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建设:扎根地质事业39年

来源 :资源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nb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带着一腔热血投身地质行业,一干就是39年;他跋山涉水,见证了地质科学研究的从弱到强;他用青春,在大好河山中谱写精彩人生……他就是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一院院长燕建设,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地质专家。
  逐梦豫西山区
  在燕建设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挂着一幅《洛阳市地质矿产图》,豫西山区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1983年,走出大学校园的燕建设带着一腔热血走进豫西山区,开始了他的地质工作。
  “有次野外工作,经过伊河,正好赶上涨水,乘坐的橡皮艇翻了,随身携带的物品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珍藏的记着青春年华的日记本也被打湿了。”燕建设笑着说。
  野外地质工作很辛苦,也经常遇到危险,走着走着没有路是常态。“有次遇到一个比较陡峭的山峰,需要顺着半山腰那棵树下去。那时候,20多岁的年轻人,胆子也大,没有想着害怕,地质包往下一扔,爬上树后就往下跳,谁知身后一块直径两米左右的岩石块滚下来,直接从身边飞过,那个力量可是排山倒海的,把我吓得不轻。”那次经历,燕建设至今记忆深刻。
  牢记找矿使命
  在老一代地质工作者口中,长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女不嫁地质郞,一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把家还,背回一包破衣裳。”生活艰苦,枯燥重复,这些他们都不怕,只是寻找的过程充满不确定,常常让他们彷徨。
  “那时从城市来到大学,大学毕业直接来到山沟,不通车,没有电,人烟稀少,吃饭不便,特别是晚上,望着巴掌大一个天,点蜡烛,住帐篷。那时候的我,一方面不甘心放弃地质报国的理想,另一方面确实对工作生活环境有点灰心。”燕建设说。
  幸运的是,这片土地也没有辜负他的努力。一年后,燕建设团队发现了品质非常高的金矿,纯度达到60多克吨(克吨:指每吨矿石能够提炼出金属的重量),这是最好的肯定。当时他还写了一首诗寄给大学时的老师:“难忘昙花一现时,更忆寻常教诲语。熊耳山中铁杆草,献身地质做尘泥。”
  助力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环境地质学科服务对象向更多领域拓展,地质灾害防治成为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效。从单一地质找矿,到地质灾害防治,再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行,燕建设一直在前进的路上。
  近几年来,在燕建设的带领下,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一院确定把地质灾害防治治理等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资质申报升级,先后取得地质灾害防治勘查、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等3个甲级资质;加大服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继承担卫辉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巩义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汝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0年)》等;积极推动筹建省地质灾害协会,作为8家发起单位之一的主要负责人,主动向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省民政厅等单位汇报,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协会于2020年12月23日正式掛牌成立,燕建设担任名誉会长。
  谈到今后工作,燕建设这样说道:“我院将深入实施转型发展战略,融入自然资源,服务生态文明,力争打造一支国内一流的资源环境调查队伍,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
其他文献
初夏时节,走进沁阳市柏香镇西王梁村,整齐划一的庭院、干净整洁的道路、绿树成荫的树木……俨然一幅新农村的美景.然而,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个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脏乱、
期刊
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把握和运用好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河南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加速发展,不断出现一些农业新业态,现行设施农业管理政策滞后于新业态的发展,与此同时,设施农业用地需求量持续增长,用地管理还存在诸如选址难、复耕难、监管难等问题,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管理部门对设施农业用地规范管理的
初夏时节,漫步在漯河市沙澧河岸边,绿意盎然的柳枝在微风吹拂下轻盈地摆动;茉莉花、月季花等迫不及待地争相开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rn“自2018年启动森林漯河生态建设以
期刊
5月26日,河南省自然资源新闻宣传业务培训班在开封开班.培训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析全省自然资源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
期刊
8天,排查尾矿库133座,发现问题432个,提出整改意见442条……近日,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以下简称地矿一院)应栾川县应急管理局邀请,开展尾矿库汛前排
期刊
白天,手持地质锤、罗盘穿梭于大山中,现场进行野外调查;晚上,顾不上休息,抓紧编制项目报告……这就是张奕哲的日常工作.工作以来,他与山野为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用辛勤的汗
期刊
通过采用“智能云采集”技术,仅仅20余天,就完成勘探43平方千米……近日,由河南省地球物理空间信息研究院承担的山西和顺阳光占区域煤层气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圆满完成野外数据
期刊
“实施联合测绘既压缩了时间,又节省了费用,让我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近日,在郑州高新区,说起联合测绘的好处,万科城地块负责人徐双双高兴地说道.rn原来,万科城在申请
期刊
在孟津县白鹤镇落沟村的花椒地里,十多名村民正在挥锄松土、修枝整形,一派繁忙的景象.在阳光的照耀下,山坡上翠绿的花椒树迎风摇曳、生机盎然,不时散发出独有的清香,寄托着村
期刊
“山上小石掉,赶快躲藏跑;发生泥石流,绕道高处走;发现地裂缝,赶快告群众;泥石流危害大,遇暴雨会引发……”走进修武县云台山镇子房沟村,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标语随处可见,通俗易懂,格外醒目。  近年来,修武县自然资源局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每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安全防范教育为前提,以群众为力量,组织村民自治,科学制定防灾措施,确保了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教育培训到位  修武县地处太行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