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阻断兔肝循环肝动脉灌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aob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临时阻断肝循环肝动脉灌注(HAI–THCO)的可行性、优势及局限性。

方法

1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肝动脉灌注组(HAI组)和临时阻断肝循环肝动脉灌注组(HAI–THCO组),每组6只。HAI组经肝固有动脉灌注氟尿嘧啶(5–Fu,浓度10 mg/ml,剂量100 mg/kg) 10 min,HAI–THCO组在灌注5–Fu的同时临时阻断入肝血流15 min。两组实验兔均于灌注开始后2、5、10、15、20、30 min采集肝循环及体循环血样各1 ml,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0.5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

结果

HAI组灌注后2、5、10、15 min,肝循环的血药浓度分别为(3.183±0.612)μg/ml、(4.408±1.092)μg/ml、(3.689±0.935)μg/ml和(1.965±0.514)μg/ml,体循环的血药浓度分别为(2.083±0.523)μg/ml、(2.335±0.669)μg/ml、(2.190±0.517)μg/ml和(1.717±0.529)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HAI组灌注后20、30 min,肝循环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637±0.331)μg/ml和(1.453±0.254)μg/ml,体循环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525±0.424)μg/ml和(1.419±0.471)μ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AI–THCO组灌注后2、5、10、15、20、30 min,肝循环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8.494±2.794)μg/ml、(21.898±2.768)μg/ml、(23.057±3.270)μg/ml、(15.222±2.843)μg/ml、(7.947±0.877)μg/ml和(1.585±0.417)μg/ml,体循环的血药浓度分别为(0.885±0.137)μg/ml、(0.973±0.124)μg/ml、(1.456±0.217)μg/ml、(1.005±0.220)μg/ml、(1.232±0.140)μg/ml和(1.049±0.133)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AI–THCO组灌注后所有时间点肝循环的血药浓度均高于HAI组(均P<0.05),而HAI–THCO组灌注后所有时间点体循环的血药浓度均低于HAI组(均P<0.05)。HAI–THCO组和HAI组肝循环的血药浓度峰值(Cmax)分别为(23.057±3.270)μg/ml和(4.408±1.092)μg/ml(P<0.001),体循环的Cmax分别为(1.456±0.217)μg/ml和(2.335±0.669)μg/ml(P=0.022)。HAI–THCO组和HAI组肝循环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68.927±52.416)μg·min·ml–1和(65.630±14.928)μg·min·ml–1(P<0.001),体循环的AUC分别为(27.193±3.948)μg·min·ml–1和(45.301±12.275)μg·min·ml–1(P=0.014)。

结论

HAI–THCO不仅可以增加肝脏局部血药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还可以降低体循环血药浓度,在提高化疗效果的同时可明显降低系统毒性。

其他文献
近日有两个机缘,讨论“互联网+X”的时代历史特征。昨天,在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学博士班的一整天专业选修课上,我讲了两个小时以“互联网+X”为代表的技术经济的时代特征,作为第一节课;今天,游敏先生与我打了两个小时电话,讨论《3%》一书中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历史特征。巧合的是都是在谈周易与互联网的相通之处,合在一起,正好对“互联网+X”进行一个“通古今之变”的透视,与大家分享心得。  一、“互联网
期刊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率(LNR)评价接受保留乳房治疗(BCT)并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是否优于pN分期。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间152例接受BCT并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LNR和pN分期评价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价值。结果152例患者中,pN1期114例,pN2期23例,pN3期15例。LNR≤0.20者114例,LNR为0.21
目的探讨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的无切口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可行性、适应证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应用直肠外翻拖出技术,行无切口的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吻合口瘘发生率等临床特征。结果27例患者均行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位手术时间为135 min,中位手术出血量为50 ml,中位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为48 h,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后血糖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9例Ⅰ~Ⅲ期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糖尿病病程分组,分析各组的临床特征及经过立体定向放疗以后各组患者血糖变化的情况,并分析血糖与肿瘤标志物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程<12个月的胰腺癌患者占39.1%,远高于其他病程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糖尿病病程<12个月与病程12~24个月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治疗的62例鼻腔鼻窦恶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62例患者均为鳞癌,其中Ⅰ~Ⅱ期10例,Ⅲ期24例,Ⅳ期28例。单纯手术治疗26例,综合治疗36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Log 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全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9.6%,其中Ⅰ~Ⅱ期患者
目的探讨肝硬度检测(LSM)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诊断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将156例未经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原发性肝癌组和肝硬化组,对两组患者的LSM值和血清hs–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LSM值为(39.72±29.05)kPa,显著高于肝硬化组[(27.81±18.46)kPa]和健康对照组[(4.25±0.74)kPa],差异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2月30日至2013年3月31日,5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治疗(试验组),选取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的4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