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功的概念

来源 :物理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通过它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当力的作用对象是非质点时,对功的概念的理解时常出现争议和误解.本文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性质出发,阐述对功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其他文献
自2019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首批15所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开始,截止2021年2月3日,共计27所职业本科大学在中国大陆诞生.作为践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的排头兵,这27所职业本科大学从零开始,筚路蓝缕.大学物理课(含实验)是教育部规定的所有工学类本科生的必修课,职业大学首开大学物理课程,面临没有任何前例借鉴,被动照搬普通本科大学物理教学标准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一棘手问题,笔者结合职业本科的大学物理课程的定位和教研实际,梳理出当前职业本科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主要矛盾,并给予针对性
存在两个电阻器的电路中,物理量之间关系较为庞杂,所以依据“DELC深度学习模式”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将这些物理量建构成“九宫格”模型,加强学生对这些物理量间内在关联的认识,为这类电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同时促进学生实现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和合作性.
作为一门理工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大学物理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和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理性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AI为教育行业注入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将数字化教材融入线上和线下的物理课堂,可以激活云课堂,将传统的课堂以旧貌换新颜的方式抓住学生的眼球,实现混合式教学的深度融合,赋予物理课堂既有教学深度,又有人文温度.
以变截面含可穿透散射体波导为模型,理论研究声波在非均匀波导中的最大透射问题.通过耦合简正波理论构建模态域内透射矩阵和水平波数矩阵,推导透射波能流的具体表达式,分析任意入射波的能流透射率随频率的变化,进而讨论任意给定频率下能够产生最大能流透射率的最佳入射波,并给出数组全透射声场算例.最佳入射波仅由可传播模态决定,与衰逝模态无关.利用衰逝模态不携带能流的特性,讨论衰逝模态对产生能流最大透射声场的影响,并分析最大能流透射的鲁棒性.在频率满足一定条件时,全透射声场可能表现出完美鲁棒性.文中所述方法可延伸至多种非均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是高中物理教材的重点内容,因此,教材设计了“双循环”模式进行教学.开展电磁波初步教学就是要把握第一轮循环的教学要求,辨明两次循环的差异.通过设置振荡电荷模型阐释电磁波产生的机制,再以赫兹实验和技术应用凸显教学主旨,既能够说明电磁波的物理本质,又能突出教学的逻辑性,从而较好地体现了“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的物理本质.
探讨了水透镜的变焦原理,在忽略水的重力影响的情况下,认为水透镜是由两个对称球缺组成的薄透镜.在这个理想模型下,研究了水的体积、透镜的曲率半径和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个水透镜焦距关于水的体积的隐函数,并利用Mathematica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得较好.
新高考改革遵循的选择性教育思想,对高中生的自我了解、自我规划、学科选择和职业目标的确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学科教学的课堂上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以高中物理学科中“洛伦兹力的应用”一节为案例,探索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介绍物理学家的成长经历和重要成就,物理原理在工业技术上的应用以及物理学科涉及的相关专业和广泛的职业领域3种主要的实施途径,尝试将学科教学和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
近年来,单分子追踪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研究细胞膜界面生物学过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然而细胞膜内生物分子运动的异质性特征使得从大量分子轨迹中区分和分离不同的分子运动模
近年来,有源超构表面因其对电磁波的灵活、动态调控而备受关注.本文设计并分析了一种有源可编程超构表面单元,并探讨了其在双波束、多波束独立可重构方面的应用.理论分析了如何实现对称双波束、非对称双波束电磁波辐射以及多波束独立可重构,并对所设计的编码超构表面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全波仿真结果表明,超构表面具有较好的辐射性能,主瓣辐射方向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作为实验验证,我们加工了样品并在标准微波暗室中进行了测试.实验测试与仿真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均表明该超构表面在微波频率能够对双波束进行独立的动态调控,且波束方向