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树叶》教学设计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s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树叶》是一首儿童诗,写树叶给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带来的温暖和欢乐,大家都喜欢树叶,树叶很高兴。课文想象豐富,语言朴实,富有童趣,为儿童喜闻乐见。让学生读后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树叶知道得很多,而且也已经学习了多篇儿歌、儿童诗,认识了不少生字生词,掌握了一些识字的途径和方法,对识字和朗读诗歌都充满了兴趣。
  三、设计思路
  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从观察实物入手引出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美,最后让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分角色表演,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以动画片《熊出没》中熊大、熊二保护树木为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动画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以及角色表演和肢体表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树叶给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带来的欢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感悟树叶为什么觉得真高兴,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的美。
  六、教学准备
  1.课件,动画片《熊出没》片段。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几片不同的树叶。
  3.树叶、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头饰。
  七、教学过程
  1.定向诱导
  比如: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自己准备的树叶。大家互相观察一下,看树叶像什么,然后用树叶说一句话。
  再如:同学们,树叶被你们说得太美啦,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呀!来,我们读一读课文,然后找一找、画一画,看那些被吸引过来的小动物都和树叶做了什么游戏吧!
  2.自学探究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用横线画出小动物的名称,波浪线画出它们之间玩的游戏。
  (2)小组合作学习。先把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再说一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课件出示问题):在这首诗里,“它”“大家”“我”分别指的是谁?大家把树叶当作什么?“我”为什么真高兴?
  3.质疑探讨
  (1)检查分句情况
  指名说一说课文有几句话。
  谈话:李老师不同意,为什么呢?大家仔细看看课文里有没有新出现的标点符号,它长什么样?
  认识省略号。板书“……”
  教师介绍:这是省略号,它和句号一样,一个标点符号就是一句话。再看一看有几句话?
  (2)检查课文学习情况
  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回答得真好,可见刚才读得特别认真。但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树枝拿它当扇子呢?
  (3)读一读
  同学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树叶很喜欢我们班的同学,你们喜欢树叶吗?那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对它的喜欢呢?
  指导学生用赞美、高兴的语气朗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多种形式)。
  (4)演一演
  学生创编动作表演课文。
  分角色表演课文。
  树叶、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各找一名同学戴头饰表演,想象一下如何能表演得很精彩。
  4.拓展延伸
  (1)仿照课文自由编诗句
  树叶是个旅行家,除了课文里说的地方,它还去了很多地方,课文里没有写,用了一个省略号。大家想一想,树叶还会去哪里,被谁当成什么呢?(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2)说话训练
  树叶飞到空中,蜻蜓拿它当(   )。
  树叶落在地上,小鸡拿它当(   )。
  树叶漂在池塘里,蝌蚪拿它当(   )。
  树叶飘进校园里,我们拿它当(   )。
  树叶来到(   ),(  )拿它当(   )。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5.反馈总结
  (1)课件演示树叶的自述
  我是一片无忧无虑的树叶,我很喜欢大自然,它哺育了我,即使我只是一片不起眼的小叶子。
  冬季,气候寒冷,我躺在树根部的土壤上给树干取暖,干枯黄绿的我凭风散落四周,当人们踏在我身上发出“嚓嚓”的声音时,那是我在为他们唱歌,给寒风中行走的人们做伴,给他们带来欢乐;当冰雪融化,气候回暖,小动物们开始四处觅食,候鸟返回家乡开始新生活的时候,我也会探出头来,冒出嫩芽,用红的、黄的、白的、紫的、蓝的颜色绘出春天亮丽的色彩;到了夏天,深绿色的我为过往的行人遮风挡雨,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我,我吸收着对人们有害的气体,释放出新鲜的氧气。一转眼,秋天来了,伴随着秋天的来临,还有一场秋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换成金黄的外套,伴着金秋丰收的景象,开始随风飞扬。
  我落到泥土里,泥土就变得又软又酥,像块巨大的糕点;我落到小河塘里,河面泛起阵阵涟漪,小鱼们赶紧游到大大的叶子下,躲着雨,那匆忙而又手无足措的表情,看得我忍不住地笑了起来;我落到地上,一些小动物把我当被子取暖;偶尔还有人捡起我,把我夹在书中当作书签。虽然辛苦了清洁工一遍又一遍地打扫,但为了来年的春天,为了绿色的地球,请不要和我计较。因为,当环保工人把枯掉的我们堆在一起,变成肥料,输送到田野中的时候,我和我的伙伴们会让土壤更肥,种子更旺!   (2)带领学生延伸思考问题
  同学们,樹叶一生都在为别人带来温暖和欢乐,从它的自述中你们有什么体会?
