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谈话导入
  1. (课前播放《送别》)同学们,悠扬的歌声诉说着送别的画面。送别,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我们欣赏过很多“送别”。谁来给我们背一背送别诗中的经典名句?
  2. 今天,我们要目睹、聆听、感受一场已穿越千年,仍被人们传颂的送别,那就是——《黄鹤楼送别》。(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鹤”字,要写紧凑)
  3. 送别,是古往今来许多人难以忘怀的场面,弥漫着淡淡的忧愁和深深的祝福。那么,怎样写好送别场景,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任务。
  【設计意图】新课伊始,由背诵送别诗引出《黄鹤楼送别》,不但能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积累,而且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自然过渡到文本的学习。
  二、 初读感知
  1.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第25课,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送别”场景的?
  2.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 出示词语: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誉满天下暮春三月
  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1) 学生认读词语。
  (2) 其实,每个词就是一道风景,每一个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只要你用心地去读一读、想一想,就能看到一幅幅别样的风景。那你从这些词语中读到了什么呢?
  (3) 交流后诵读词语。
  【设计意图】从美读词语开始,进入文本、体验情感。这都为学生感知文本、理解内容、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做铺垫。另外,每个词都有内涵,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体现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三、 诗文对照,有情朗读
  1. 初读“一首诗”。
  (1)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诗。
  (2) 指名读,正音,点拨读出节奏。
  (3) 再读一读课文,我们能不能从文章中找出与诗句相匹配的句子呢?同桌可以讨论,找到后把它画下来,在对应的地方写下诗文,再读一读。
  (4) 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5) 诵读古诗。
  2. 课堂小结。古诗短短28个字,却字字含情,句句动人,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下节课,我们将跟着作者登上黄鹤楼,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两位好友离别的场景,去感受那一份离别情。
  【设计意图】这首诗很多学生已经能熟读成诵。诗意在文中有现成的文字描述,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就可以准确理解诗意。学生从一年级学习《咏华山》一文开始,多次学习此类课文,正确找出表达诗意的语句已能熟练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感受“一片情”。
  四、 写好场景,关注人物
  1. 朋友分离,心中不免依恋、伤感,轻声自由读课文第2、3自然段。哪个词能表达此时两人的情感?(依依惜别)。
  2. 作者是怎样描写两人离别时的情感的?(动作、语言)
  3. 画出描写两人动作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两人内心的情感。
  (1) 哪个字隐秘地表现了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感?(“藏”)
  (2) 探究学习:为什么要用“藏”字?从这个“藏”字你读懂了什么?
  4. 不忍离别终须别,李白举起了酒杯,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李白的这杯酒,品一品其中“情”。
  (1) 言为心声。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品出怎样的“情”。
  探究学习:从“一杯酒”中品出怎样的一份情?(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充分交流:从哪里感受到什么)
  预设:敬仰之情——“您”“夫子”“老师”“兄长”。(李白被称为“诗仙”,他自信、豪迈,不向皇帝折腰,却为什么对孟浩然如此敬仰呢?(学生交流资料,教师补充《赠孟浩然》)
  难舍之情——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面。
  感激之情……
  (相机学习生字:“谊”——许多人会误读为第二声,正音,朗读“情谊”)虽然他们俩年龄相差几十岁,但却志趣相投,有说不完的话,这就是“情谊”。
  (2) 你认为李白酒杯中还仅仅是酒吗?有感情地朗读话别的语句。
  5. 写场景离不开人物的活动。在人物的动作语言中,我们能捕捉到流淌于心灵深处的情感。看看课文,除了写人物,还有一些笔墨描写了什么?(景色)作者为什么要进行景色的描写?
