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鸿儒魏了翁 政学武艺名节全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13106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历代名臣、武将、文人高士难以胜数,其中一些可谓家喻户晓,但也有人在后世知晓度不高,如蒲江魏了翁。身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一代名臣、书法家,他的声名事迹在蒲江当地或还有人了解,但在大成都范围内却被人遗忘。作为成都历史文化名人的代表,魏了翁应当被更多市民知晓并记住。
  善陈直言的名臣良将
  魏了翁1178年生于蒲江。据说,幼时的魏了翁聪明好学,幼时从兄长们入学,并显得少年老成。稍长后,他的聪明才智很快显现出来,可日读千余言,过目不忘,被乡里称为神童。15岁时,他就写出了很有水平而震惊乡里的《韩愈论》一文。
  魏了翁家族一门好学成风并诞生了七位进士,在蒲江乃至成都都是历史上少有的书香门第、文人世家。魏了翁少时亦由科举进入仕途,其人可谓文、武、艺三全,是一代名臣良将、硕学鸿儒。他一生辗转四川多地、京城及湖南、湖北、江苏等地为官,最高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
  魏了翁为官正直廉明,善陈直言,处理政事总以教育感化百姓为主。在任广汉知州时,他见到当地百姓生活甚苦,便想办法制定政策免除穷苦百姓拖欠的赋税。后来,魏了翁转任眉州知州,礼贤下士,既尊敬德行高尚的老人,又提拔年轻有为之士,利民之事,知无不为。不久便使当地士人信服,民风为之一变,其政绩也名闻朝野。在潼川路任职时,他又多次向朝廷请赐表彰理学大师周敦颐等人,为学者树立风范,极大地提升了理学派的声望,为宋以后理学独尊的局面奠定了基础。此外,魏了翁在各地方为官及入朝后,经常询察民情,见一些高官显贵大权独揽,废法纪,致政权腐败的情况,他多次向皇帝上疏请求整顿朝纲。1224年,魏了翁任起居舍人,掌记录皇帝言行和国家大事,他一再对皇帝谏言,政事变化要依人心向背,应遵从天命,严守法令,集思广益。理宗执掌天下后,据说不是夏季天空却有雷电之声,因而内心终日不安宁。魏了翁趁此进言,“天子之心安宁的道理在于天。陛下內心不安宁寻求解脱,那么对天地就要像对待母亲那样,召见群臣要亲切,做事情都要探求事情的反面,国家才能巩固,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如果皇上态度不明,社会风气浮浅庸俗,那朝内将没有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面临危难也不会有为气节而牺牲的勇将。”
  1235年,魏了翁因熟知兵书、兵法而被皇帝派去督视江淮京湖军马。此时恰逢江淮督府长官去世,便把江淮府全部政务托付给魏了翁。那时又正值元军侵犯宋境,且战事失利,朝廷惊慌,便临时指派魏了翁担任边关军事指挥官。魏了翁启用有勇有谋的军事人才,重申军规,严明军纪,并身先士卒,加强练兵,上下团结一心,奋勇杀敌,很快就击败了元军的进攻。其后,魏了翁便被提升为朝廷最高军事长官。
  1237年,魏了翁因病提出辞呈,皇帝未允并改任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八月的一天,魏了翁直接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当理宗知道魏了翁去世的消息时,十分悲痛,追封他为太师,谥号文靖,赠秦国公。
  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魏了翁一生最高的建树当数其学术与教育。他的诗文造诣很高,学术思想上极力推崇朱熹理学,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他融会朱熹、陆九渊的理学思想进而转到心学立场,所创学派称之为“鹤山学派”,是继“三苏”之后在四川乃至全国都影响深远的学派,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席位。他为后世留下多部文集如《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九经要义》163卷、《周易集义》《周礼井田图说》《古今考》《经史杂抄》等,词集《鹤山长短句》,诗歌收入《全宋诗》,其学术诗文成果十分丰富,对后世学术界亦有深远影响。
  魏了翁在教育方面功高德远。1210年,他在回乡为父守丧期间,在家乡白鹤山筑室,兴建了鹤山书院,广泛收徒授业,一年后书院弟子参加“秋试”,四川省的前10名有8名(且含省状元)出自其门下,从此轰动四方。他在蒲江鹤山书院及附近邛州书院讲学达11年之久,为家乡培养了许多人才。此后鹤山书院一代代维系,成了蒲江文脉的根基。后来,他在贬官和转任时又在湖南靖州、江苏苏州两地开办了鹤山书院。书院声名远播,人才辈出,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影响。至今,两地的书院都修缮并保存完好,成为当地重要的文物胜地。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授徒的业绩与影响,泽被四川、湖南、江苏多地,并为各地人民世代纪念和传播。
  除为官、治学、办教育之外,魏了翁还是成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书法家,艺术成就不同凡响。关于魏了翁书法,明人陶宗仪《书史会要》和明人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均有记载和评价。特别后者称“宋人能善篆(书)者,颇多于唐,蜀魏文靖公至今为人所称”,可见其书法影响已达数百年。至今传下魏了翁的墨迹有草书《文向帖》和行书《提刑提举帖》。其行草书取法传统经典,风格纯正,结构俊美紧凑,笔画灵动潇洒,爽朗多姿,可见其洒脱自在、清新醇雅的一代大儒名士之风。
其他文献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8000余字,报告回顾了“十三五”开局之年取得的成就,并部署了2017年九大工作任务。  经济稳中向好:  工業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长8.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  还有困难和问题:  一些地区严重雾霾频发;一些重大安全事故令人痛心;涉企收费多、群众办事难等问题仍较突出。  
期刊
