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留学生的国家认同及角色意识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留学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2020年3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锦介绍,我国在海外约有160万出国留学人员。
  “广大留学人员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外中国留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后续人才资源。留学生国家认同和角色意识的建构,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留学生在海外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牢固树立自身的国家认同和角色意识。

爱国意识增强,形成展现国家形象的责任意识 


  长期以来,海外中国留学生面临着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褒贬不一的话语环境。一方面,中国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多的尊重。另一方面,西方某些势力仍极力鼓吹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渗透论”,臆测中国国强必霸。人们对一个国家的印象,通常在接触与观察其国民中形成。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关涉政府事务,也与每一位中国公民相关。留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形象树立与宣传的使者,亦是国外友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今天,海外留学生应自觉肩负“国家形象大使”的责任,在与国外民众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一个富有活力、蓬勃发展和日新月异的中国。
  据调查,出国后,大部分留学生对国家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爱国意识有所增强。①绝大多数海外留学生在维护中国国家形象上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他们会积极采取行动反对损毁国家形象的行为。一些海外中国学子还会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彰显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曾参加过志愿活动的留学生说:“我们的志愿服务使外国人看到中国年轻人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改变了中国留学生只关心成绩的片面印象,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的国家赢得越来越多的好感”。②
  当前,中国在不断地快速发展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海外树立良好国家形象,需要每个中国留学生身体力行。学者崔卫平曾说:“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这句话可以恰当地形容海外留学生们以自己的行动为中国国家形象塑形的现实。

强化民族认同,形成维护国家利益的担当意识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学者费孝通形象地称之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维护中华民族利益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问题上,留学生不能充当“局外人”和“旁观者”,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既要充分利用海外求学发展提升自己,又要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多年来,在涉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一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事件中,海外中国学子总是积极行动,在线上或线下聚集发声,自发团结起来,与各种反华势力作斗争,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贡献。从抗议校园歧视到抵制“台独”“藏独”“疆独”分裂活动,到对乱港分子的自发回击,留学生群体以深深的民族认同感,承担着爱国主义坚守者和传播者的重任,不断纠正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自发地维护国家利益。
  此外,海外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进行学术研究时,也要有国家安全原则底线,应自觉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避免研究涉及我国国家安全及国家战略、能源、气候、矿山、地质构造等高度敏感领域。

与世界文明对话,形成推动文明互鉴的交流意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捍卫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海外中国留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向留学目的地国家的民众介绍中国文化,是责任更是使命。海外中国留学生作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要增强文化自信,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帮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的关键一环是青年之间的交往。海外中国留学生是站在文化交流前沿的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留学生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播种友谊的使者、友好关系的建设者,在专业领域中推动学术交流,在社会交往中向国外民众传播中国文化,加深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之间的碰撞难以避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普遍会面临文化碰撞问题。近期,在多个国家还出现了中国留学生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遭受歧视性言语及暴力行为,这需要留学生积极进行对话交流,阐释中国文化的愿望和内涵,让外国民众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中国;同时也需要理智应对、保护好自身安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全球视野思考问题,形成参与全球事务的革新意识


  当今世界,人类既沐浴着和平的阳光、又面临着战争的风险,既享受着进步的果实、又难除贫穷的根源,既分享合作的实惠、又面对以邻为壑的猜疑。在这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面对世界不确定性及人类面临的种种挑战,需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人类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基于民族国家理念的传统公民定位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革新压力,这就要求公民能够具备相应的参与全球事务的意识与能力,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③全球认同与国家认同可以共生共存,是全球时代、民族国家现实背景的反映,国家认同是基础,全球认同更广博,它来自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认同。
  海外中国留学生既要有民族认同感,同时又要建立全球视野和革新意识。海外中国留学生人数众多,留学国度多元,所学专业广泛,在扩大中国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增进世界和平发展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留学生以全球视野思考问题,以开放创新的思维、包容互鉴的心态,可让中国的智慧传得更远、让中国的声音发得更亮。
  总之,强化海外中国留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工作,总体上看目前还缺乏国家层面的机制体制安排。可以通过设立留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专职服务机构,发挥驻外使馆、海外华人社团、海外学生联合会的作用,加强与广大海外中国留学生的联系。同时,还应从各方面维护海外中国留学生合法权益,加强留学生对国家的认知、认同和情感,使海外留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使留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荣辱与共,不断增强自身所承载的多维角色意识。
  【注: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中国留美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7XJA880002)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郭殊、朱绍明、万杨:《海外留学青年爱国意识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欧美日韩等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9期。
  ② 《中国留学生成为志愿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1月6日。
  ③聂鹏:《全球公民教育的理念解读与实施比较》,《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责编/李丹妮(见习)    美编/陈琳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精神疾患一直是关系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患病率高、治疗周期长、易复发的特点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近年来,精神疾患呈
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通过解放区农民形象的塑造,显现出新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民俗的意义.从农村题材着手,在探索农民文化心理、价值观念、道德精神和审美倾向上有了新的思考.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在培养面向应用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郑州大学是河南省第一个设立网络工程方向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至
目的分析在呼吸内科动脉采血过程中对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的130例需要进行动脉采血的呼吸内科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其分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之一,其建设成效关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否有效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也关系到分级诊疗目标能否成功实现。近年来,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一座城、一个镇,每天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发生着,或感动、或温暖。而在这金秋十月,正是双丰大地上收获的大好时节,在这个小镇上
贫困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复杂的,做好脱贫村后续发展工作,不仅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我
以4种主粮化品种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及其淀粉的糊化性质、膨胀度、溶解度、冻融稳定性等功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
目的 分析膝关节外伤应用磁共振和16排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6例膝关节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56例患者分别采用磁共振和16排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