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高铁争夺战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dao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铁争夺战,实质是地方正常利益诉求的非制度化表达。对此,应正视社会的多元利益诉求,建立制度化利益表达机制,进而形成多方参与合作的治理格局。
  【案例】
  5月16日,四川省邻水县为抗议城际铁路改道,上万名邻水民众手持横幅上街游行,要求规划中的“川渝铁路”由在广安设站改为在邻水设站,此后事件引发冲突,演化成群体性事件,60余名民警及群众受伤。这是近年来各地频发的高铁争夺战中,首次出现流血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高铁争夺战轮番上演,值得高度关注。
  【析因】
  以高铁争夺为特征的四川邻水冲突事件,不同于以往的群体性事件。表面上看,四川邻水县冲突双方是当地民众和政府。实际上,地方政府与民众利益一致,双方是默契而非对抗,目标直指高铁规划决策者。
  地方政府的民意筹码
  至2015年初,中国高铁总长已达1.6万公里,为世界之最。由于高铁给地方带来明显经济效益,各地紧盯“高铁经济”,寄托地方政府、民众和官员的巨大期望。对地方政府而言,高铁意味着政府巨额投资,随之而来的是GDP增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沿线资源开发和产业转移。对当地民众而言,意味着更多就业机会,出行更为方便,土地房产潜在增值,生活也许因之改变。对地方官员来说,更容易满足GDP导向的地方政绩考核要求,也意味着更好的职位升迁,给地方留下良好的“政治经济遗产”。
  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无论政府、民众和官员都已对高铁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预期达成共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共识被注入了复杂的元素:生活的便利,潜在的收益,鲜亮的政绩,无上的荣光。
  由此可见,高铁项目成为地方利益博弈的场域,政府利益、官员利益及民众利益在此交织、胶着及博弈,进而以“高铁争夺战”的形式呈现。毕竟,高铁站设在哪里,话语权掌握在中央部门和省级政府手上,各地为达到高铁设站于本地的目标,整合各种资源进入这个场域,希望影响高铁规划决策者的决定。一方面通过体制内常规渠道向上级游说,另一方面是借力官方管控下激荡的民意增加筹码。按理说,在中国特有的政治语境中,民众上街游行往往是极其敏感的。然而,在邻水的“高铁争夺战”中,呼吁市民“上街”的宣传俨然处于半公开的程度,地方政府不可能不知情,但并未强力禁止,而只是在当天提前部署警力防范失控。
  官员要政绩,民众要实惠,目标一致使得官民处于同一阵营,体制内与体制外联合,向相邻城市施压,向省级政府乃至国家发改委、铁路总公司争取话语权。从事件发生地逻辑来看,“高铁争夺战”是地方政府参与高铁规划决策的民意筹码,政府对此是默许和间接支持的,官民在此结成某种意义上默契的利益联盟,但这种联盟也是有界限的。正如邻水群体性事件所显示的,当民间行动走向失控,突破“维稳”的底线时,地方政府面临过高风险,往往会选择强力压制。
  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
  近年来,公民权利意识逐步觉醒,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愿望增强,利益表达需求强烈。“高铁争夺战”中可以看到:民众不再仅仅满足于决策结果的“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主动表达”,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无论是2009年沪昆高铁引起的湖南邵阳与娄底之争,还是2014年郑万高铁导致的河南邓州与新野的“兄弟反目”,抑或最近发生的四川邻水高铁争夺战所引致的流血事件,恰恰是鲜活注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政府默认民间发起的“高铁争夺”看似主动,其实它反映的恰恰是民众被排斥在公共决策之外的被动。
  高铁规划线路与可能经过的城市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但高铁规划具有技术性和知识性强的特征,前期调研、规划论证、规划决定往往是由政府内部进行决策,民众被排斥在此过程之外,公众参与明显不充分。具体表现为:高铁规划决策过程的信息公开透明度不够、不及时;公众参与的制度化渠道缺乏;公众参与规划的方式陈旧和介入面狭窄,对高铁规划决策话语影响很小,导致高铁规划编制与审批易受行政长官及审批者意志左右,规划编制的公信度受到怀疑。
