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吸吮线虫病的流行特征及虫种18S rRNA基因鉴定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ian_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遵义当地结膜吸吮线虫病的流行特征、虫体形态及18S rRNA基因序列。

方法

收集2011-2015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和遵义市航天医院眼科来自遵义当地及周边结膜吸吮线虫人体感染标本及感染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感染者性别、年龄、居住地及家养猫、狗等情况对发病的影响。光镜下观察雌、雄虫形态特征;对线虫标本进行18S rRNA基因PCR扩增,产物序列应用MEGA 7.01软件邻接法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及与上传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基因库的基因进行比对。

结果

共收集当地结膜吸吮线虫人体感染病例25例,资料完整22例。结膜吸吮线虫人体感染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1年2例(9.1%),2012年1例(4.5%),2013年3例(13.6%),2014年10例(45.5%),2015年6例(27.3%)。每年8-11月为高发期,5年共有15例感染,发病人群主要是农民或农民工(20例);发病不受年龄限制,年龄最小8.5个月,最大77岁,30~ 60岁患者居多(8例);女性多于男性,分别为16、6例;7例患者家中养有狗、猫。光镜下,结膜吸吮线虫体表边缘锐利呈锯齿状,雄虫尾端较尖、向腹面卷曲,有长短交合刺各1根;雌虫尾端较钝,子宫内含幼虫和虫卵。结膜吸吮线虫18S rRN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中日本上传的结膜吸吮线虫(AB538282.1)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亲缘关系较近,可聚为一支。

结论

遵义当地及周边人体感染结膜吸吮线虫病例总体上呈逐年增多态势,发病人群主要是农民或农民工。结膜吸吮线虫18S rRNA基因序列与AB538282.1同源性较高,根据虫体形态及18S rRNA基因序列和遗传特征,临床上有利于虫种的鉴定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青海省乌兰、都兰县大骨节病病情,为掌握大骨节病分布范围提供基础资料。方法2015年,按照《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对乌兰县(铜普乡、希里沟镇)、都兰县(夏日哈镇、香日德镇)共18个自然村的7~ 15岁在校学生和16岁以上有骨关节功能障碍的成人进行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2个县4个调查点共检查7~ 15岁学生3 800名,检出Ⅰ度大骨节病临床体征的学生
目的分析淄博市2004-2015年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发病日期在2004-2015年淄博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信息,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5年淄博市共报告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10种、3 287例,报告死亡5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24/10万,病死率为1.67%(55/3 287
目的观察蛇源裂头蚴感染小鼠诱导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分泌细胞(IgASCs)数量及分泌型IgA(sIgA)抗体应答水平,了解IgASCs及sIgA在抗裂头蚴入侵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清洁级昆明小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20~ 25 g,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用蛇源裂头蚴喂饲实验组小鼠,每只喂5条;对照组不感染。分别于感染后1、7、14、28、56 d从2组中各取
目的了解南平市实施食盐加碘新标准后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为南平市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福建省重点人群碘营养及相关健康状况监测方案》要求,2014年在南平市抽取延平、建瓯、政和、建阳、邵武县(市、区)作为监测点;2015年抽取浦城、松溪、武夷山、顺昌、光泽县(市、区)作为监测点。调查内容包括:①水碘:对集中式供水,采集2份末梢水水样;对分散式供水,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采集2户居民饮
目的了解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群碘营养状况,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福建省重点人群碘营养及相关健康状况监测方案》的要求,将延平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划分5个片区,每个片区各抽取1个乡镇,共5个乡镇;此外,在城区选取一个街道办事处,抽取1个居委会为监测点。水碘检测:在抽取的乡镇及居委会各采集2份集中式供水末梢水水样,共12份,水碘含量检测采用水碘检测方法的砷铈催化分光光
目的通过分析甘肃省靖远县不同人群布鲁菌病(布病)认知及行为习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及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在靖远县抽取近3年布病累计发病较多的9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累计发病数较多的5个村,每个村选择职业暴露人群和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问卷形式调查分析不同人群布病防治知识与行为习惯知晓率。结果共调查职业暴露人群809人,布病患者203人,二种人
目的探讨西安市儿童、青少年(< 16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年龄< 16岁的HFRS实验室确诊病例,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发病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各因素与HFRS的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和对照成功配对88对,单
期刊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预测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 PDA)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出生、胎龄≤32周、48 h内超声心动图确定存在动脉导管
目的研究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系列的变化与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齐齐哈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布鲁菌病体检和常规体检的人群,其中包括40例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急性组)、35例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慢性组)及7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外周静脉血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淋巴细胞百分比(LY%)、单核细胞绝对值(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