中世纪,这座城堡既是大主教的官邸也是政府机关。这个高高在上的建筑俯视众生,又隔绝众生。
  更为讽刺的是这座城堡曾经是一位大主教的囚禁之地,他的名字叫迪特里希,他违反教规公开拥有情人,并和情人生了十五个子女。他没建规模宏大的教堂却为情人在日城的对岸建起了一座美丽的米拉贝尔花园(MirbellGarden)。这位私生活不检点的主教被囚禁后这座城堡自然也成了全城嘲讽的目标。民众抬起头看它,仰视和蔑视被混淆,霍亨萨尔茨堡再也严肃不起来。
  宗教城市的静穆,大主教历史的森严,城市的峻拨都已成为萨尔茨堡深层的人文美,也让萨尔茨堡人对他们的传统与文化产生了深深的依赖,让他们遵循着传统快乐地生活着。不管历史是怎样的,最终它创造的都是城市自己的性格。
  


  如果你想看看真正的萨尔茨堡人就到奥古斯丁啤酒吧或者巴扎咖啡店,小圆桌椅随随便便地摆在街角,一杯咖啡或者扎啤酒,想待多久就待多久,没有循规蹈矩,没有哀声叹气,有的只是独饮自酌或者高谈阔论。那份悠闲,那份随意,那份温馨让每个来此观光的游客都惊羡,同时也让他们不解,萨尔茨堡人如此清闲,他们怎么工作,又是靠什么来生活?
  在萨尔茨堡,似乎城里半的当地人都是闲人,街头巷尾,人们松散、悠闲地谈天说地,从不吝惜时间。只要有一杯饮料,他们就能慷慨地把屁股架在街边的椅子上坐好几个小时。他们似乎从不为任何事赶时间,他们的时间只是用来消磨、休闲和享受的。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段时间,想不懒散,想不随意都很难。
  在城市里漫步,你会感到那些迂回、交错的老街不是规划出来的,纯粹是人们凝重的脚步踏着坚硬石板走出来的。夹峙在街道两边的富有艺术性的中世纪建筑又高又陡,印刻着岁月沧桑的痕迹。在这些街上行走,你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因为你踏着的正是地上无声的音符。
  萨尔茨堡的黄昏最美,夕阳下,古老的房屋成了一个个剪影,晦暗模糊,只有那些伸向天空的鎏金教堂屋顶在晚霞中闪耀光辉,这边教堂的钟声响起,那边钢琴声从街角传来,让人感受到美丽的又何止是萨尔茨堡,还有这里的音乐和这里的人。
  
  阿尔卑斯的色彩
  
  萨尔茨堡的郊外美如童话,冬季大雪封山,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新格兰特镇,弗歇根湖都是著名的滑雪胜地。旅游成了当地的经济命脉,即使这样当地人也不愿为了得到更多的现金而毁掉自己的家园,1922年以后他们拒绝再建立破坏传统景观的缆车,在接待游客的同时也限定着游客的数量以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美的色彩总是在春天绽放,阿尔卑斯的春天舒展柔和。大片被草原和森林覆盖的丘陵蜿蜒起伏,平缓、流畅得如同女性身体柔美的曲线。浓茵绿地被缤纷艳丽的野花点缀着,黄的娇美,红的热烈。曲线变成了优美的音符,人们徜徉在带着音符的花海中,唯有浪漫,唯有纵情,即使疲惫,也是快乐的。
  春天是绿毯覆盖山野的季节,在阿尔卑斯山下的自由农场里,闲散、慵憨的奶牛慢悠悠地吃着地上永不枯竭的芳草,在时也吃地上的野花,不时地“哞,哞”叫两声,吃饱了就地卧就打起了盹。美味花草催生的奶牛产下的奶也自然与众不同,颜色微黄,喝到嘴里品咂便觉得味道与之不同,用此牛奶加工出的奶酪更是美味无比。
  