  公众参与需要制度保障和长期的能力训练,当相应的支持条件都没法满足时,正常民意诉求在群体聚集的表达过程中往往容易失范乃至失控。邻水“高铁争夺战”最后发展成群体性事件,更凸显了民间行动的偶然性和不可控性。这种不可控,其实也在意料之中,没有制度化的表达渠道和长期参与能力的训练,利益表达很可能转向或转移,隐藏的矛盾和非相关诉求借此发酵、爆发而失序。因此,有学者认为,“高铁争夺战”调动了民间力量,或许能以民意的喷发扭转高铁线路设计,但受制于旧有的决策架构,它很脆弱,也无法为公共决策民主化开拓新方向。
  政府投资决策体制滞后
  高铁投资是政府重大公共决策,是典型的稀缺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高铁争夺战火热,表面看是民众对高铁的渴望,实际上,则是对公共资源配给的渴望。高铁建设必须要考虑科学布局、经济效益、地理条件和安全等因素,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经济效益考量。因此,高铁站点建设,不可能做到让沿线相关城市都满意。但如何减少意见分歧和避免悲剧性事件发生,需要政府依法、科学、包容及公正的决策。
  频发高铁争夺战背后,应反思高铁规划决策。从各地高铁规划决策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来看,高铁规划决策最突出的问题是决策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投资决策科学化程度。主要表现在:一是决策的开放性够不够。高铁规划决策往往由设计单位、铁路总公司、省级政府及中央政府讨论进行,没有向社会开放集思广益,更没有充分的博弈;二是决策的先行态度不中立。决策“倾向性过于明显”,所谓的论证往往变成了“命题作文”,给领导意见贴上“科学”的标签;三是决策的程序不够完善。社会媒体、人大监督及公众参与程序、方式和时机不完善,影响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为“朝令夕改”留下了空间,给“争取”提供了机会。   【对策】
  长短结合,共同发力
  “高铁争夺战”其实是一种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正常现象。实证地看,这种现象是地方政府参与决策的民意筹码,是正常利益诉求的非制度化表达。要防止四川邻水高铁争夺战悲剧性故事再发生,需要长短结合,共同发力。
  短期来看,做好民众的宣传引导工作,严格管控地方政府借用民意筹码施压上级政府,对管控不力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方政府及领导干部予以问责。
  长期来看,需要正视高铁规划决策中的多元利益博弈。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在利益平衡底线是社会稳定,上限是多元利益充分表达之间,寻求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使得多元利益主体的博弈文明、公开、理智和有序。
  首先,加强高铁规划决策信息公开。高铁争夺战的导火索是猜忌和谣言,避免谣言和破除猜忌的最好手段是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可以让不同主体理解高铁规划决策依据和过程,缩小不同利益主体尤其是公众与决策者之间的信息鸿沟。
  一是公开高铁规划决策的标准及流程。公开高铁规划决策所考虑的经济要素、地质条件、安全要求、地方准备等各方面的考量标准,同时,公开高铁规划建设所需相关流程及政策,让民众明白相关的细则和进程,实现高铁规划决策依据的公布和高铁知识的普及。
  二是公开高铁规划决策过程。每条高铁线路的规划和决策过程必须公开透明,将路线设定论证方案、决策的理由依据、环境影响评估、专家技术人员方案解读等信息予以公布,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便利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确保高铁规划始终坚持公开、透明、科学。
  其次,推动公众深度参与高铁规划决策。公众参与规划决策是管控政策风险的最好方式和机制,有序的公众参与可以避免利益诉求的非理性表达。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确定为法定程序。因此,要将公众参与真正纳入到高铁规划决策中去,展开沟通、交流、辩论、妥协,就决策达成共识,进而形成有理性的、有质量的决策。
  一方面是创新公众参与高铁规划的方式。通过搭建网站或网络平台、设置高铁规划政策议程、举行专题听证会、邀请民众代表参与方案审议等方式,听取和吸纳尽可能多的公众意见,让民意得以充分、有序表达。
  另一方面是尽量实现高铁规划的公众全过程参与。制订高铁规划前必须收集有关的公众意见;公众有权提出高铁规划建议,为高铁规划决策提供参考;公众有权对高铁规划草案进行充分的验证、评议和审查;高铁规划内容必须回应公众意见或建议,并将公众参与过程作为规划必备附件报审。
  再次,完善高铁规划决策合作治理的制度安排。转型期的中国利益格局复杂,客观上要求政府能够正视多元社会的利益诉求,经由一定公共政策过程,促进多元利益的协调平衡,进而对高铁规划做出权威性的决策安排。
