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牧民新歌》的演奏技巧与音乐特点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l889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涌现出了大量的竹笛演奏家,演奏技法趋于成熟,竹笛作品的题材也益发广阔、丰富,而简广易,作为刘森风格的传承和发展者,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演进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魅力,创作的大量优秀曲目,流传至今,堪称经典。
  本文主要围绕简广易竹笛音乐开展研究,从乐曲谱例、风格特点、演奏技法等方面对文章进行理论支持,旨在为后来竹笛演奏者的表演实践和传承创新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竹笛;简广易;风格;技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新时代竹笛发展概述
  竹笛,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地成熟和淳厚。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音乐文化和竹笛音乐艺术得到了蓬勃、健康、科学和系统的发展。七十年来,竹笛音乐事业的发展是党和国家重视、支持和平推动的结果,也是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表演者、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迄今,竹笛演奏家可划分为四个时代。这四代演奏家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独具匠心,不仅创作了优秀作品,还在演奏技术上进行了探索与改进,推动了中国竹笛艺术的发展。笔者将重点研究和分析第二代竹笛演奏家简广易的竹笛音乐作品。
  二、简广易代表作品分析
  《牧民新歌》,是简广易于1966年创作的笛子独奏作品。这首乐曲是他竹笛艺术生涯中最经典的作品。乐曲的创作题材来源于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主要描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人民,家庭和睦,一派其乐融融的情景。这首独奏曲也被广大竹笛爱好者及演奏家誉为中国竹笛十大名曲,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乐曲之一。
  《牧民新歌》的曲式结构,借鉴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加上前面的引子,全曲为四部曲式,结构规整。曲式分析如下图:
  乐曲共分为四个部分,除去引子,全曲共157小节。全曲布局衔接紧凑,层次分明,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速度。速度随着曲子进行,越来越快,情绪逐渐高涨,在全曲最后达到了高潮,这一速度变化的特色也是全曲的点睛之笔。
  引子部分是共有六个乐句的散板乐段,有三次短暂的离调即羽调-角调-商调-徵调-羽调。
  乐曲以E调或者D调笛演奏居多,E调略显明亮,D调则较为浑厚。引子以打音和叠音开始,将人们带到宁静辽阔、绿意盎然的草原。
  后半部分旋律基本保持平稳,通过笛子吹奏一句无伴奏清吹的旋律,与前面伴奏旋律衬托形成鲜明对比,最后随着主音6的再次出现,伴奏部分通过富于旋律性的织体为之后的慢板进行铺垫,速度提升,整体的律动和伴奏音型向慢板靠拢。
  在技巧方面,多次出现了颤音技巧,不同于其他独奏曲的二度颤音,简广易在这首乐曲创作中大量运用三度颤音,准确把握了内蒙地区的风格特点,内蒙地区民歌是以三度音为主要基调,进行展开与创作。本段出现多处上波音、颤音的记号,皆用三度颤音来演奏。强弱记号、延长音记号贯穿整个引子部分,由于内蒙古民歌的音乐特色是长调,长调旋律悠長,气息延绵不断,旋律极富装饰性,引子中所吹奏出的音乐也符合长调的特点,忽远忽近,渐行渐远。为了表现内蒙悠远的长调,延长尾音,在引子部分,越来越多的演奏者运用循环换气技巧,这也是竹笛发展迅速的表现。在引子的创作中,简广易还运用了“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
  慢板A乐段为全曲的第二部分,极富歌唱性。技巧方面,这段出现了许多滑音,目的是为了给整个慢板润色,使其更加舒缓圆润。
  在慢板A乐段中有大量的三度装饰音,如多次运用三度滑音技巧,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演奏者也会乏味。所以在本段中,滑音处可以通过三度颤音代替,这种处理方法是为了让乐曲更加具有内蒙音乐风格,更具变化。本段值得注意的是,在吹奏时应当保持歌唱性,使用两小节换气的方法,目的是不打断音乐本身的流畅性,给听众呈现更加自然动听的音乐。
  第三部分是B段小快板,在节奏上层层递进,开始提速。主要是表现内蒙人民骑马的欢快场景。
  技巧方面,双吐、三吐,用来模仿马蹄声,配上木鱼的敲击,与笛子部分相互呼应。
  b段,旋律看似回归抒情,旋律悠长委婉,但是在速度上并没有放缓,而是紧紧衔接上一段小快板,这也是简广易老师的精妙之处,他在速度处理上逐步加快,运用连音、滑音和延长音符时值来让此段饱满、抒情。
  c段,简广易老师沿用了谱例的抒情段落,更加豪放热情,在调式上,从之前抒情委婉的羽调式转入了色彩明亮的宫调式,旋律高亢,中音区转换为高音区,情绪上更加激昂,为乐曲高潮部分起到了铺垫作用。