为及时、全面、深入了解和反映基层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党刊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宣传教育的桥梁作用,《先锋》杂志在成都市党政机关、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设立基层联系点,截至目前已完成70个点位的建点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基层联系点的党员干部如是说——  结合天府新区实际 发挥国企引领示范作用  本次党代会是在成都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
期刊
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农业部农产品市场预警专家组成员、农产品加工专家、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跟踪分析与研究。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对四川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重点为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结合当前成都发展的方位与态势,成都市委、市政府在深入研究后,决定在全市区(市)县和有关部门中实施对标管理模式。2月27日,成都市对标管理工作动员会举行,会上总结交流了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对全市对标管理工作进行动员、谋划和部署。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区、双流区、金堂县、市经信委、市建委就推进对标管理工作情况作了交流发言,其他52个
期刊
2017年,成都市国资系统将围绕成都市委“157”总体思路和国资国企中心工作,按照“2+2+2”工作部署,努力推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快转型和引领城市发展取得新成绩。  切实履行“两大基本职能”  坚持以实现国有资產保值增值为出发点,以引领和支撑城市发展为落脚点,勇担使命,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国资国企的职能职责。  一是努力确保国有资产运营安全。围绕国有资产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着力抓好国有
期刊
聚焦2017年,成都市教育工作将紧紧围绕成都市委“157”总体思路,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都教育人将继续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务实作风,为加快实现“学有良教、品质卓越”目标而努力。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着力抓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区遴选工作。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大学
期刊
“以前总觉得党建工作是很空洞的,组织生活比较形式化、程序化,最多就是集中开开会、谈谈心。现在才发现原来党建工作也可以有形化、有情化,使得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国税局的一名党员如是说到。“健行锦江·厚载国税”文化品牌、“国税12345”党建工作法、“服务不打烊,中午也办公”……一个个品牌犹如一张张名片,传递出的是锦江国税党建工作的新风貌。  锦江区国税局紧扣“党建·税改·作风
期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新引擎,是各地寻求经济转型的“核心”动力所在。郫都区作为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打造这一新引擎的“示范”者,始终把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一号工程”,紧扣“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发展定位,对标硅谷和深圳南山区,聚焦菁蓉镇,厚植双创沃土,引进新型孵化器38家,聚集各类项目1392个、创客1.28万人,初步形成创新创业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局面。  
期刊
1日  市委書记唐良智,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成都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推进工作会。朱志宏、刘仆、王波、罗相水、苟正礼、刘守成、刘宏葆、张正红参加。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与彭州市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调研四川石化公司油品保供和治污减排工作。张正红参加。  2日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调研全市音乐产业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韩春林、张正红参加。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会见雅
期刊
为了推进温江区“资本下乡”项目落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和温江“北部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定位,寿安镇在工作中积极探索角色重构,着力解决项目“推进慢、实施难、后患多”等问题,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实现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赢。目前,寿安镇特色村落首批项目——“在水一方”帐篷客酒店项目稳步推进,为寿安全域旅游打开了新局面。  政府+企业+群众,实现项目服务从“主导”变“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