  一方面是制定高铁规划决策相关配套制度。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明晰的规则是高铁规划决策的依据。制定出台高铁规划、选址、建设等方面的详细技术规则和标准,明确高铁路线选定技术、经济、社会、地质等要求。同时,要制定公众参与高铁规划决策相关操作规程,明确公众参与高铁规划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确保公众参与法制化、规范化。进而形成一套“依法修路”的制度安排,用制度和执行力去挤压人为因素、权力寻租的空间,提升高铁规划决策的科学化程度。
  另一方面是推动高铁规划决策的合作治理。改变高铁规划决策中政府、规划师及开发商主导的行政决策模式,推动形成政府、规划师、公众及开发商多方参与合作共治模式。着力增强公众及社会力量在高铁规划决策中的话语权,更好地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在推进城市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 有效保障民众权利并提升公众福利。
  (作者为海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部教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
其他文献
人们常常一眼就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对那些优点却熟视无睹。不懂得欣赏别人,不但对人家不公平,于己也有损而无益。欣赏具有无穷的力量,甚至会使一个人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中捡到了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被其中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深深吸引。作者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十分欣赏他。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
研究了基于尺度结构的两种群非线性竞争系统的最优边界控制问题,由Mazur定理证明了最优边界控制的存在性,借助于法锥概念得到了最优条件.
<正> 勒雪氏病(Litter-siwe)是组织细胞增生症X(Histiocytosis X)的一种常见类型。早期诊治对预后影响很大。我科于1975年曾报道20例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情况,但以后本病的误诊
“道德产品”这个词将可能颠覆整个营销的基础:销售将面对的不再是消费者,而是消费者组织。销售的也不单是产品功能价值或品牌价值,而是包括生产过程的“道德”。
为什么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中。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家.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多年中,却鲜有举世瞩目的企业家出现?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企业家过度明星化之中。当企业的创
“政策宽松不会多生孩子,政策严紧也不会少生孩子。放开的话,人家不仅不会爆炸,社会矛盾和管理成本也会减少许多。“  “生孩子有什么好研究的?”至今梁中堂还不大情愿搞人口研究,也不喜欢被称作人口学家。  然而,他“不情愿”的另一面却是长达35年的坚持。1979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伊始,他是当时唯一提出过不同意见的专家。梁中堂不仅敢言,更长于实践,在他的努力下,山西翼城县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拥有了生育二胎而免
当硬件比拼不再是重头戏后,越来越多的电子厂商转而注重软件领域的拓展。在近期电子领域的收购案件中,HTC的举措尤为引人注目。
教育短讯门源县教育局十分重视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教育局要求全县各学区、学校坚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评比及"人人讲好一节优质课"等活动。在人人讲、校校评、层层选拔的基础
在和静县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从区域地质构造、地下储水构造、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质量及地下水动态等方面资料,分析评价黄水沟
为何这么多人热衷于在唐文忠店里做生意?为何乡镇书记会如此主动请缨发展分销商?真的是唐文忠店的土特产品确实受欢迎吗?[城&#183;事]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敦化市委书记唐文忠,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