  【设计意图】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这个美丽的地方有着太多美丽的故事。引导学生读送别的句子,找到关键词,能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一杯酒是李白和孟浩然的告别方式。引领学生聚焦于这杯酒,品读其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两位友人之间的深情,也是很好的言语训练契机。
  五、 写好场景,关注景物
  1.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仔细读一读,想象画面,想一想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 学生交流写景语句,出示:
  (1)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2)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3. 指名读第1句。相机学习生字“暮”,理解“暮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了早春季节的景象,暮春时节是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语描述。
  探究学习:朋友离别应有许多的不舍,为什么开篇却写“繁花似锦”的景象?(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点出送别的环境,令人感觉虽有离愁,却很美好)
  4. 指名读第2句。这是文中又一处写景的文字,看看这里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讨论,交流:这里的描写,写出了李白眼里看到的情景)   探究学习:此时的李白,面前千帆竞过,为什么只看到眼前这一“帆”?(学生交流,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点拨提升)
  这份深情厚谊,李白在诗中有没有表达出来?(生交流,读古诗)
  5. 师:你看,詩仙只用两句话就把它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诗的后两句)然而,诗中却没有出现一个“情”字,“孤帆”是景,“碧空”是景,“长江”是景,但我们体会到的却是其中深深的情,这就叫借景抒情。诗仙李白借眼前景,道心中情,含而不露。言有尽,意无穷。
  【设计意图】在学生感悟到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深厚的情谊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欣赏画面,借助音乐的渲染,进行感情朗读。此刻,学生定能读得入情、动情,语言的表达也充满了浓浓的情味,课堂也推向了高潮。
  7. 映示已学课文片段,交流景物描写的用处。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亮如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
  ——《林冲棒打洪教头》
  “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黄河的主人》
  8.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文章时,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经常会进行一些恰切的景色描写,借景抒情。
  【设计意图】文章只是个例子。通过这些文本实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法。
  六、 小结提升,拓展延伸
  1. 一首诗凝聚了一生情,一份景烘托了这份情,一杯酒表达了这份情。再读这首诗,一定能读出不同的味道。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在时间长河里闪烁光彩。(理解“脍炙人口”,映示“脍炙”的古文字,学生借此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 古人描写送别的诗句很多,李白的送别虽有一点伤感,但多了一份辽远,多了一份豪迈。(齐诵)
  【设计意图】课堂结束,再次诵读。这不仅使课堂教学过程首尾呼应,而且更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意更明、景更清、情更切。此刻,学生通过动情充分地朗读,表达出学文后的真实体悟——那片景,那杯酒,那首诗表达的那片情。
  七、 延伸拓展,布置作业
  学习“文包诗”的写法,课后,根据高适送别诗《别董大》,将它改写成一篇文章,注意写好景物,写好人物活动。
  【设计意图】语文教师要具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要注重知识的拓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后布置学生“诗改文”的写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定能得到充分锻炼。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讲述了对常见的桥面结构层病害采取维修的方式来达到以较小的经济代价来保障桥梁运行使用功能的实例,并通过实例对桥面补强层加固维修法的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过程中的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小额纸币和硬币的流通及需求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措施.基本思路和方法: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推行小额人民币塑料币和硬币轻量化,寻
[摘 要]  中共二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几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唯一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出席的会议。中共二大并不是如某些学者所言,是陈独秀应对马林和共产国际的一次紧急会议,因为会议的举行本就是在中共计划之内的。中共二大也不是陈独秀带领年幼的中国共产党试图摆脱共产国际命令的一次尝试,恰恰相反,中共二大是一次积极贯彻共产国际重要指示精神的会议。会议不但充分吸收了共产国际二大决议和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
胃是形态位置多变的空腔脏器,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镜及活检病理诊断是传统的检查方法。内镜超声、MRI及核素扫描对胃疾病的诊断各有其价值。胃的CT检查开展较迟,20世纪9
一、 自读课文,认读生词  1. 教师范读,正确引领。  (1) 师:今天,我们讲一则小动物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动物过冬》。(学生读课题)听老师来读一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里讲了哪些小动物?  (出示“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词卡,学生认读,正音)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范读不仅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也便于引导学生整体进入课文,更好地感知课文。  (2)
期刊
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门通过运用技术、经济、法律等手段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及投资效益的综合性学科.探讨如何控制基建项目工程造价,既是适应经济形势、政策法规的变化需要,
主要针对法国经济放缓的原因及对策展开研究。首先,对法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指出法国经济放缓的具体表现。其次,对法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法国经济增长
苏教版四上课文《珍珠鸟》,改编自冯骥才先生的同名作品。初读之,不难发现,文本由两条线索铺就而成:其一,人于鸟的呵护关爱;其二,鸟于人的逐步信赖。当笔者循着两条线索,再次走进《珍珠鸟》,猛然发现:“我”对小鸟的“爱”真是无处不在——从开篇第一个字,到文末最后一个标点,这份“爱”就如一泓清泉,在文本的深处悄然流淌;与此同时,小珍珠鸟对“我”的亲近、信赖之泉也悄然而至。直至小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的那一
期刊
建筑行业是现代社会中,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可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优良的环境.目前,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支撑国家经济的重要产业,但
教育部对普通高校进行本科教学评估,是加强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建设本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