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65002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gfdjligjregjmr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5002是以培矮64S为母本,扬稻6号为父本配制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1997年经过武安、车逻、司徒三点百亩示范方高产栽培和全国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比较试验,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米质优,全生育期约150天,比汕优63长3~5天.一般亩产稳定在550KG以上,比汕优63增产10%以上,高产田块亩产可达750KG.主要栽培技术应掌握建立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主攻早发,争足穗大穗,提高结实率.
其他文献
通过1996~1998年在吴江市多点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每亩用拮抗菌Ⅱ号250ML,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到85%~90%,药后15D仍有85.2%的防效.拮抗菌Ⅱ号具有互补增效的作用,药效略高于
分析了最小区域条件下求解圆柱度误差的研究现状,针对圆柱度误差评定中多于四个变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实数编码的多种群遗传算法求解圆柱度误差的优化方法,阐述了算法的
利用马卡小麦的强耐湿性创造新的耐湿种质曹阳蔡士宾方先文朱伟(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近10年来,南方冬麦区在小麦耐湿性鉴定中筛选出一批耐湿品种资源,但缺
通过研究不同降水型天气对棉株生长发育与促控效果的影响,总结出3种基本类型与5种组合类型,并根据各种类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栽培对策.
1996年秋播至1997年夏熟,在宝应县城郊乡112亩农田中进行稻麦两熟超高产栽培,实现年亩产1250KG.主要技术是:选用稻麦优良品种,小麦品种为扬麦9号,水稻品种为扬稻6号.小麦栽培
锐劲特对多种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初探薛智华张夕林张谷丰张建明张洪进(通州市植保站226300)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三化螟是通州市水稻中后期的主要害虫,三代纵卷叶螟、三
雷达作用范围和遮蔽盲区的快速计算和三维表现是复杂电磁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抛物方程建立了雷达探测范围的数学模型,对于三维地形遮蔽雷达作用范围形成的盲区,采用碰撞
会议
通过对特优559的播期试验、长秧龄密度试验、肥料运筹、密度试验以及对高产田块群体动态的观察、大面积生产示范高产田块的调查,初步摸索出特优559的高产栽培技术.
在高产条件下,扬麦158生长后期喷施惠满丰,有利于出穗后的干物质积累和单穗重的提高,可减缓开花后的LAI下降速度,延长绿色叶片的光合功能期,提高经济系数和粒叶比,加快光合养
水稻机摆秧特点及提高摆秧质量的途径颜景秀陈建国程三六杨新春张文毅张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南京210014)(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姚月明沈明星冯端兴(江苏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