  最后一部分。C乐段,速度进一步加快,情绪也越来越高,表现出牧民骑在马上飞快奔跑的画面。
  在演奏技法上,连续双吐再次出现,重音也体现出它的作用,使这一段更加铿锵有力,豪迈奔放,最后随着一声嘹亮的马叫声,乐曲达到顶峰,随之结束。这一段的点睛之笔就是仿马叫,出现的4度颤音不能吹奏均匀,而是要由慢及快,才能把马叫声完美运用到这首乐曲中。
  三、音乐特点分析
  整首《牧民新歌》,简广易运用了多种演奏技法,填补了许多竹笛发展史上的空白。
  (一)蒙古长调
  蒙古长调是蒙古特有的歌曲。在旋律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无固定节拍、节奏循环规律,气息宽广,深沉动人;二,用密集的同音反复来构成颤动的长音”。简广易在乐曲引子部分使用蒙古长调的音乐元素,上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
  (二)仿马头琴
  马头琴因外形被雕刻成马头,材质、音色也符合内蒙人民的审美情趣,深得当地人民喜爱。与蒙古长调紧密结合,调式以小调为主,在演奏中通常会将调式音延长,“在演奏中体现出强烈的随意性。在实际演奏中,会大量使用三度颤音以及滑音”。简广易在创作中,将仿马头琴这一技术特点使用到极致,全曲多次出现三度颤音、滑音。
  (三)乐曲结构
  在曲式结构方面,《牧民新歌》采用了四部曲式,全曲最大的亮点在于速度变化,层层递进,速度逐渐加快,在最后一段达到高潮,也开创了竹笛艺术新型的创作手法。
  四、结语
  如果俞迅发是新中国第二代竹笛演奏家的第一人,其次即为简广易。简广易勇于创新和不断探索,集众家之长,开创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符合时代音乐审美情趣的笛子曲及演奏技术,最为广大爱好者和演奏者熟知的,就是《牧民新歌》。全曲多次出现的滑音、打音、颤音、花舌、双吐等技巧,是简广易将南北风格相结合的体现,整首乐曲并没有偏离内蒙的风格,丰富了全曲的演奏技巧。作品无论是风格还是技法,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值得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平.张平音乐文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 (7).
  [2]胡亮.简广易竹笛艺术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2008.
  [3]耿涛.简广易竹笛作品创作研究[J].中国音乐,2006.
  [4]树蓬.简广易笛曲创作诌议[J].人民音乐,1984.
  [5]周建飞.简广易竹笛艺术探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6.
  [6]张维良.竹笛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1(11).
  [7]扎木苏.马头琴艺术及演奏风格研究[J].北方音乐, 2017.
其他文献
期刊
面板堆石坝堆石料的开采,为保证石料具有良好的级配,应采用深孔梯段微差挤压爆破.介绍了景宁县三枝树水电站堆石料开采爆破试验成果.
当代中国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协同发展理念下各地区建筑教育的共同进步是提升全国建筑教育水平的关键。以60年来安徽省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结
膀胱癌临床常见,病情复杂,预后差。在膀胱癌的进展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作为肿瘤进展的积极参与者而被普遍认可。巨噬细胞作为膀胱癌肿瘤微环境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膀胱癌进展过
土钉支护技术具有材料用量少、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经济等优点,目前该项技术在高层建筑的深基抗开挖中应用较多,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还不多,介绍土钉墙支护技术在湖州船闸深基坑
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常见的病理亚型,由透明浆细胞或嗜酸性的肿瘤细胞构成,大约占肾癌的70%~80%。大多数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首次就诊多为肾外症状,该类肿瘤具有
乳腺癌肉瘤一种罕见的癌与肉瘤混合的恶性肿瘤,侵袭性高,易复发转移,晚期患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靶向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作为一种免疫治疗,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止肿瘤激活免疫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蛋白受体,阻止肿瘤逃避免疫反应,使免疫系统产生抗
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工程管理专业BIM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表明,BIM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位一体主体模型的良性运作、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