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推动档案管理机制创新、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依据,提出了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及体系构成基本框架,确立了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的目标和途径,为实现我国档案管理有序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探索新途径。
  【关键词】档案保护;安全体系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档案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然而,我国档案管理体系中,由于档案资源数量庞大、管理层次复杂、发展不尽平衡等原因,一些地方档案事业管理尚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虽然不乏关于档案安全的制度和要求,但一些时候仍然显得过于零散、片面,甚至有部分缺失,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未能得到彻底遏制。当前,在各级档案部门加快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各级档案部门的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时代依据
  (一)加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应对我国核心档案信息资源被窃取的客观需要。冷战结束后,非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其中,能源资源、材料资源、信息资源是各国特别关注和必然争夺的战略性资源。国际国内并不鲜见的事例都反映出敌对势力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非法获取档案信息的企图,是新形势下必须沉着应对的严峻挑战之一。
  (二)加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应对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并对档案安全构成严重威肋、的客观需要。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海啸、风暴等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抗拒性,这些灾害对于档案实体的危害是巨大的,印度洋海啸、汉川地震、海地地震都是触目惊心的现实例子。2008年5月我国发生的汉川大地震,对当地及周边地区档案馆建筑造成了巨大破坏,对档案造成了严重损毁。据统计,四川省内阿坝、绵阳、德阳、成都、广元、雅安等6个重灾区的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共4257379卷,有612848卷档案处于严重受损的危房之中,全省有43915平方米档案馆舍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北川县档案馆1000平方米馆舍在地震中坍塌,档案被泥石掩埋,被雨水淹渍。这次地震对档案馆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给档案馆防治各种灾害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初步解读
  (一)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是指维护档案安全、实施档案正常管理、保障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为全社会方便服务等工作而进行的基础建设,包括档案保管环境,档案存储设施、档案利用设备、档案维护监控设备、档案抢救与恢复设施等。
  (二)安全全程控制。安全全程控制是指对档案从形成至销毁或永久保存经历的各个过程都要进行安全控制。具体如下:1、前端控制,采取一切安全保障活动之前的设计、规范、要求和准备。2、日常维护,对置于库房中的档案进行安全监控。3、灾难备份,其目标是力保恢复,及时发现,快速响应。4、利用与服务,对档案进行编研、展览、查档、复印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档案。5、恢复与抢救,依据档案的基本属性—原始性、真实性,在抢救恢复过程中将技术发挥最大化,对档案干预最小化,防止档案信息的损坏、删除、篡改和丢失。对恢复与抢救的过程进行记录,充分考虑这一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各种防护措施,避免对档案造成二次损害。
  三、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目标
  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前提是分析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论定位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争取实现基于高起点、实现高目标、开拓新局面。目前,国内外关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解大致有三层含义:其一,控制环境,降低风险。这里的“环境”是指档案保管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信息存储环境等,降低环境因素对档案安全的影响,最大可能降低风险。其二,建立安全保障平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使档案尽可能保持稳定状态。其三,对已经处于不安全环境中的档案,采取各种措施使其达到新的稳定状态,保存其信息的可读、可用和可藏。这三层含义包括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中的社会因素、管理体制、组织体系、策略、政策法规、安全保障技术或安全保护效果的评价等等较为宏观的要素。
  (一)整体化发展,构建社会化的档案安全保障发展平台。档案安全保障平台建设必须打破部门的限制,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领域的共建共享和联合,以技术力量、设备平台的利用融合为基础,构建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档案安全发展平台,解决各系统的互联和互通问题,针对存在的共同问题,合作研究,共同攻关。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既要兼顾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我国历史文明长期保护的目标。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技术中、保证档案信息的长期读取、无论实现现代技术还是传统技术要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所有技术的实施要具有可逆性和重现性,同时技术的实施要为将来档案安全体系的发展留有的空间。转型时期档案技术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需要健全和完善现有的安全体系、扩大研究范围、丰富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内容,寻求传统档案理论发展的空间。
  现代条件下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决定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它围绕档案主体工作而形成的,包括档案创新能力、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安全保护活动组织能力、业务拓展能力、事业发展支持能力、档案技术力量培训能力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档案机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积极配合。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对于档案工作及档案工作者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构建、研究和推广应用为档案事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BS 7799 CISO/IEC17799):国际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体系CISO 17799/BS 7799 Information Security Certificatior。
  [2 ] ISO/IEC13335-1:2004(IT安全的概念与模型)
  [3 ] ISO/IEC13335-2: 1997(IT安全管理与策划)
其他文献
期刊
高效发电机问世一种被称为“磁王”的第3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开发的“高效风力发电机”近日在河南省鹤壁市轻工电子研究所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这种专为小型风力发电、小水
期刊
期刊
【摘 要】由于中西文化的背景不同、思维模式的不同,致使中西图书馆文化精神的实质也不同。文章分析了在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的中西图书馆制度文化和图书馆管理思想、文化及其各自的特征。  【关键词】中西文化;图书馆文化;图书馆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不同,社会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社会环境制约的图书馆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中西方图书馆文化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一、中西图书馆制度比较  (一)西方
利用计算机以直线回归法分析便携式 X射线机的曝光曲线 ,求得回归直线方程式后对射线能量的选择具有可靠的指导意义。 Using the computer to analyze the exposure curve o
科学、客观地对底片进行评价 ,有利于保证检测质量、降低检测成本和缩短检测工期 ,提高经济效益。针对底片中常见伪缺陷、编号及标记错漏、标记摆放及底片黑度、底片搭接等问
【摘 要】本文所谈论的复合型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演变的一种最新模式,它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是供读者借阅的纸质型文献资源,而且还包括以网络技术连接为核心的多媒体计算机,它集电子型文献信息咨询、阅览、服务等为一体,全方位多角度的为读者服务的新型图书馆。笔者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复合型图书馆;图书馆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日益发达,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已经从单一的纸质型资源逐步向多元
我们通过本实验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诱导、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进行培养,获得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表达干细胞抗原、能自我复制,也具备干细胞的特征。
目的研究职业暴露柴油机尾气(diesel exhaust,DE)对人群细胞增殖能力和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2年选取117名DE职业暴露工人为暴露组,106名自来水厂工人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并检测工作环境中PM2.5和总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检测尿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