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家法律体系与党内法规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两大规范体系,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共同发挥治国理政管党的作用。依据党内法规之于国家法的不同功
【机 构】
:
扬州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党内法规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审查标准研究”(18YJC820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法律体系与党内法规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两大规范体系,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共同发挥治国理政管党的作用。依据党内法规之于国家法的不同功能,党内法规可以区分为四种基本规范类型:对等国法规范空缺的单纯性党内法规、保证国法规范实现的保障性党内法规、填补国法规范施行空缺的实施性党内法规和拓展国法适用范围的补充性党内法规。规范间的功能关系必须受制规范间的体系关系,这四种类型党内法规所受的国法制约关系有所差别,背后支撑的合法性审查原理也不尽一致,使得功能意义上的党内法规类型各具合法性审查标
其他文献
〔摘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以相对贫困为主要表现的“后小康时代”。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基于绝对贫困理论的社会救助制度强制性地规定了贫困家庭生活方式,而相对贫困则解放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当社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进步,贫困定义也必然从相对保守、狭隘和封闭的绝对主义走向相对开放、发散和包容的相对主义。当今世界,关于贫困
从实践来看,地方应急管理面临着四对张力:中央一统而治与地方应变性之间的张力,官僚决策与专家治理之间的张力,社会依附性与权利开放秩序之间的张力,技术治理与制度系统之间
政治学“田野学派”的兴起是近年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向之一。该学派的萌发经历了长达30年的长时间积淀,期间也引领了国内学界在村民自治、乡村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并在近年
在全球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应有之义。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应急管理的重大意义,我国全产业链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和应对产业链全球化的脆弱性也逐渐
《宋庆龄致陈翰笙书信(1971-1981)》(东方出版社2013年1月版,下引该书只注页码。)的出版,为研究宋庆龄的生平与思想提供了新的史料,弥足珍贵。据陈翰笙的外甥女童瑜琼回忆,“文革”爆发后,陈翰笙把宋庆龄以前写给他的信全部烧光了,直到1971年才开始重新收藏宋庆龄的来信,而且长期密不示人,鲜为人知。《宋庆龄致陈翰笙书信(1971-1981)》收录了宋庆龄的159封信,首度披露了宋庆龄在人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