  (反馈)是呀!树叶是那么的无私,燃烧自己,滋养别人。树叶多美啊!可是有一天,树叶娃娃突然哭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出示动画片《熊出没》光头强乱砍树的情景)大家看了动画片有什么感受?
  (3)总结
  熊大、熊二想尽一切办法和光头强作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熊都知道保护树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大家说得真好,我们从小就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那以后大自然就会越来越美。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自己的力量,保护大自然吧!
  6.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这首诗加上动作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一看。
  7.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1.趣味认识标点符号
  认识标点符号是枯燥乏味的。假如在教学中顺应学生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情境,便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于不知不觉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本节课中,认识省略号,我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他们自主去发现问题,从而深刻地认识省略号。
  2.朗读感悟,想象体验
  低阶段的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读为本”,将读的训练贯穿全课始终——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真切、准确地感受文本。
  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引导他们在思想上获得启迪,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
  我始终以读为载体,引导学生人人读,反复读,多层次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反复地读,学生读懂了“小虫拿它当花伞……”,不但课文里的句子读懂了,而且还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我随机对学生进行了句式训练。这样,阅读教学便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扮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学习才称得上是主动的,只有自身主动建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并在实际中应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自由配上动作,进行角色表演,学生朗读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利用课件演示树叶的自述,让学生体会树叶的优秀品质。赞美树叶后播放动画片《熊出没》,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其他文献
在传统佳节——春节到来之际,我创作了《传统文化报——春节特刊》,传播传统文化,和大家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版面设计是我的得意之处,四個版面分别讲述了春节的习俗、春联与剪纸、舌尖上的春节、古诗词中的春节,从多方面展现出春节的传统文化。
期刊
本报讯 日前,2019年聊城市中小学生竞赛类创客大赛在阳谷县侨润中学举办。市教育體育局副调研员郭章记同志参加开幕式并讲话。  郭章记同志指出,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于促进教育教与学形态的变革创新和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他鼓励学生们要秉着“体验、创新、成长”的理念积极参与创客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创造美好多彩的未来和为
期刊
本报讯 近日,栖霞市教体系统“智慧教育大讲堂”第一讲开讲。本次讲座,在栖霞一中设主会场,全市其他学校各设分会场,全體机关干部、全市教师及部分学生和家长共计1万多人参会。  讲座通过“钉钉”平台现场直播,由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清华紫光教育集团总裁、基础教育专家李凌已主讲。李博士做了《新高考形势下的多元升学策略与准备》主题讲座,通过四个典型案例,解读了当前新高考改革的趋势及政策内涵,分别从“3+1+1
期刊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当今社会家长十分重视利用互联网对自己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互联网+”的出现为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现针对个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做以下汇总。  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多形式与家长沟通  1.发放电子版家长问卷调查表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家庭主要成员的互联网利用情况,同时了解幼儿园家长对利用互联网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想法、做法及良好建议,进一
期刊
一、创客教育的含义  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它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主要借助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是一种旨在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  二、小学创客教育的现状  目前,小学创客教育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事创客教育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的案例还比较少,更不用说完备的創客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创客教育要想在中小学校生根发芽、
期刊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解决小学生认知的不足。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
期刊
网络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为老师提供了大量资源,为孩子的学习教育、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带来了方便。互联网给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幼儿园和家长能够及时沟通互动,能够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最终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  家园共育,就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地进行教育工作,家园共育至关重要。当然,这种运用互联网进
期刊
本报讯 日前,济宁市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第一期培训班在济宁教育学院开班。市教育局副县级督学刘运泰出席开班典礼并作重要讲话,济宁教育学院副院长郑元杰致欢迎辞。开班典礼由市电教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李华亮主持。  刘运泰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济宁市认真贯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总抓手,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期刊
本报讯 近日,肥城市孙伯镇中心小学认真落实《山东省学校创客空间建设指导意见》,积极营造创客教育氛围,加强环境建设和宣传教育,通过创客教室建设、开发创客课程、专业教师培训、创客课题研究等措施,将学校变成了“创客大空间”,为创客教育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该校编写了《机器人初探》《3D打印课程》《创新与创造》《创意编程动畫》等校本课程,组织信息技术、科学、数学等学科教师组成创客导师团队,成立了多个学生创
期刊
智慧之爱,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因素。教师的智慧之爱是指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出发点。将聪明与和善进行结合,是教师之爱的最高程度。教师的智慧之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倘若只是简单粗暴地工作,往往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师的智慧之爱,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教师的亲近度,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就不会产生隔阂,其乐融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