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必要手段。而语文课堂则是培养这一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作了如下几点探索:
  一、因素原理迁移。所谓因素原理迁移,是指学习过程中,知识间的诸多因素具有共同特点而产生普遍的概念、原理、规律,可以作为认识其他类似知识的基础。新旧知识在材料性质、知识联系及学习目的、方法等方面越是相同或相似,则前一个知识越是对后一个知识发生迁移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桑代克认为,学习发生迁移是由于两种情况有共同因素,它们对人们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共同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知识对比,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求它们的共同特点、共同原理、共同规律,然后运用这些特点、原理、规律指导学生去学习新的知识,达到“一把钥匙打开多把锁”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采取掌握规律、典型引路、原理迁移的方法,促使学生知识迁移。如:在议论文单元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寻找议论文所共有的内在相同因素,即:1.要素相同,都有论点、论据、论证;2.结构相似,大都有引论、本论、结论;3.论证步骤相似,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4.论证方法相似,理论论证、事实论证、理论事实结合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围绕中心层层论证或从几个方面分别开展论证等;5.语言的严密性。然后重点分析一篇范文,进行实践,掌握规律,最 后指导学生运用这些原理、规律去分析其他议论文。
  二、方法概括迁移。所谓方法概括迁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类知识作出经验概括,掌握一系列的学习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注重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 自己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打开知识大门、开发文化宝藏,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如:在复习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法去寻求知识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在语法教学中,如何确定多重复句的第一层次,教给学生几种方法:1.含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 的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往往是因果、转折关系,因为一部分是说明原因的,一部分是说明结果的(转折关系是反因果关系);2.总分关系往往是第一层;3.分号处往往是第一层。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后,就能分析一般常见的多重复句。。
  三、事理关系迁移。所谓事理关系迁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理清各类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不同方位的知识迁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有空间联系,有时间联系,有逻辑关系联系,这里我们只从空间角度分析事 物间联系的基本形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一)横向平面迁移。这种迁移法是指事物(知识)间关系处于同一水平面,同一层次,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其相同特点,采取水平直接迁移,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
  在分析中,运用类比方法,寻找它们的同、异点,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比较、理解。引导学生回顾、复习已学过的课文的写作顺序、表现手法、揭示中心的方式等,然后逐一对照,把学过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学习新课文中。
  (二)纵向垂直迁移。这种迁移法是指事物(知识)间关系不处于同一水平面,而是属于时间延伸、意思层递、结构相承及因果联系、逻辑关系等,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其关系特点,采取纵向垂直迁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内在关系。
  如:我们在对比分析中国文学近代史中农民形象时,就采取意思层递迁移方法,认识中国近代农民性格 演变的历史。同学们从《故乡》、《多收了三五斗》、《台阶》等课文中,看到了中国近代农民性格不断发展的足迹;闰土的迷信麻木--旧毡帽朋友的觉悟,反抗意识—父亲的主人公意识需求。
  (三)立体交叉迁移。这种知识迁移是指不同类型的事物(知识)在空间相互维系、贯通、连接,在学习中,根据其知识特性,把所学的知识嫁接到其他的知识体系中,达到“以此山之石攻它山之玉”的目的,培養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
  这种迁移方法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训练。宏观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互相嫁接,如学生学习了代数中的“负负得正”原理,可以迁移到语法知识中,“双重否定”句式中来;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步骤、方法,迁移到几何证明题中去。微观的,可以把同一知识体系内部的不同方面的知识互相迁移,如学习了历史 文化知识,可以迁移到语文中的文学史常识中来;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可以迁移到记叙文习作中去,等等。
其他文献
做实事,使人佩服;说实话,使人相信;同样,文章真实,才使人爱看。可究竟什么是真实性的文章呢?对此,需要作具体分析。  一、典型化的真实  纪实(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都要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真有其物。這就是说,写文章不要弄虚作假,“不虚美,不隐恶”。既要写真实,又要通过艺术写出它的“典型性”。像鲁迅先生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现在你去鲁迅的家乡——浙江绍兴,还可以看到它们的旧址。文中描绘的景物,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主体参与,这使得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由教为主体转换为学为主体。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的几个主导工作。  一、导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忙忙碌碌地记,学生的
期刊
写作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个人的思想,诉说个人的情感,是自我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写作源于生活,将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经过文字的形式展示给世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们写出来的东西必须赋予情感,融入真情,才能展示出被写作对象的真实和生动。  一、督促学生做好课外阅读量的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好多学生常有言不及义或意犹未尽以及行文单调枯燥的弊病,究其原因无非
期刊
散文是一种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自由的文体。它不讲究音韵和谐,也不讲究铺陈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如此随性不羁的文学样式,那么在教学中应当怎样去品味它的深邃与明丽呢?  散文是自由的,只是不经意间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语言雅致美,意境自然美,形象朴实美,情意含蓄美,形散而神聚,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因此,“集诸美于一身”的散文在教学中也当把“美”贯穿于整个过程中。  玩味美
期刊
人人都爱听故事,因为,智慧在其中隐藏,道理寓于故事中。学生反感说教,但是通过讲故事同样可以起到教育作用,学生还易于接受。故我们少说玄理,让故事来说话。  一、以故事哲理引导学生增强责任心做合格的中学生  新的学期开始了,一批学生跨进了学校,又一轮的新工作拉开了序幕。  初一新生带着新奇和愉悦迈进中学的大门,新的环境让他们感到既新鲜又陌生。可他们将面临许多的不适应: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时间延长,师生交
期刊
经常会有已经毕业了的学生回来说:“老师,初中不讲语法,到了高中学语文可真费劲啊。”其实,即便中考不考,即便语法再怎样被淡化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是应该讲语法的。语法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识字过程中需要汉语语法知识。汉字的形声字、会意字占汉字的绝对优势,形声字尤为突出。到了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小学大量识字的基础上,学好这一知识就可以把不以数计的文字现象加以本质上的认识,把诸多的感性
期刊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用这句话来形容“乐圣”贝多芬的人生轨迹可谓恰如其分。《命运交响曲》的矗立,让一代代人听到了“命运来叩门的声音”,触到了“扼住命运咽喉”的力量。伟人,超凡脱俗,惊天地,泣鬼神,令人不敢仰视。这是一般人眼中的贝多芬,但这绝不是全部的贝多芬,否则,英雄就永远活在了缥缈的神话里。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把他带回了现
期刊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呢?  一、让学生主动探索  (1)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
期刊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营造民主、和谐氛围,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曲折关键性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阅读课堂教学和谐的轻松的氛围。学生从心理上放松,把课堂当作师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的乐园,使自己真正成为阅
期刊
近两年来,随着中考古诗词考题的变化,对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要求也随之提高了不少,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又该如何有效达成“鉴赏”这一目标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有了几点启示.  一、精心设计诵读,准确传达诗歌的情感美  古诗教学要注重诵读,这是常识.因为学习古诗,不能完全依靠理性分析,更多的是要以来对作品的直接感受和体悟.然而,不少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花了不少时间指导学生诵读,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与教师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