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rir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传统教育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情感的培养,新课程强调情感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化学教学主体性个性发展体验
  一、情感教育的背景
  新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强调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然而时下的情感教育实际上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情感教育远未受到真正的重视。笔者检索了近年来全国化学教学教育的主流报刊,并通过google 、 baidu等进行网上搜索,竟然未能发现一篇化学教学情感教育方面的专门文章,即使看到了一点点有关的文段,也都是些“培养兴趣”、“渗透德育”、“讲授科学家故事或讲授祖国化学成就”之类的一般叙述。传统教育往往存在以学科为本位—重认知轻情感的倾向,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使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接受,至于学生接受时的情感状态如何,一般不加考虑和关注,以政治思想教育代替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笼统地被叙述为“培养┉观点”、“树立┉精神”、“进行┉教育”等,既缺乏对情感教育的科学认识,又缺乏目标形成的水平层次以及实践操作的具体方法,这使得情感教育不能不成为空乏的说教,在实践中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递进的衔接的过程,情感心理的变化是由外显到内化,再由内化至外显的完整发展过程。“过程”是情感产生的基地,“方法”是情感生长的硕料。据此我们可以理解,新课程情感教育的组成要素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同时又是情感教育完整的层次递进的目标。心理学 表明,人们的情感总是伴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知识、技能的水平越高,人的感受能力就越强,同时需要的情感水平就越高。所谓“直之弥深,爱之弥切”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知识与技能” 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也是建立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和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具体活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实现 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化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材、教师、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三要素。
  1、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
  教材是实现主客体教学的载体。化学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不够明显,很多属于隐性情感因素,需要我们老师去挖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体验其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教材中的显性或隐性情感。
  2、教师的情感因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交流者和管理者。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包括五个方面:(1)对化学学科以及教材内容的情感;(2)对学生的情感(3)教师的教学心境;(4)对教学效果的期待(5)对情绪的表达
  3、学生的情感因素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教学的对象,是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个体,其情感本身多变性、波动性。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有:(1)对学习活动本身以及对化学学科的情感(学习兴趣、动机);(2)对教师的情感(师生关系状态)(3)学生的学习心态(积极的情绪应是快乐、自信,消极的情绪则是焦虑、厌倦等)(4)课堂情绪氛围(生生关系质量、教学情境的融洽度等)(5)表现情绪的能力
  三、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1、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就是从最初的兴趣情绪,即情绪性兴趣开始的,它主要由外界的新异性刺激引起的,具有明显的先天性。从作为个性倾向兴趣的发展角度上看,有趣——乐趣——志趣,在此过程中,情感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因素,甚至通过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兴趣的情绪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学手段一般都比较呆板、枯燥,造成许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学习,这部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很难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技术纳入课堂系统后,能够充分发挥其具体、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一扫以往课堂紧张、沉闷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中,对于原电池的应用,我们利用Flash做成的动画来演示我国的实验一号卫星、东方红三号卫星的发射,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再如,通过创造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这也是新课标所大力提倡的。如镁带燃烧的 耀眼白光;铁丝燃烧火星四射;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二氧化碳灭火;氨气、氯化氢等气体的喷泉实验;浓氨水与浓盐酸相遇的白烟现象,令学生兴奋激动,再结合现象分析原因,自主获得结论,对化学产生愉快的学习心境。现代心理心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的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无关的刚处于抑制状态。所以,在教学中只有适当变换信息的传输方式,最大限度地对学生的不同感官进行有效刺激,才能有效地、全面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
  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如梁启超先生所指出的,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化学知识联系实际,使学生乐中求知,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求。   2、 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体性目标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采取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时,才能激发学习热情,最大地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产生主动建构和追求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情感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活动则是一种辅助,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最后离开教师可以自己进行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教。”这是学习观念的转变,也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可以和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平等对话,这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退到辅导,启发、控制的地位,起到主持人,帮助者和学习伙伴的作用。比如在《原电池》教学中,为了弄清楚原电池的原理,请学生完成下列实验并进行思考。
  实验:把铜丝和锌片同时放入稀硫酸中,观察铜丝表面有没有气泡产生;如果没有,试试把铜丝跟锌片接触。
  思考、实验1:推测铜丝表面生成的是什么气体?设计实验验证。
  思考、实验2:什么情况下铜丝表面才会有氢气生成?设计实验验证。
  思考、实验3:为什么溶液中的氢离子会在铜丝表面变成氢气?设计实验验证。
  思考、实验4:哪个是正极?哪个是负极?设计实验验证。
  铜不能跟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学生所熟知的。可是,现在学生却发现铜丝表面有氢气产生!这里不但利用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又利用有关的化学史资料来创设人文和情感环境,通过一系列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和实验探究,在历经跟科学家类似的科学研究过程之后,最终认识、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角”,而老师只是充当了“导演”的角色,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在备课和设计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不仅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还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去,教学方法也要采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3、 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