  山下的牧场从没有专人放牧,以前每只牛身上都会系一个铃铛,敲出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得很远,这样即使牛走得离主人远了也仍能听到铃铛发出的声音。现在每头牛身上都被记载着信息:主人姓名、地址和电话、还有牛的性别、年龄等。在奥地利,每一块售出的生牛肉都能追踪到活牛的来源。
  阿尔卑斯山下的乡野洁净得如同天堂,即使游人刻意也难找到一块垃圾,更找不到被丢弃的塑料袋和饮料瓶。山下的村民们一直保留着爱美的传统,各种色彩艳丽的花朵被他们精巧地搭配在一起,再用长青藤将房前屋后装点得如同图画,每一栋房子都是一幅作品,吸引来人驻足观赏,久久不愿离去。
  萨尔茨堡东面的湖区充满了中世纪油画里的古典美。湖水是阿尔卑斯山上的雪融化后聚集而成的,清澈见底。岸边的房舍仍沿袭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大阳台,斜坡顶,鲜花簇拥。即使是山民们的木柴也堆放成一个个有形的图案。山顶教堂的钟声响起,静谥的乡村有了动感,那一刻发现此时的自己没有在童话里,也没有置身于中世纪。
  色彩的美丽就是图画,声音的美丽就是音乐,萨尔茨堡调节了声音,阿尔卑斯描绘了色彩,于是有了声音和色彩的萨尔茨堡便有了永恒的美丽。
其他文献
人物塑造方面,刘德华饰演的反派大毒枭,无疑抢尽了风头:病歪歪加一头白发的形象,家长里短的拖累,为人行事的精细、冷酷,“毒品有需求才有供应”、“吸毒者才最该死”的言论,这些都很真实、生动、有意思,刘德华的表演也逐渐从“明星”向“演员”过渡,还算合格。    近年港产电影在市场中陷入困局,在创作上反而有所突破,比如传统警匪类型片“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形式与江湖仁义的题旨,就已经不断被反动、被重建,或
期刊
宝宝喜欢五颜六色,因此也容易被颜色鲜艳的食物吸引。但妈妈们是否知道五彩缤纷的蔬果世界也能供给宝宝丰富的营养呢?  红色食物富含番茄红素、铁、维生素B族和胡萝卜素。其中最典型的优势在于他们都是富含铁质的食物,而铁是构成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红色食物可以增强巨噬细胞活力,巨噬细胞是感冒病毒等微生物的天敌,能够有效杀灭这些微生物,因此有防治感冒的功效。  !注意:不要给孩子吃生番茄,因为生番茄会使胃酸大量分
期刊
上一期,我们关注“摇晃婴儿”、“喂果冻”、“禁食治腹泻”等婴幼儿护理“雷区”,本期,我们继续挖掘“雷区”,继续“拉警报”!  雷区四  过早把尿把便  真实镜头:现实生活中,受老人经验影响,不少年轻妈妈在护理婴幼儿中采取强行把尿把便办法,目的是让宝宝身体干净些,少用一些纸尿裤或是少洗一些尿布。殊不知,几乎所有宝宝都会抗拒家长把尿或把便,往往哭闹不休,全身乱动,因为他多半已经习惯了用尿布或纸尿裤。 
期刊
梁振明  杭州市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生,医学硕士。  刘国昌  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中华小儿外科学会泌尿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微创及腔内泌尿外科学组委员。  谭美珍  主任医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常委,广东省健康促进委员会委员。  张喆  广州市妇女
期刊
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熏陶,一切似乎都带着浪漫优雅、风情万种的色彩。往昔,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情怀萦绕,让我们保留着纯真的记忆。    “流金岁月”(Sands of Time)是施华洛世奇2007春夏全新主题系列。在原创精神内,娜塔妮.歌莲.罗丽戈(NaThalie Colin-Roblique)构思出一系列原始狂野的首饰,摆脱一切束缚,叫所有生活在今日狂乱节拍中的女性,能够回复柔和气质和活出个性。深
期刊
宝贝的小活只求过程不求结果,可是妈妈的活儿可是关系到全家人的健康,马虎不得!清洁工作是非常辛苦又繁琐的事情,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脚踏实地做着。但是,如果稍稍理一下思路,在细节上花心思,我们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厨房:选对清洁剂最重要  厨房是接触油烟最多的地方,也是最难清洁的区域。按照从里到外,从难到易的顺序,厨房清洁可分三大部分:柜体、电器以及墙面。  柜体:用稀释的洗洁精或酒精去除油腻,
期刊
临近预产期,孕妈妈的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不知道子宫的不适感是因为小宝贝在运动还是迫不及待要想出来。虽说胎动和宫缩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是不少孕妈妈还是分不清二者到底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胎动  胎儿在妈妈子宫内伸手、踢腿、冲击子宫壁等的活动,怀孕满4个月后,即从第5个月开始母体可明显感到胎儿的活动。胎动的次数多少、快慢强弱等表示胎儿的安危。  胎动发生在局部。由于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活动撞击了子宫壁而使
期刊
颠覆传统  小宝应当家  以前,生活艰难,父母忙活生计,孩子们理所应当地承担了家中大小家务活,减轻家庭的负担;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长辈们不忍心折磨孩子、年轻一代爸妈重视智能发展、独生子女分外娇贵,宝贝们顺理成章成为了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能自己烧饭煮菜可被称作“神童”、能帮爸妈洗一次碗便可成为“孝子”。而待父母老去、子女成才之时,子女忙于工作、懒于生活,父母便气愤之极:  “是家庭重
期刊
夏日将至。随着高温的到来,肠胃越发慵懒了。胃肠的不问断“罢工”,直接影响宝贝们的生长发育,“唤醒沉睡的食欲”成为我们的首要工作……或许,简单的小果小菜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香橙黄瓜鸡蛋饼  食村:  黄瓜  橙子  鸡蛋  面粉  盐  黄瓜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里面加入少量水搅拌成泥状。  在黄瓜泥里面放人一个鸡蛋,搅拌均匀,放入适量的面粉,盐,鲜橙汁搅拌成稀糊状。  平底锅里面放入橄榄
期刊
除了最明显的特征男女有别,有何不同?身体发育方面  男孩的优势:男孩的骨架更大四肢更长,内脏比女孩更大,身体中肌肉更多,脂肪比例比女孩少。因此肌肉的力量,爆发力更强,肺活量更大,精力更旺盛,也更调皮好动。  女孩的优势:女宝的平衡性,柔韧性,肌肉耐力比男性更好,但因为肌肉力量较差,对关节的控制不足,所以与关节相关的疾病中女患者远多于男患者。  性格方面  好动的男弦:他们活动量大,自控能力差,容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