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有感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tong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罢路遥的《人生》,心中不免五味杂陈,书中主人公高加林那一波三折的人生历程,让我感触颇深。
  故事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一个年轻的农村小伙子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在村中担任小学教师,但后来被村长的儿子顶替,被迫成为一名农民。这时一直暗恋他的同村姑娘刘巧珍,用她的纯朴善良感动了他,于是他俩不顾村中的闲言碎语相恋。后来高加林因为他叔叔的原因进入了城里工作,遇到了他曾暗恋的高中女同学黄亚萍。她开朗活泼,却又专横任性。高加林开始与黄亚萍热恋,同时准备去她的家乡江苏。也正是这时候,高加林被人举报走了后门,他再次卷铺盖回农村,这时刘巧珍已经和别人结婚。
  高加林这跌宕起伏的人生,不禁让人感慨,这究竟是命运捉弄人,还是性格决定了命运?
  路遥先生并没有写完高加林的一生,他今后的生活会如何,我们不得而知。高加林的悲剧,说到底是他一手酿成的。现实生活中,不也有人如高加林那样,费尽心思却以悲剧告终。就像路遥在小说的开头引用柳青的那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人生的航舵不断向前驶去,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总会遇上大风大浪,若不小心掌舵便会沉入海底。因此在重要的选择之前,我们要用洞察力预测前方,用智慧、勇气和变通应对选择。“明者應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即使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但我们可以选择自然随性地活着。
  三毛曾说:“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这就是百味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出生、经历也会让我们面对取舍与选择时做出不同的判断。高加林也正是因为违背了本性而反被命运捉弄,最后以悲剧结尾。是的,命运与人的本性本就相辅相成。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路遥用平凡的人物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
  指导老师:张志先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国画家关山月是广东阳江人,其家庭原是书香门第,其祖父鹤俦公是清朝的拔贡,在当地颇有名望,家中曾有过十多亩田地,还有一个书斋,书斋有一个种满各种花卉的花园,相当雅致。其中园内种植的几株老梅成为了关山月少年时描摹的天然粉本,据关山月回忆,他常画梅花为题材的作品与其童年学写梅不无关系。关山月的父亲关籍农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教书先生。但在关山月出生的时候,由于其父不善经营,家道已经开始中落,可以说他童
期刊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阴历七月七日,李煜
期刊
未识宋词前,我最爱唐诗。  恢宏的大唐气象呈现在波澜壮阔的唐诗之中,挥洒自如的盛世大国风貌深深吸引着我:殿内是文治武功君臣对和,殿外是烟火人间歌舞升平,热烈的、浪漫的、多情的、决然的、幽默和洒脱凝聚着唐的非凡气度。  与唐相比,宋拥有更成熟的一面。他以细腻、老道、坚定、含蓄、独到的处事方式,在苦难中发掘出残破的美。唐如贵族公子,展现着他的风流和潇洒;宋似沧桑男儿,他于风云激荡中静静观看,细细倾听,
期刊
胡松涛  在七大预备会上,毛泽东说:“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实验区。”他在《论联合政府》中自豪地说:“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这几项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在中国境内,只有解放区是彻底地实现了。”  中共落脚陕北之后,苦心经营这片土地。毛泽东说,边区一定“要做得比全国都好,不但成为抗战的堡垒,而且要成为模范的抗战堡垒”“使边区成为民主的模范,推动整个国家的民主化”。“边区的作
期刊
小时候,最喜欢、最期待的時间就是周五放学,我不是跑到公园滚了一身泥巴,也不是要和小伙伴们玩游戏,而是急着享受走进家中,窜进鼻腔里鲜美的排骨香。如今这种令人陶醉的香味,已随着爷爷的逝世飘散了。  记得我刚上小学,每周五的晚上, 我一进家门就可以闻到那从厨房飘散开来的迷人的香气,来不及洗手,便飞奔到厨房跟爷爷要汤喝。爷爷总是说:“快了,马上就好!”我只能坐在餐桌旁等待着莲藕排骨汤熬好。只要是爷爷熬骨汤
期刊
每次去外地旅游,不管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田园,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的湖泊,还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都市。在享受风景的同时,妈妈总会教导我小心陌生人。那些绑架、抢劫的案例成为了她的最佳材料。这也使我从小养成了警惕对待陌生人的习惯。 但是那次去日本北海道旅游的经历,却使我改变了看法。  那天我们迷路了。我们茫然地站在十字路口,看着雪花飘落。由于温度过低,手机
期刊
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然而母亲的笑容却令他梦萦魂牵。当他得知母亲要来,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去城外迎接母亲。母子相见,孟郊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不禁怆然饮泣,感慨万千就熔铸了传诵千年的《游子吟》。  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在他的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终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
期刊
缘起,我们相遇于黄昏之下;缘落,我们消失于尘埃之中。茫茫人海之中,我们的相遇是那么意外。  知音难觅,遇见了便是上上签,我们如同伯牙与钟子期。我所言,你皆懂,我所念,你皆知。匆匆而来,又匆勿而去的是过客。不在一起,却仍有联系的是朋友,而你是逆光而来不会离开的人,是我亲爱的闺蜜。  在青春最懵懂最迷茫的時候,命运使我们相遇,这是我的幸运。步入高中的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为了眼下的成绩、交际、生活而焦
期刊
假如你是一束陽光,请你照亮一片黑暗;假如你是一滴雨露,请你滋润一寸土地。  近日,香港著名影视明星吴孟达病逝,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被亲切地称为“达叔”的吴孟达,一直都在演配角,为什么他的去世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  “达叔”虽然是配角,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有“黄金配角”的美称,同时他也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正因如此,人们才尊重他、敬爱他,以至于一个配角的去世都能引起轰动。  纵观“达叔”的影视生
期刊
一座木塔、一件青瓷、一把琵琶、一段说唱,藏着古老中国的技艺密码。曾几何时,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职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古老的技艺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工匠精神却永不过时。  术到极致方为道。《庄子·达生》中有载:“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而他在每次开始削鐻时都会斋戒七日,以求达到凝心聚神、物我相忘的境界。对当代的大国工匠来说,极致就是和机器拼精度,让“精”再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