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对铸造纯钛表面细菌粘附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不同表面形态与表面粗糙度对纯钛在口腔内戴用0.5年后的细菌粘附量与种类的影响.方法常规制作纯钛铸造试件30个,分为皱纹形和不同粗糙度的平面形共5组.选择6名口腔粘膜健康的无牙颌受试者,在其上颌总义齿基托磨光面和组织面的不同部位粘固试件.戴用义齿6个月后,检测各组试件粘附细菌的情况.结果①患者个体因素对纯钛铸件表面粘附的细菌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细菌革兰染色分类影响不明显.②同一患者,试件表面粗糙度增加,细菌量明显增大(P<0.01),但细菌组成无明显变化;皱纹形试件比平面形试件滞留的细菌数量多,除G+球菌外,还附着G-球菌;相同粗糙度的2个试件,放于组织面者滞留的细菌数量比磨光面者明显减少(P<0.01),且前者粘附的主要为G-球菌和杆菌.结论从有益牙周组织健康的角度看,制作纯钛修复体时应尽可能采用平面形钛制修复体,磨改后应重视抛光,尤其是组织面.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腭部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观察微血管系统的构筑形态。方法发育正常头部标本14例,腭裂标本10例,血管灌注后通过显微解剖、X线摄片、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结果硬腭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腭大动脉。小动脉分支呈“树枝状”,微动脉平行排列,毛细血管结构松散。腭升动脉是软腭的主要供血动脉。软腭的血管网可分为3层。小动脉分支角度多变,毛细血管网结构紧密。腭裂者血管来源与健康人相同,但走行、分布上有自身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中国人正常前牙冠颜色的分布范围及性别、年龄对颜色的影响.方法以CIE 1931XYZ、CIE 1976 L*a*b*颜色空间为基础,采用人体牙齿颜色测量系统对162名20~73岁出生地为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省区人的1 944枚前牙进行切、中、颈3个位点的测量分析.结果①西南地区中国人天然牙的各色度指标范围为:L*42.383~67.428,a* -4.750~1.371,b*1.
目的探索髁突矢状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4例(15侧)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图像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随访.结果14例15侧约占下颌骨髁突骨折的31.25%(15/48),髁突前斜面纵裂处常位于髁突外1/3与中1/3交界处,在髁突后斜面,纵裂常位于髁突中1/3处.随访3~29个月:14例咬合关系均正常.结论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主要发生于髁突翼外肌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