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设计及应用探析

来源 :中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7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世界的发展而言,电力是基础资源,智能电网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电力浪费问题.现代电网的趋势是智能,在智能电网中,最基础的结构与部分是智能变电站,价值为发电与用电枢纽.在网络技术、在线监测等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今的变电站已经变得十分智能.凭借着出众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水平.本文将以智能变电站特点、功能与优势为切入点,探讨电气自动化设计内容,研究合理使用方案.
其他文献
人之初,住石屋,可见人类与石的亲近渊源。很多有影响的造型艺术往往与石有关,如:石窟、石器、石雕、金字塔……今天要留给未来的、最长久的其中肯定会有石头的影子。小时候
  当前我们国家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开展的越来越多,飞机也已经成为了人工增雨的主要手段,另外,由于飞机可以直接进行穿云观测,获得气溶胶、CCN、云粒子等的空间分布信息,飞机探测
会议
  气象观测是天气预报等气象服务的重要依据,地面气象月报表是最重要的气象台站积累的气象情报资料原始档案,本文根据测报软件格检审核A、J文件出现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一些处
  气象台站元数据是气象观测记录的重要背景信息,是订正气候资料序列的科学依据,是分析和应用气象数据所必需掌握的基础前提。本文以大连气象台站元数据信息为例,分析了站址迁
  随着自动站仪器运行年限的增加,自动站出现故障的频率提高,常出现记录异常或缺测,导致测报人员对数据文件处理不当。为了减少错情,提高质量,笔者通过大量实例总结了自动站故障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业务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保障业务能力不高、研发与能力储备不足、保障
会议
  本文采用WRF模式研究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云降水形成的云微物理过程差异.运用WRFV3.4.1分别针对发生于2009年7月25~29日青藏高原,以及2008年7月20~22日四川盆地的强降水过程
会议
 
期刊
  通过对GIS技术的深入研究,采用B/S模式,实现了对山西省气象设备分布与采集数据的可视化管理、气象设备的历史数据回放、气象设备智能化诊断以及自动触发发布预警短信。该
  近年来,由于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影响和破坏。本文通过研究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多功能预警信息接收终端,该接收终端不受地面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