  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与影响的功能,即一个人的情感一旦表现出来为他人所接受,就能引起他人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实现以情传情。在新课程理念中,情感不但是认知手段,更是一种目标,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布鲁纳认为“所谓求知,是过程,不是结果。”用化学教学中蕴藏着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成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的现代人,比如通过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和和谐。如学习酚和羧酸脂等有关内容后,教师提出阿司匹林是一种较好的退热剂,现有一瓶药片可能是阿司匹林但又没有标签,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鉴别这种药物是不是阿司匹林?学生通过对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官能团的分析讨论,很快可以得出:(1)检验药物分子中有无羧基(—COOH);(2)实验药物能否水解。若能水解,则检验水解产物分子中有无酚羟基。再将有标签的阿司匹林与这种未知药物进行同样的实验,并过细对照,问题就迎刃而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求实的态度、创新意识、实践探索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和发展,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体现教育育人的本质。
  4、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崇尚个性,注重创造正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个性就难以创新。曾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今天这个世界能够如此多彩,主要在于每一个人都无时不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是的,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渴望。我们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究。而教师应着重于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因此,我们要努力展现课堂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学生交流的时候,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允许学生随时质疑,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也允许学生保留看法。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的选择,在选择中学会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尊重学生独有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课堂就像是一个舞台,学生可以在上面展示出自己的才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比如学生在操作实验时,基本操作正确的,我们可以给予必要肯定、奖励,而对于操作错误的同学不要歧视他,要热情帮助学生纠正。当听到学生独到见解的发言时,教师应鼓励全班同学表示向他学习;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也要说:“感谢你的参与,再想想应该怎样做,好吗?”不管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我想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就有机会促进自己的个性发展。,
  为此,我们要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能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课堂气氛就融洽、民主,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更加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思考
  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化学及个性发展,但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1、 教师的言语问题
  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行为,教学中情感的产生是在师生互动交往中产生的,其中言语是交往中最主要的中介。情感教育失效的一个重要的 原因是教师只是简单的把教材转换成听觉材料。教师的言语平板苍白,这样与学生阅读教材没有本质区别,其结果是教学活动呈现“无情”状态。
  2、 师生的交往问题
  由于教师没有把教学内容融入到自我生命中去,教学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主体没有真正介入教学活动,没有自主话语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的直接对话,学生的话语是自主的、发自内心的。教学内容作为师生交往的媒介,而不能被其他事物所阻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师生交往就很容易被多媒体所屏蔽,集知识信息、情绪、情感、意志为一体的言语,逐渐被视频、声频等教学材料所代替,这样突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视频、屏幕等界面,交往主体虽然在场,但对方却隐而不见。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我也是  亨利先生开车出门办事,到了目的地发现没有停车位,只好把车停在马路上。他在雨刷下留了一张纸条写着:“我来此办事。”  回来的时候,他发现雨刷下多了一张罚单,而自己的纸条上多了一行附注:“我也是。”    聪明的小麦  老师问小麦:“怎样利用一条木船去量度自己的体重呢?”   小麦很快回答:“卖掉那条船去买个磅秤嘛。”    也有快的时候  工头对新工人说:“你做事慢,走路慢,脑筋也动得慢,
期刊
【摘要】党政机关档案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提高党政机关档案管理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党政机关创造良好的档案工作环境,加强业务教育培训,是提高机关档案工作者素质和能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者;基本素质  随着党政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党政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们的党政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有少部分同志政治
成功的教学应该是有特色的教学,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教学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教师自我辩证否定的过程.语言教学法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每一种教学法在创立的时候,都是
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有效教学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美国学者鲍里
杨振林既是清远“本土原创”的倡导者,又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他的作品立足于本土自然、人文景观,表现出了较为丰赡深厚的诗意内涵。缘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地域
现场成果展示  一、 创新实验名称  二、创新实验目的  利用矿泉水瓶制作简单仪器,展示初中物理中有关力学、热学、光学中的实验。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  弹簧测力计;矿泉水瓶、细线、海绵、乒乓球、胶带、水、蚊香、激光手电筒、沙子  四、实验方法步骤说明  1力学实验  ⑴固体压强实验:用瓶子装不同的水改变压力分别倒放在细沙上和装满水分别正立、倒立改变受力面积放到细沙上观察陷进去的深浅不同。探究压力
一直以来,听力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不仅对于学生,对于教师而言都是一道难题.本文通过对初中生英语听力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初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际国内十分瞩目的巨大生态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我国林业的“天”字号工程、一号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被许多地方赞誉为“德政工程”、林业的“希望工程”。乡镇林业站是林业工作的基层技术推广单位,其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充分发挥着政策宣传、规划设计、保护管理、造
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不再以学科中心,过多强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我国在教育事业方面取得了令人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面更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随着各个国家之间越来越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