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唱和诗帖》稳健典雅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是诗人,也是书法家
  
  
  严老师:宋代诗人朱熹,你们都很熟悉吧?
  小鹏:是的,我最喜欢他写的《观书有感》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严老师:这首诗家喻户晓,我也喜欢。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理学家,又是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来欣赏朱熹的《城南唱和诗帖》。
  小钰:这里怎么看不到朱熹的名字呢?
  严老师:朱熹,字元晦。你们看起首的“元晦夫子手迹”就是告诉我们这是朱熹写的。帖子里“蹟”是“迹”的繁体字。
  小鹏:下面一句怎么读?
  严老师:“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奉,是接受的意思。“敬夫兄”围绕“城南”写了一些诗,又邀请朱熹一同来写,朱熹接受邀请也写了20首诗,所以称“唱和诗帖”。
  小钰:古人真了不起,既是书法家,又是诗人。
  严老师:我们来读读这一首诗吧。
  纳 湖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 想象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小钰:和朱熹写的字对照着读,很多字和我们现在写得大不一样了。“连、画、复、几”都是繁写,是吗?
  严老师:是的,“诗、行、深”都是行书的写法,笔画非常简练。
   稳健典雅,洋溢着书卷气
  
  严老师:朱熹的书法崇尚传统,但不拘泥,所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分析吧。先从用笔方面来谈谈。
  小鹏:点画很圆润,都是用中锋吧?
  小钰:转笔圆转,行笔流畅。字与字之间有牵丝映带,笔意连绵不断。
  小鹏:是啊!你们看,“许”的最后一笔和下一个字“深”的三点水就有牵丝映带。
  严老师:还有啊,通篇没有枯笔,显得不急不燥、从容不迫,很有文人的儒雅。
  小鹏:严老师能通过书法作品看到人的精神面貌,真了不起!
  严老师:谢谢你的夸奖,我们再从结构方面说一说。
  小鹏:我看倒是显得很稳健!
  严老师:“稳健”这个词很恰当,不仅仅有平稳的意思,还讲了朱熹的书法内涵筋骨。书法评论里说,“朱熹的书法稳健典雅。”“典雅”你们能理解吗?
  小钰: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我只知道,“雅”和“俗”是相对的。
  严老师:是这样的。为能给大家留一些印象,我举一个例子,你们看两个“水”,就有雅俗之分。第一个“水”是朱熹写的,第二个“水”是我从网上找到的。水的主笔画应该是竖钩,而在第二个字中,主笔画变成了横撇;还有钩画,一个圆润有力,一个显得虚浮乏力,两相对比,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高低来了。
  小钰:严老师,我还有一点不明白。书法评论里说:字里行间洋溢着文人的书卷气。书卷气是什么啊?
  严老师:很多人都这样说,但是没有谁能说清楚“书卷气”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书卷气就是要写得合乎规矩,上留天,下留地,左右要留白,一列一列比较齐整,不是杂乱无章。我想这就是书卷气。
其他文献
同学们,你们看这几个字写得好看吗?             是不是感觉每个字都是四仰八叉、摇摇欲坠?问题出在哪?  有些同学最怕写类似这样倾斜的字,赵老师也同样如此啊!但是经过不断地练习与观察,我总结出了一个小窍门:找准重心练汉字!  我们之所以写不好这些字,主要是因为这些字的斜画太多,写出来带有一定倾斜的角度,所以不易掌握字的平衡,为此我们只要找准重心即可。  再来看这些字,你有没有
期刊
书家名片——颜真卿   唐代大书法家,后世人常称他为“鲁国公”。他的代表作有楷书《勤礼碑》、行书《祭侄文稿》、草书《争座位帖》等。他所创立的“颜体”,至今拥有不计其数的追随者,形成一座中国书法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时为纪念他的曾祖父颜勤礼而书写的一通墓碑。作为他的代表作品,在章法布局、间架结构、用笔方法上都有别于前人。  当我们一接触到整个碑文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满
期刊
  
期刊
1.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尝尝连买纸张的钱都挤不出来。
期刊
我的语文老师今年已经九十四岁了。每当拜望这位精神矍铄的老恩师,几十年前关于写字的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  记得上第一节语文课,老师那一手端庄潇洒、雄健硬朗的粉笔字就把我这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小孩“镇”住了。从此,我爱上了语文,参加了书法小组勤学苦练,梦想有一天能写出一笔好字。可练来练去总是长进不大,就壮着胆子去问老师写字的诀窍。  老师端详着我写的字,慈祥地鼓励了我,牵着我的手走到校园的花圃边,指着盛开
期刊
淡泊名利,专心学问  严老师:谈到宋朝的书法,有一位书法家很不一般,他工诗词,精音乐,善书法,但是一生未入仕途。  小鹏:了不起,淡泊名利,一心做学问。他是谁啊?  严老师:他就是姜夔(kuí),这个人名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他写的《续书谱》却非常有名,是一篇著名的书法理论。  小钰:我记得“点如眉目”就出自《续书谱》。  严老师:是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  小鹏:这个题
期刊
听说黑龙江大庆有位“福寿书法家”,名叫吕国明,他书写的“福”字很有名气,嘻嘻、皮皮决定随小导游前去拜访。  来到吕先生家中,他们发现墙上挂着一个大大的草书“福”字。  嘻嘻左看看,右瞧瞧,自言自语地说:“这个‘福’字,好像由几个字组成。”  吕先生说:“好眼力!”  嘻嘻说:“你们看,‘福’字的左边像不像个‘平’字?”  皮皮说:“我发现,‘福’字的右边像个‘安’字。”  “你们仔细看,中间还含有
期刊
引言:上一期,米米帮小鸟儿们找到家后也回家了,可是,妈妈有事外出很久了,看到冷冷清清的家,米米特别想妈妈。它想给妈妈写一封信,但是它不会写字,这可怎么办呢?正在它一筹莫展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回到家里,看到冷冷清清的情景,米米的心情有点沮丧。妈妈去森林那头出差了,还要好久才能回来呢!可是米米已经想妈妈了,怎么办呢?有了,写信!可是,写什么呢?对了,就写:“亲爱的妈妈,我在汉字王国
期刊
同学们,我是这一期的杏坛书家张忠泽老师。很多学生问过我关于习字学书方面的问题,今天我就和大家来交流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豆豆:张老师,很多书家都是自幼酷爱书法,有的从两三岁就开始练字了,您也是这样吗?  张老师:说来惭愧,我在上小学和初中时字写得不怎么样,从来也不知道怎样把字练好,练好字有什么用。写字的基础打得不扎实。  童童:那您什么时候开始练字的?  张老师:真正接触书法是在上了师范以后。教我
期刊
小朋友们,枪法准的解放军叔叔,我们称他们为“神枪手”,瞧,百发百中,人人都夸。  写一手好字的小朋友,我们也会跷起大拇指,夸他是个“好字手”。  从这期开始,邹老师将通过“学方法”和“临名帖”相结合的方式告诉你,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写一手好字,临摹优秀碑帖是最佳途径。  汉字有数万个,但归根结底,基本笔画只有八个: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古人总结出了“永字八法”,就是说这个“永”字,几乎包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