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策略分析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小学生们的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授文化知识方面,而是越来越注重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为了有效提升班主任的德育引领工作质量,促进小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注重言传身教、注重学科引领、注重家校结合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策略。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德育教育
  小学正是学生们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学生们各项行为习惯养成的初步阶段,作为班主任理应担负起对小学生们的学习和思想的引领工作,做好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们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做人。因此,本文作者立足实际教育经验,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一、注重言传身教,用行动引领学生德育意识
  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教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是小学生们除了家长以外接触最多的人,而且小学生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小学生们的行为习惯。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引领小学生们德育意识的形成。
  例如,我带领的班级在小学二年级时,由于学生们都彼此熟悉了起来,也没有了一年级时对学校环境的陌生,导致班上自习课的纪律就不是特别好,说了几次也没有太大的效果。于是,我就转变了管理方式,不再强制性的对学生们进行管理,而是在自习课时带着书或者教案来讲台上坐着,专心地进行备课或者学习,丝毫不受学生们影响。开始的时候班上还是有窃窃私语的声音,但是过了大概有3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学生们也开始自觉的拿出书来学习或者写作业,班级纪律也是越来越好了。自此,我深刻体会到了“身教大于言传”的意义,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不是靠强制性的约束,而是需要正确地引导与感染,来帮助小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识。
  二、注重学科引领,实现知识与德育的融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小学教材也进行了改版,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增添了很多德育教育内容,我们班主任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要注意将文化知识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进行科学的德育延伸,使学生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进一步深化小学生们对知识的认识,并有助于提升小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例如,在我执教的小学数学学科中,其中有一部分是带领学生们学习《可能性》,在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学习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学习可能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认识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条件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们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并会正确表述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课堂教学中我就为小学生们引入了“摸球”游戏:将班上的学生按性别分成两组,男生一組,女生一组,每组指派10名学生进行摸球,没人摸一次,摸到红色球多算女生赢,摸到蓝色球多算男生赢。根据摸球结果引导小学生们分析游戏的公平性,引导学生们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教育小学生们认清生活中的“抽奖”陷阱,引导小学生们不贪小便宜,不要因为奖品诱惑而造成不理智消费,以培养小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三、注重家校结合,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家长是小学生们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也是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所以,我们班主任作为家校沟通的“纽带”,在任何时候都要注重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们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助力良性家校共育合力的形成,共同关注小学生们的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我们班建有班级微信群,每个小学生的家长都在这个群里。我会不定期的将学生们在学校的表现,以及班上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分享给家长,促进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生活、学习情况及对学校教育情况的理解与掌握。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侧面了解小学生们的特性,与家长们交流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经验,给予家长们正确的教育指导与帮助,促进家校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相互信任。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家长们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家庭学习环境,在家里“说文明话、办文明事”,不要总是以家长的身份来要求或者约束孩子,不要只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要学会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和亲密的沟通关系,在协商与交流中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项目”,而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不仅应该当好班级的引领者与管理者,还要用行动引领学生的德育意识,寻求科学的方法,寻求知识与德育的融合,并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小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为小学生们将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小学生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闫清馨,刘晓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7):37-38.
  【2】赵启航.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3-13.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我们幼儿园里2016年出生的二孩宝宝有24人,越来越多的二孩进入家庭中,随之家庭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家庭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大宝出现了种种异常及问题。大宝在二宝出生后的俩三个月里,他的认知被颠覆。在幼儿园里许多大宝出现了“妈妈只要二宝,不要我了”的行为,大宝从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幼儿园室内晨间锻炼活动的实践,总结了幼儿园室内游戏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策略:一是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采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二是与主题活动课程整合,明确游戏活动的方向性;三是观察与指导幼儿行为,提高幼儿自主游戏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室内游戏;晨间锻炼;策略  幼儿园室内游戏活动与户外游戏活动相互补充,二者的有效组织与实施,将极大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由于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在
期刊
摘要:为有效提升初中班主任的班级德育教育管理效率,提升初中生的德育品质,本文主要从提高班主任自身修养、注重学生心理发育及营造民主班级管理环境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注重班主任 德育教育 管理 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文化教育方面,把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也提上了日程。所以作为初中班主任,不仅要管好班级学生的文化学习,还要做好
期刊
【摘要】在我国普及高中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入学率的升高也带来了后进生数量的增加,高中阶段是学生升学压力较大的时期,因此,教师要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革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化学后进生转化的有效策略,注意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其对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后进生化学素养的提升,促进班级中同学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高中化学;后进生转化;方法研究  【正文】教师面对的学生水平是层次不齐的,对于
期刊
摘要:本文中的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从多样化教学、语境教学以及合作性教学进行着力,从而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主导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教学;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
期刊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也是对班集体成员进行德育、心理健康等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试梳理笔者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渗透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以班级体建设为中心,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力推进课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一、以班级体建设为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
期刊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由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段落形式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而区别于具有叙事性、文学性的连续性文本。其本身具有概括性强、醒目、简洁等优点而又契合学生在现今时代提升自身快速信息汲取和处理能力等的需求,且利于其对文字工具本质的掌握,而理当成为现代语文教育所应纳入的一项重点内容。本文便就此内容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教学做出:对非连续性文本结合课内文本的引入、对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的渗透、对语言文字
期刊
摘要:体育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和理论界也明确提出,体育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训练难度太大,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控制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加强对不同教学环节的合理控制,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作用和优
期刊
摘要:幼儿园开展足球户外游戏是合适的,它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基础体能素质,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在混龄足球游戏中,幼儿们的年龄参差不齐,彼此间有如兄弟姐妹般亲密,幼儿们能够感受家庭般的温暖和和谐,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为后续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户外活动;足球游戏;混龄;开展策略  混龄足球游戏是培养幼儿优势智能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的最佳运动。科
期刊
教材分析:教材提供了充满童趣的“小鸡吃食”的主情境,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知识主线,来进行10的加减法的教与学。由于我们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加减法的在计算学习中非常重要,是后续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知识基础。  本节课提供的情境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情境图,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师生可以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情境进行再加工和重复利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